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以来,同步悦读推出了“改稿会”这一栏目,我认为,这种形式非常好,具体体现在:一是适时展示佳作,可以促进个人及平台整体文学创作水平的提高;二是文友之间取长补短,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之目的;三是大家互动交流,进一步活跃了平台气氛;四是增进了文友之间、文友与平台之间的沟通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情谊。
目前已进行了11期“改稿会”,笔者参与了7期。从作品内容看,大多数是散文,也有部分短篇小说。从整体情况看,无论是主题提炼,还是形式表达等方面,水平都比较高,笔者在学习过程中,仅对结构、文字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作品修改具体过程中,我体会,应把握几个基本原则:
一是不能不改,尽量不改。任何稿件都不能说到了完美无瑕、不可改动的地步,而且作者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作品传播所必须遵守的规矩,要使作品进一步完善和进入传播,总有需要改动之处。总的原则是,在内容和形式表现上都比较完美,确不需要改动的,就尽量不改动;但对稿件中有表达不准确不规范之处,或有常识性错误(包括作者的记忆错误或笔误);稿件中有语法错误,或作者的语言习惯有不合通行惯例之处等必须要改。
二是坚持改对,又要改好。所谓“改对又改好”是指改稿不光只把错的改对,还应该把稿子改得更好。这个“好”既包括表述上的符合逻辑、语意顺畅,也包括增加文采。稿件中最常见的错误有三类:一是字词差错;二是标点符号差错,或计量单位、公式差错;三是知识性差错。三类中前两类较好发现,只要态度认真,大多可以发现。但第三类差错则较难被发现和识别,这是对改稿人知识面是否广博的一个考验。
三是保持原意,保留原味。“保持原意”是绝不可因修改而改变或影响了作者要表达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保留原味”则是改稿时要体味作者的表述习惯、行文特点以及在语言中所含的感情色彩,然后在改稿时注意不予改变。一句话,改后的稿件仍要像是作者写的。保持原意与保留原味相比,保留原味更需注意也更难做到,因为有时是要靠感觉去判断哪些是体现作者独有之“味”的。这时的“味”可能就是作品的文采所在,甚至会含有作者独特的隐喻与暗示,那些需要改稿者去细心体会。
在文稿修改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算是一篇好稿(以散文为例),我认为:
首先,是有较深刻的意义。文章的意义就是文章的主题或中心意思。有的文章虽然也有意义,但写得较为肤浅、一般,表达得不够深刻。有的不然,在文章里,将主题挖掘得很充分也很深,给人很深刻的印象。因为写得很认真,文章的意义也就较为深刻了。我们在读怀念亲人的记人文章里,常常可以发现这样的好文章,它给读者带来许多的启发。
其次,是有较真诚的感情。文章写得有没有感情,以及写得真诚不真诚,和内容是否真实、作者写时是否很投入,以及表达能力强不强很有关系,对此,阅读的人是会感觉得到的。
第三,是有较精彩的布局。这正如建造一间屋子,有了好建筑材料还不够,还要有较好的设计。就一篇文章来说,就是看它的结构安排得如何。叙事手法如何?有的文章有很吸引人的开头;有的文章从事情的中间写起,充满了悬疑性┄┄总之,文章只要不死板、不那么平铺直叙就很好了。
第四,是有丰富的文采。什么是文采呢?文采不等于形容词。恰恰相反,用太多形容词的文章未必就是好文章。当然文采当然也包括了适当和恰当的形容词。但独创的句子、特别的结构、新颖的意思、别出心裁的意境、充满诗意的段落等等,其实都是文采的组成部分,绝不要小看。
为促进“改稿会”栏目取得丰硕成果,现提出几点不成熟建议如下:
一是建议平台“改稿会”栏目要坚持长久办下去,经过长期实践,总结提炼形成品牌,以此带动平台更快更好发展;
二是建议平台要坚持定期推出有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好稿件,包括有争议的稿件,让文友在学习过程中参与修改和讨论,以此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
三是建议对“改稿会”修改的稿件以适当的形式反馈,由文友对比鉴别原稿和修改稿,从中找出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体味好稿的魅力所在。
以上管见,很可能挂一漏万,不妥之处,敬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