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我的教研室(二十二)

作者:六月荷   发表于:
浏览:1次    字数:1544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4篇,  月稿:54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胜利举行,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方面的改革都要在这个大前提下,谋求新路,谋求突破,谋求深入。

  在此之前的6月10日,笔者就在《天津邮报》以《多些“邮票代售处”》为题发表评论,呼吁深化改革:

  途经南开区南大道副食店,见其门前的“邮票代售处”标牌和墙上悬挂的邮政信箱,倍感亲切,浮想联翩。

  实在地说,目前我国的邮政事业还不够发达,邮政局、所、亭数量并不够多,布局亦不尽合理,许多地区的人们用邮时尚感不够方便。笔者所居之地距邮局约三四里地之遥,徒步需要20余分钟时间,倘若仅为买张邮票寄封信而专程前往,确也有得不偿失的感觉。

  年代并不久远的过去,大多数副食店均设有“邮票代售处”和邮政信箱,虽然为自己、为投递员增加了工作量,但为千家万户提供了方便。南大道副食店的所作所为并非创举,但他们保持、继承了优良传统,心中惦记着人民群众,其中透放着无私的奉献精神。

  在现实的条件下,希望整个社会各行各业,都能多尽一份力,多提供一点儿方便,使“邮票代售处”多些,再多些。

  一年后的1993年9月10日,笔者在《天津邮报》以《增加晚间服务好》为题发表评论,赞扬了一种适应市场经济的便民新举措:

  位于津城边缘的李七庄邮局,不久前推出便民新举措,即在每天正常营业时间之后开展晚间服务,自17点至21点延长4小时营业。对此,笔者感触颇多。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迅猛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方面信息的交流量与日俱增,而且人们更加追求迅速快捷,由此决定了不仅在白昼,而且在傍晚,甚至在夜间,仍有较大的邮政业务需求。李七庄邮局顺应时代潮流,既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又增加了企业效益,令人称道。

  津城作为阔步迈向现代化行列的大都市,无疑需要各种各类城市功能的高度适应,邮电通信能力的高低,不仅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发展程度,而且从根本上制约着现代化的进程。诚然,邮政技术的提高,邮政设备的更新,以及邮政业务的拓展不可或缺,而从服务时间上为用户多多提供方便,亦是必不可少的。

  据笔者所知,目前在我市仅有地处市中心的少数邮局可以提供较长时间的服务,服务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如何缩短,为全市邮政行业提出了一个紧迫课题。李七庄邮局以实际行动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为同行带了个好头。愿有更多的邮局仿而效之。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邮局服务活力无限、新风扑面,1994年9月10日,笔者在《天津邮报》以《绿衣人情暖吾心》为题发表通讯,表达了对投递员的深深敬意:

  我接触过的几位投递员,工作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们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平凡得似莽原中的小草,山林间的小溪……老穆和小孔即是其中的代表。

  老穆40多岁,黑黑的脸庞,魁梧的身材,负责我们这片投递,一跑就是5年。他对投递段内各家情况很清楚,哪家是双职工,哪家何时有人,老穆都了如指掌。大杂院里住户多,穿行不便,他始终坚持把邮件投递到户,或由门缝塞入,或托邻居代收,重要邮件投过后,遇到本人还想着问一声“收到没有?”他为用户代寄信件、代取包裹,对孤老户更是周妥照顾。

  小孔是接替老穆的年轻姑娘,她给人的印象总是精力充沛、充满青春朝气。每每和段上用户碰面,不论男女老幼,她总是主动热情地打招呼,为防止邮件丢失或污损,在她的建议下,我们院每家都做了信箱,虽然美其名曰“信箱”,其实什么样式都有,我就随便找了一个小木箱悬挂墙上,没有现成的投递口,只一个活落的盖子加一副锁鼻,投放邮件时,必须支车入院打开箱盖,挺麻烦的,而小孔始终把用户满意放在首位,自己再麻烦、再劳累也无怨言。

  绿衣人将真挚的情感浇灌在用户的心田,用户对他们抱以真诚的敬意。

  2024年5月22日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六月荷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日记大全

    查看更多日记大全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