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急性子,特别怕等人、等吃饭、等消息之类的,尤其是怕等车。前两天碰到一个家乡熟人,他的父亲是从事乡镇班车运营的。看到他,我的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出的竟然是当年等车的那一幕幕。
说起等车,我也是上高中以后才有机会等车、坐车的。小学和初中时期都是步行,从家里到村小大概半小时的路程,每天来回四趟。中学路程有些远,大概一个多小时,只能住校,周五放学回家,周日下午返校。那时候的中考是在县城进行的,那也是我第一次坐班车,也是第一次离开家乡小镇,也是第一次到县城。高中位于本县另外的乡镇,离家几十里路,不得不乘车。那时候交通不便,还没有通高速,需要转三次车才能到校,而每天班车只有固定几班。印象中,最晚一班是中午十二点半从起站出发,途径我家大概在下午一点十分,错过这班等于错过一天。所以,对于等车是丝毫不敢大意的。
一般情况下,每周日的上午,妈妈就开始张罗我上学的事情。为了节省费用,妈妈会帮我炒一盆咸菜,要么豆腐干炒咸菜,要么肉丝炒咸菜,然后装筑到一个大大的搪瓷缸里。这一缸咸菜能吃上一个礼拜,实在吃腻了,会从食堂打一点菜搭配着吃。夏天咸菜长霉了也舍不得倒掉,蒸一蒸接着吃;冬天菜冻住了,舀两勺放在热饭下面捂热吃。老师说:“现在吃咸菜就是为了将来不吃咸菜。”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等车的心理是很奇怪的,即使知道车子不会这么早来,也会早早地等在路边,生怕错过了。十二点多吃午饭的时候,妈妈就开始端着饭碗等在路边了。我告诉她:“不急,沿途有人坐车,班车最早也要到一点零几分才来。”但是她不放心,一边往嘴里扒着饭,一边盯着远方的柏油路。然而,班车不会因为她的期盼和专注而早到,通常情况下仍旧是下午一点十分左右到。
我是中途上车,车里已经坐满了人,售票员会搬个塑料凳子递给我:“学生,你在这过道坐,两边座位上的都让让啊,前面还有人上车,你往后坐坐。”这个时候很慌乱,往往忘记和妈妈打招呼,就听到妈妈在窗外喊:“东西莫忘记带!到了打电话!”“知道了,你进屋去吧。”我的回答她根本听不见,只能看着我们的车渐行渐远,留下她瘦小的身影缩在马路边。不光是送我坐车,送哥哥上学、上班,送姐姐外出务工,都是平凡普通的妈妈在张罗。每每想起妈妈送我们上车的情景,我都会莫名难过。
毕业以后,我在家乡的小镇上班。作为组织人事干事,以及承担办公室的一些业务,经常要到县城参加相关会议或培训。会议时间一般定在八点半或九点,我们不得不等最早的清晨五点半左右的那班车。也就是在这期间,我认识了班车的几名驾驶员和售票员,有了他们的联系方式。他们快到的时候会提前和我说,不再需要我提前半个小时、四十分钟地等。那段时间经常等车、坐车,包括后来等公交车、动车,见识到各种各样的等车人,而等车、坐车过程中的很多人和事也给我很多启示。
那天晚上回家,和爱人聊起等车的话题。我问他对于等车有哪些印象深的事情。他笑着说:“当初千里迢迢赶去和你相亲,但你只管工作,把我晾在路边一个多小时,气得准备坐车回去,就是因为等不到车才坚持下来的。然后才有了我们进一步了解的机会,以及后来走进婚姻。”他接着说:“当然还有每年去你家拜年等班车的情景,尤其孩子小的时候,大包小包的物品很多,抱着孩子挤在小凳子上。又赶在春运期间,有时候人满坐不下,班车不愿意带,我们只得包车。每次等车,无论天阴天晴、刮风下雨,都是你妈妈站在路边等,让我们坐在屋子里,这些情景记忆犹新。”
那时候的自己多么希望自己能拥有一辆汽车。在工作理顺,助学贷款还掉以后,我就开始攒钱学驾驶,考驾照。所以十几年前就学了驾驶,希望早点存到钱买车。后来因为家里的事情以及自己结婚、买房、生孩子等等都需要钱,一直到三年前才买上车。如今外出基本不需要等车,爸妈也不需要在马路边为我们等车,但是等车的那种忐忑心理从来不曾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