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桥馄饨
皮儿越来越薄
能够看见心
十里八村朴实的风情
为桥东桥西的传说一遍遍洗白
一只鲜虾 别有滋味地站在
半个靖江的舌尖上
口口相传的秘方
浸泡在桥头的春风中
大家翘首以盼 等晚点了的我
和陌生了的渡口
等一条船 怎样驶进
马桥人的肚子里
◎ 白衣堂小吃
当思念的味蕾
循着季节的风 飘过北街
白衣堂的早晨又沸腾了
黑色的眼睛在失眠里的炉里燃烧
熬红了的生活
被陈氏夫妇吆喝着
他们将积攒半辈子的声誉挂了出来
五分钱一碗的馄饨 让多少人
垂涎欲滴
蒸笼里白白胖胖的小子
怀揣着怎样的心事
十年不变的价格是最好的秘方
那些热气腾腾的欲望 就这样
简简单单地走进了平民百姓中间
围着那只炖锅的人们在谈论什么
喝一口羊肉粉丝汤 你就明白
宋朝的生活是什么滋味
老汁汤里有千年的蒙古羊 和
岳家军的伙夫跟着南征北战留下的骨气
来一根油条不全是为了解馋
家乡人也爱把喜好放在嘴上
将油炸桧叫顺口了 你便能
嚼出爱憎
嚼出白衣堂人的腔调
天空渐渐亮了起来
谁又从桥下挑起步步上升的朝阳
踉跄着 弥散开老虎糖的诱惑
此刻一个光着脚丫的少年 正
流连于街的一角
甜蜜地望着远方
◎粯子粥
那粒种子
埋在三十年前
贫瘠的田野 一望无际
当乡思开始发芽的时候
粥 便有了
最初的注脚
坐在春天的门槛
听大人们讲秋天的故事
那些粉末状的幻想
总会萦绕在灶头
日子常常半瓢半瓢地过
母亲将节俭 和一个家的希望
高高地扬起
勤勉的布谷鸟
一年年将金色的季节唤醒
多么熟悉的方言
谁用这样亲切的声调
天天喊我回家吃饭
粯子粥 正如我的乳名
故乡的味道飘香在梦里
温暖的童年
风中的炊烟
◎蟹黄汤包
老家人的脸皮薄
薄到可以用雪白的麦粉 掺水
做成近乎透明的面子
让人一眼就看到
丰盈的内心
祖传的秘方
就是将舌尖上的文化散养着
老母鸡在房前屋后转悠
野河里自由自在的螃蟹 正享受着
原汁原味的阳光
身穿唐装的陈老先生如数家珍
服务员满面春风
她轻轻一提 便将
一个美妙绝伦的传说
慢慢移到客人们的心坎上
靖江人不喜欢把事情藏在肚里
三十二道褶皱
是你微笑着的名片吗
又是什么 让一座城市的味道
飘香在相得益彰的积淀里
如果打开一孔小窗
五圩港的故事 和
一汪浓浓的乡愁
便顺着清纯的记忆
情不自禁地
流淌开来
◎下厨记
去自由菜市场买鱼
需起大早
她最爱的河鳗
是野生的 肉嫩而刺软
从洗杀到上桌
三小时有余的过程
像写一首情诗
我分好几回加糖 添盐
火焰在炉子上起舞
锅里的浓汤不停地跳跃
有几次溅了出来 溅到
她帮我系上的围裙上
◎猪头肉
小时候
大年三十能吃上猪头肉
是我的最高理想
五十年前我发过狠誓
有朝一日 能攒够些钱
让自己和父母
连汤带肉吃个够
可是现在的猪头肉
总缺点味道
可是昨晚的供桌上
父母没有动筷
而现在
我的最高理想是回到从前
那清贫的日子
xiandaishi
●●●
◎汤团
丈母娘做的大汤团
我吃了三十年
豆沙的 萝卜丝的
荠菜她要选散叶的那种
都是童年的味
馅里皮内 她把
半辈子的光阴
一片一片的揉进去
细火慢煮 她把
淡却了的记忆
一点点地勾出来
忽然我发现
今年的汤团却多了些皱痕
忽然我看见 厨房间的背影
今年又微微地驼下去几分
◎靖江味道
刀鱼 鲥鱼 河豚
这些鲜活的记忆
被服务员一一端上圆桌
它们在我眼前
漫不经心地转动 时针将往事
反复地切割 抚摸
沉睡多年的味蕾
被火候恰好的方言
热气腾腾地唤醒
无论清饨还是红烧
吊鲜的汁料 都离不开
四眼井里的水
哪怕只一滴
挂在游子的眼角 便能照见老屋
额头的炊烟
◎一粒桑葚
那一年
隔壁的小姐姐
清纯地站在
四月的枝头
我在树下 想象
十四岁的春天
有多甜蜜
青涩的果子
在等待
轻风吹过
我踮起脚尖
接住了 姐姐
赏我的一颗
红扑扑的微笑
那一年
她的名字 和
一枚早熟了的心事
红得发紫
◎暗恋过的事物
比如一块橡皮擦
白白胖胖的 青苹果的香
一阵阵漫过界河
比如一枚毽子
骄傲的羽毛 插在
手工缝的立杆上
故意写错字
用铅笔 反复地画
长辫子的姑娘
或者站在操场边
傻傻地等 等风
刮得再大一点
◇人间有味是清欢
文 / 松卫饮士
有人说,世界上最治愈的东西,第一是美食,第二是文字。美食滋润舌尖,文字温暖心灵,当美食遇上诗人,人生所有的酸甜苦辣都被味蕾感知,那些最细微的人生体验,在笔下化为烟火滋味,带来无尽的温暖和感动。左右之间这组以家乡美食命名的《靖江味道》,以诗意的笔调和平实的方式,写出了中国人对于美食独有的执著和浪漫,诗风质朴而又不乏机灵、稳健和哲理。
美食是一个品牌,城市的一张名片。左右之间的故乡靖江是一个南北交融的移民城市,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河豚美食之乡”“中国江鲜菜之乡”“中国汤包之乡”,曾获得全国唯一的“中国四季美食名城”称号。舌尖上的靖江滋养了诗人,他在千滋百味中寻找本味,在水陆时鲜中积淀浓醇,在乡情乡味中创造诗意。“皮儿越来越薄/能够看见心”,这一组诗的首篇《马桥馄饨》的首句,就点明了主旨,貌似是写美食,内里依旧是写人心、写文化、写历史、写情怀。
例如这首《白衣堂小吃》,颇有余甘回肠,让人体验到诗人创作的良苦用心。“老汁汤里有千年的蒙古羊 和/岳家军的伙夫跟着南征北战留下的骨气”“将油炸桧叫顺口了 你便能/嚼出爱憎/嚼出白衣堂人的腔调”。诗的结构遵循情感和想象的逻辑,具有跳跃性,两段貌似平静实则澎湃的文字,其间满蘸着对岳家军的崇敬感念和对秦桧的愤恨厌恶之情,让一个民族的正义感和韧性跃然纸上。白衣堂的背后有这样这一段历史,南宋建炎年间,岳家军抵达靖江,安排老弱病残在此安置,离别时岳飞将身上白袍赠送百姓。岳飞被以“莫须有”罪名迫害后,靖江百姓自发在赠袍处建起厅堂供奉白袍,后为白衣堂镇。“老汤汁里有千年的蒙古羊”“将油炸桧叫顺口了”“嚼出爱憎/嚼出白衣堂人的腔调”,千年以来,我们这个民族无论顺境逆境,依旧执着笃行。正如这句诗中的“嚼”,很有力道!很有血性!与上一段中“喝一口羊肉粉丝汤中”的“喝”,形成强烈的对比,让文字充满张力。
美食是一种烙印,味蕾上的一种乡愁。左右之间的乡愁,尽数包容在汤包和馄饨柔嫩细白的薄皮中,蕴藏在汤团和粯子粥的清香顺滑的温暖里。那股乡愁,如一叶卧莲,在小镇间的河道里静静绽放,沁脾诱心。这些带有特殊符号的食物,经过岁月的发酵与烹制,已幻化为诗人的精神意趣,更成为饮食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回味。
“谁用这样亲切的声调/天天喊我回家吃饭”(《粯子粥》),“可是现在的猪头肉/总缺点味道/可是昨晚的供桌上/父母没有动筷”(《猪头肉》),“忽然我发现/今年的汤团却多了些皱痕/忽然我看见 厨房间的背影/今年又微微地驼下去几分”(《汤团》)。在这几首诗中,诗人以情促景,融景催情,含蓄深厚,直抒胸臆,而且不断向前递进,对父母、对岳母、对亲人的真挚感情自然流露,用弦外之音促人低徊遐想。诗句在段落间跳跃过渡,联系紧密又不粘滞,逻辑思维流畅,文字间构协调,这种排列让诗句本身十分有弹性,让读者充满畅快的阅读快感。
美食是一脉文化,更是一种传承。诗人们虽爱美食,但大都十指不沾春阳水。但左右之间不同。尤其是《下厨记》中“像写一首情诗/我分好几回加糖 添盐”“有几次溅了出来 溅到/她帮我系上的围裙上”,一幕厨房剪影,几多伉俪情深,作品传神有意境,感情强烈但不浅露,用现在的网络语言,那就是“被喂了一大捧狗粮”。左右之间不仅爱吃会吃,并且爱做会做。《靖江汤包》中“做成近乎透明的面子”“三十二道褶皱/是你微笑着的名片吗”,简直道尽了靖江汤包制作的真谛。有幸尝过左右之间亲手下厨做过的清蒸狮子头,在他独创的“千百十一”技法即千回刀工、搅拌百下、十种配料尤其是一颗真心的加持下,清甜软糯、口齿噙香、回味无穷。
至于外二首的《一粒桑葚》和《暗恋中的事物》,都是讲初恋的,文字隽永、情感细腻得甚至让人误以为诗人是位女性。尤其后一首,“暗恋中的事物”,这怅惋的诗题先成功了一半,诗人捕捉了初恋中稍纵即逝的青涩感觉,并将这种感觉物化。“橡皮擦”“毽子”乃至“写错字”“傻傻地等”,诗人用文字将这一瞬间的感觉固定了下来,并用简练的文字创造出鲜活的意象。特别是全诗末尾的“等”字,看似平常,却是不动声色地嵌入延伸,或许是少年情怀总是诗的感慨,或许是韶华已逝去的惆怅,含不尽之意在言外,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引发无穷的联想,终抵达诗人要抒发的目的港。
人类活动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离合,也在调动人类的聚散,西方人称作命运,中国人叫它缘分。正如《马桥馄饨》中的尾句,“等一条船 怎样驶进/马桥人的肚子里”。是啊,人生最大的欢愉,岂不正是这亲情、友情、乡情的清淡滋味!
有限的笔墨 无穷的回味
—— 说说《靖江味道》的诗眼
△木马乙
“皮儿越来越薄/能够见到心”。这个“心”,不只指馅心,更是真情和爱意。
开篇读到这样的句子,我舌尖的味蕾就一下子被打开了。一件成功的诗作,引爆味觉的“点”并不需要太多,或许只是-两行,甚至几个字,精炼传神至让人瞬间被电到。
我读诗,有点像尝美食。首先看有没有“眼前一亮”的地方,然后回过头来慢慢咀嚼。先捕捉一首诗的“诗眼”,再由点及面、由粗到细、由表及里。这样的“吃法”显然灵验。我也是用这个办法来品读左右之间这组小诗独到味道的。
在诗者的眼里,靖江味道是记忆的味道,是怀念的味道,是哲思的味道,是对半百人生深情的回味与品咂。来看《白衣堂小吃》, “天空渐渐亮了起来/谁又从桥下挑起步步上升的朝阳/踉跄着 弥散开老虎糖的诱惑/此刻 一个光着脚丫的少年/正流连于街的一角 甜蜜地望着方”。读到“老虎糖的诱惑”“甜蜜地望着远方”这些文字,让我很快联想起王国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幽雅意境。还有《粯子粥》:“勤勉的布谷鸟/一年年将金色的季节唤醒/多么熟悉的方言/谁用这样亲切的声调/天天喊我回家吃饭”。《蟹黄汤包》:“如果打开一孔小窗/五圩港的故事和一汪浓浓的乡愁/便顺着清纯的记忆 情不自禁地/流淌开来”。《下厨记》:“像写一首情诗/我分好几回加糖添盐”。这些句子,在左右之间的诗作中皆为吊鲜的佐料。
《猪头肉》和《汤团》,又有另一种的审美视角。为什么“而现在/我的最高理想是回到从前/那清贫的日子”?为什么“忽然我发现/今年的汤团却多了些皱痕”?因为“昨晚的供桌上/父母没有动筷”!因为“ 厨房间的背影/今年又微微地驼下去几分”!
靖江味道并不限于美食,还有美人、美景。《一粒桑葚》中的“小姐姐”,《暗恋过的事物》里的“长辫子的姑娘”,青涩而甜蜜。“她的名字/和一枚早熟了的心事/红得发紫”。而“我”,或许为了那枚“毽子”,无论是当初的“现场”,还是回味中的“现在”,一直“站在操场边傻傻地等/等风刮得再大一点”。
“诗眼”不需要刻意为之,往往是水到渠成,或者灵光闪现。作者将马桥馄饨比作归心似箭的船:“大家翘首以盼/等晚点了的我和陌生的渡口 // 等一条船 怎样驶进/马桥人的肚子里”。尤其是最后一句,言尽了游子与亲友(盼归人)真挚宽广的情怀与胸怀!
所谓 “靖江味道”,我想正缘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