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年龄大了,还是生活水平提高了的原因,这“过年”的感觉越来越淡了,而过年的时候,大家总是爱回忆,回忆从前过年的情景,但我觉得过年的心情却永远都不会变。
记得小时候过年的那种气氛非常庄重,腊八节的腊八饭,要在太阳升起之前吃,在吃饭之前要先喂门环。端着一碗腊八饭,用筷子在每个门环上抹上一点,这是敬门神,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二十三祭灶爷,灶爷是一家之主,一年过完了,灶爷要上天汇报这一年人间的功过,上天要骑马,所以供盘里要有草料;为了让灶爷在天上给家人多说好话,还要供上一小盘麻糖或者是糖果,我不知道灶爷吃没吃糖,我们可是巴巴的等着那一柱香烧完了,母亲给我们分糖吃。
这天,母亲总是对我们说:
过年了,不能说脏话,不能骂人,不然天帝是要给人记罪过的。
所以,我从这天便小心翼翼,深怕一不小心,说出让天上神仙治罪的话来。
最开心的是大年初一早上去拜年,盼啊盼啊!盼了整整一年,终于盼到过年了。早早的起来,穿好新衣服,我和妹妹围坐在炕上的小方桌旁,桌子上有个大茶盘,盘子里有花生瓜子红枣黑枣之类的,还有两三样茶食。我们用粉色的小茶杯喝着娘给我们冲得红糖水,娘说大年初一喝红糖水能甜一年。天终于亮了,当第个一拜年的孩子进了我家,我俩便像燕子一样冲出了家门,去给院里院外的当家们去拜年了。
如今的腊八饭确实丰富,大米、紫米、糯米、花生米,红小豆、白芸豆,还有葡萄干和大枣,快熟的时候加上白糖(我喜欢加红糖),软糯香甜,那真是:“怎一个香字了得”。如今大多人家的门上都是暗锁,却没门环可喂了。就连二十三祭灶爷,大多还是父母们的事,做儿女的只管采购年货。这年货也是最费心的事,不到大年初一,年货永远也办不齐全。腊月里忙啊!忙起来时间过得也快。
老人们过年有很多的讲究,什么日子吃什么饭,那都是很庄重的。二十八吃发家馍馍,顾名思义,来年发家;二十九吃接年饺子,饺子不能吃完,留一些来年吃;三十早上喝捞饭汤,用小米和大米熬一锅稀饭,里边加黄豆芽(金钩),豆腐(豆腐是福),黄花菜、肉丝之类可随意添加,最后撒上葱花香菜,淋上香油,喝上一碗,解腻助消化,胃里很舒服,简直就是一顿开胃餐呢。
如今,过年最重要的是团圆。哪怕远隔千里,过年了,无论如何也是要赶回家的。我亲眼看到我的几个同事在网上抢购火车票,大年三十下午坐十几个小时回家,整个除夕是火车上渡过的。我是下午三点坐的车,晚上七点到的家,到家正好吃饭,老公和儿子准备了火锅,丰盛也简单。电视里播着春晚,房间里灯光璀璨,窗外烟花四起,爆竹连天。手机里闺女打来了视频,小外孙开心的喊姥姥!姥爷!舅舅!我们边吃边聊。吃完饭老公开车送儿子回村去了,我挂了闺女的视频又和母亲视频。明天去婆婆家,后天回娘家,过年很忙,忙着拜年团聚,走亲访友。唯一不足的是,女儿一家今年没能回来,家里显得冷清了些。
初二早上先上坟,去给故去的先人们拜年,从早上到上午,野外的人和车特别多,除了女人,家里的男人和孩子们都去坟上了,空气里飘着淡淡的香火味,这几年爆竹管制,以前人们在坟上还要放炮竹,很是红火。
从前,似乎一整个正月都在过年,村里要唱几天的大戏,正月十五镇上看花灯,耍社火,直到过了二月二龙抬头,人心才能安定下来。如今,很多人在外打工的,或者工作学习的,年假一过完,便各奔东西,出门在外,哪里还有年的味道呢!但心里是清楚的,老家还在过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