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作者:李辉   发表于:
浏览:73次    字数:105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09篇,  月稿:0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那就是诗歌。

  诗歌是文学艺术中最具情感性的文学体裁。毋庸置疑,用最少的字来表达最深刻的情感,这是诗歌的特点之一。

  我是感性的人,看文字总是忽略条条框框,反而着重去捕捉文字所表达的情感,能让我感动的,心灵为之震颤的,于我而言都是好的文字。

  近日读左右之间老师的几首诗歌感触颇深。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看左右之间老师的这首诗:

  一粒米掉在了地上

  我想 它一定

  是很疼的

  赤裸着身子

  平白无故地 被

  抛弃在人间的空白处

  弥补的办法 就是让它

  回到碗里 回到筐里

  回到父母的打谷场

  让它重新穿上衣裳

  回到田头 回到枝头

  从秋天回到夏天

  让锄禾的人 再抚摸一回

  可怜的孩子

  回忆是一种本能,于夜深人静或独处时自时间的长河里捡拾那些曾经的喜怒哀乐,这,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儿。上面这首诗借一粒种子喻自己多想回到过去,回到童年,回到被母爱充盈的旧时光!被丢弃的种子,像一个没了母亲的孩子,可怜而又孤独。

  再看这首:

  敲一只空碗

  成片成片的庄稼就长出来

  敲一枚指环

  密密麻麻的针脚就长出来

  敲一扇旧窗

  斑斑点点的烛光就长出来

  隆冬时节

  我不敢再敲了

  我怕成片成片的雪花会长出来

  我怕密密麻麻的白发会长出来

  我怕斑斑点点的泪痕会长出来

  再敲下去

  我怕惊醒了天堂里的母亲

  一首《敲》,无疑是在叩问岁月,时光能否倒流?母亲可否安在?我们能否重新来好好地爱我们亲爱的母亲!

  莎士比亚说:母爱胜于万爱。看过太多写母亲的文,总是被感动着。而读这首诗却不仅仅是感动,而是让人的心里疼,疼到扼腕喟叹,疼到潸然,甚至是疼到悔恨,悔恨自己叛逆时期的年少无知,不知所谓!这首诗里注满了浓浓的思母之情,细密的针脚,温暖的烛光,苍颜白发……无一不是在怀念慈祥的母亲。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没经历过的人终是理解浅薄。

  孝道,是一种传承,是亲情的体现。而母慈子孝是自古以来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佛说:这是一个娑婆的世界。娑婆即是遗憾,有遗憾才是人生。但,总愿人生少些遗憾,尤其是对父母的,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少些,再少些!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愿有更多更好的诗歌来丰盈我们的情怀,温暖寻常的岁月。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诗词 发言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李辉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1-12-22 15:06
    林翠华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愿有更多更好的诗歌来丰盈我们的情怀,温暖寻常的岁月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诗词鉴赏

    查看更多诗词鉴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