心情散文

罗保传——父亲的一生

作者:罗保传   发表于:
浏览:295次    字数:232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2篇,  月稿:0

  九月是个收获的季节,而我在周建秋先生的《家父》里收获了父亲一生的故事。这部鸿篇巨著《家父》到底讲了什么内容呢?且听我慢慢说来!

  大约1934年,甲长大爷说父亲当兵的事。奶奶打定主意,让父亲出去躲当兵。那年,父亲十五岁。他一路向西,来到熊耳山的谷雨洞,做起了职业挑担人。渐渐地,“扁担周”的名声传开了。

  那天,父亲与大舅永泰不约而同走了同一条山路。大舅在路上被毒蛇不小心咬伤,多亏了父亲把他救下。就这样,二人做了结拜兄弟,成了莫逆之交。常府在外爷的操持下,家业整得红红火火。后来,母亲也因大舅认识了父亲。再后来,家里的事父亲帮了不少忙。

  时光过得真快!大舅永泰参加了八路军。二舅昌泰放弃上大学的机会,给县长做秘书,同意娶县大队长的女儿。大舅、二舅、父亲和妈妈的订婚仪式举行之后,外爷外婆就开始张罗妈妈和父亲的婚事。六年来,父亲到处流浪。如今要成家了,父亲百感交集。他终于有了自己的新家了!父亲和大舅是同一天举行的婚礼。

  不久,县大队需要个喂马高手。而父亲又是个内行。二舅就想给他安排个公家饭碗。父亲却拒绝二舅的好意,没有去县里当马夫。山中伐木,放筏,第六趟筏顺利运到后,父亲请众兄弟吃了顿水席。担担挑挑,路上难免会遇到劫匪。路遇劫匪,体现了父亲机智勇敢。值得庆幸,他躲过一劫。然而,一冬春的辛苦白干了。后来,父亲就服从外爷的安排,和妈妈一起为外爷打理家务,努力经营竹货场。他把活安排得井井有序,生意倒也经营得非常红火。

  后来,父亲和大舅走进了根据地。大舅想发展父亲入党,但父亲没有答应。一个县两个党,两摊人马。外爷和父亲也都劝告大舅。但大舅态度决绝,他依旧跟定了八路。而二舅弃文从武,当上了剿匪司令。日本投降后,中央军和共产党打了起来。大舅二舅亲兄弟俩到底还是短兵相接了。危难之际,父亲救助了赵书记等人。由于父亲的周旋,赵书记等人躲过了搜查。不久,大舅牺牲。后来,县城解放,二舅被俘自杀。父亲按二舅的意思把他岳父一家送到渭南。

  再后来,父亲做了农会主席,他多次提出辞职。最后父亲告别刘副区长,重回陶湾。离开外爷的竹货场后,他开始筹集栾川新马帮。不久,马书记请父亲任马车队运输站站长。父亲推辞,答应他做了筹建处副主任。与此同时,父亲推荐了两个人才:常师傅、张铁匠。营运典礼结束后,筹办处撤销。运输站成立。马书记再次让父亲担任站长,父亲再次坚决拒绝。

  1953年,父亲、常师傅、张铁匠等人完成马书记交给的任务。这一年,大妗子和张铁匠成婚。这一年。姐姐来到人世间。1960年,河南大旱。拔野菜成了人们的生计。运输站发生了职工偷牲口料的事。张副站长说,要严肃处理。父亲动之以情,换位思考。张副站长听了父亲的话,便没再坚持开除职工的意见。为了粮食,父亲一直奔波,鞠躬尽瘁。他带领购粮小组连夜去洛阳去找时任洛阳行政公署副专员、地委书记的马书记。而在此时,四姑五姑相继去世。父亲又连忙赶回。在父亲的的主持和操办下,四姑五姑入土为安。

  为了粮食的事,父亲没有在家久停,他再次启程去找马书记。马书记请示省里的赵副省长,审批,给解决了两万斤小麦。父亲激动得热泪盈眶。这只解决了一时之急。为了彻底解决粮食的不足,父亲来到陕西周至跨省采购。怎奈被稽查大队关了禁闭。好人有好报,父亲非常庆幸遇见了二舅妈,这才解了围。原来二舅妈后来又嫁了人,她的丈夫就是当地粮食局长。在局长的帮助下,粮食顺利运走。

  1964年,县里邮电局招工,运输站仅一个指标,给了父亲。儿子、侄子,到底给谁?父亲一时难以抉择。他再三考虑,最终把指标给了文康表哥,让他当了邮递员。后来,总站根据各分站的情况成立老弱病残牲口疗养队,父亲当了队长。他工作认真,管理有方。年底,父亲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为了明轩哥的事情,父亲和母亲给他讲了关于其父母的过去。在常站长的指挥下,明轩哥改回本名明康,三叩头拜祖认亲。父亲的话给了他无尽的力量。运输站的“文革”,大家过得都很艰难。一年筹办,两三年精心运作,父亲和冯师傅一道建成一个大型养殖场合峪牧场。1975年上半年,冯师傅调任副局长。父亲坚持不接任场长,以年龄大为理由辞去副场长。

  那天,父亲告老还乡。村里人像过节一样迎接他回家。父亲回家后继续发挥余热,干起了保卫员的活,主要任务是防盗。麦场偷盗事件,父亲变得沉默寡言。于是,他辞去保卫员工作。

  那个年代,交公粮是硬性指标。怎奈庄稼产量低。父亲再次找马书记帮忙买粮食。粮食是紧缺物资,国家严格管控。最终在马书记的帮助下,粮食问题给解决了。后来,民办教师的工资,破庙校舍的“五达标”,曲折的筹款建校之路,都有父亲忙碌的身影。

  为了建新学校,父亲拿到了孙市长的批示,他向市长千恩万谢。集资办学,谈何容易。父亲、东方大爷、校长为筹集建校操碎了心。功夫不负有心人,二十多万的建校款最终有了着落。然而孙市长调走了,来了一位马市长。随着市长易人,县政府拨款的事中止。无奈,集资出来的十多万退回了每户人家。

  为此,父亲很是伤心。非常值得庆幸的是一位民营企业家翟老板慷慨解囊30万,建校之路峰回路转,让绝望变成了希望。在大家的辛勤努力下,新学校建成。然而,在典礼头天下午,父亲突然晕倒。校长打了急救电话。专家会诊,结果父亲成了植物人。在之后的七年里,一家人日夜守护在父亲床前,父亲却始终再也没说过一句话。

  读完《家父》,我的眼角泪花闪闪。想一想自己的父亲,数十年来,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成人是多么不容易。而文中的父亲和自己的父亲都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父亲,我一生成长的见证人,中国无数农民中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他就像一位老黄牛默默耕耘在中原大地上。父亲是我们的榜样,他像一道道光,给我们照亮了前进的路。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