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那就是诗歌。
诗歌是文学艺术中最具情感性的文学体裁。毋庸置疑,用最少的字来表达最深刻的情感,这是诗歌的特点之一。
我是感性的人,看文字总是忽略条条框框,反而着重去捕捉文字所表达的情感,能让我感动的,心灵为之震颤的,于我而言都是好的文字。
近日读左右之间老师的几首诗歌感触颇深。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看左右之间老师的这首诗:
一粒米掉在了地上
我想 它一定
是很疼的
赤裸着身子
平白无故地 被
抛弃在人间的空白处
弥补的办法 就是让它
回到碗里 回到筐里
回到父母的打谷场
让它重新穿上衣裳
回到田头 回到枝头
从秋天回到夏天
让锄禾的人 再抚摸一回
可怜的孩子
回忆是一种本能,于夜深人静或独处时自时间的长河里捡拾那些曾经的喜怒哀乐,这,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儿。上面这首诗借一粒种子喻自己多想回到过去,回到童年,回到被母爱充盈的旧时光!被丢弃的种子,像一个没了母亲的孩子,可怜而又孤独。
再看这首:
敲一只空碗
成片成片的庄稼就长出来
敲一枚指环
密密麻麻的针脚就长出来
敲一扇旧窗
斑斑点点的烛光就长出来
隆冬时节
我不敢再敲了
我怕成片成片的雪花会长出来
我怕密密麻麻的白发会长出来
我怕斑斑点点的泪痕会长出来
再敲下去
我怕惊醒了天堂里的母亲
一首《敲》,无疑是在叩问岁月,时光能否倒流?母亲可否安在?我们能否重新来好好地爱我们亲爱的母亲!
莎士比亚说:母爱胜于万爱。看过太多写母亲的文,总是被感动着。而读这首诗却不仅仅是感动,而是让人的心里疼,疼到扼腕喟叹,疼到潸然,甚至是疼到悔恨,悔恨自己叛逆时期的年少无知,不知所谓!这首诗里注满了浓浓的思母之情,细密的针脚,温暖的烛光,苍颜白发……无一不是在怀念慈祥的母亲。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没经历过的人终是理解浅薄。
孝道,是一种传承,是亲情的体现。而母慈子孝是自古以来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佛说:这是一个娑婆的世界。娑婆即是遗憾,有遗憾才是人生。但,总愿人生少些遗憾,尤其是对父母的,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少些,再少些!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愿有更多更好的诗歌来丰盈我们的情怀,温暖寻常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