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韵悠悠,访古探幽二里头

作者:冷酷王子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1782  电脑原创
级别: 文学童生   总稿:5篇,  月稿:5

  秋风瑟瑟,芦花摇曳,秋日的阳光倾洒在这个叫作二里头的地方,眼前那片具有非凡气势的建筑就是驰名中外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巍然耸立,古色古香,威严壮观,那夯土的围墙里透露出一股股浓浓的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古朴典雅与厚重庄严此时完美交融在这里,令人肃然起敬。博物馆门前,那随风起舞的芦花试图把人们带回到数千年前这块沐浴着中华文明曙光的神奇而古老的大地上。

  龙年深秋,走进慕名已久的二里头,中国第一王朝都城遗址赫然呈现面前,震撼着我的那颗探幽寻古之心,走进这座磅礴大气的博物馆,就仿佛走进了中国历史第一王朝的远古岁月,那陈列的一件件文物似乎都在讲述着一个个关于夏王朝的动人故事,“夏墟”历史文化脉络层层展开在大厅里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外观设计以“华夏之源最早中国”为基本理念,从上面看,博物馆的屋顶平面暗含了一把“钥匙”形象,寓意二里头遗址是探寻华夏文明起源的重要物证,象征着二里头文明是打开中华文明的一把钥匙。博物馆整体形象就像一条盘旋的龙,把盘龙作为博物馆形体的概念解读,准确地表达了二里头在早期中国研究中的独特地位。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建成于2019年10月19日。二里头遗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都城所在地,见证了中华文明从无到有、从传说走向历史的历程。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大量夏代文物,提出了“二里头遗址乃夏都斟鄩所在地”的重大学术论断,确立了它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核心与引领者地位。二里头夏都遗址的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多项中国古代都邑和政治制度都源于此。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

  可以想象出,几千年前,当“满天星斗”的邦国时代终究在这里完成向“月明星稀”的王朝时代过渡,那种时代转换的华丽转身是如何震撼心灵的。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古老“夏都”的神秘面纱。二里头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包括公共区域、业务区域、行政区域及早期中国研究中心四个部分。它是全国大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示范区,也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研究展示中心,以及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与展示基地。

  博物馆内部设有5个基本展厅,系统展示了夏代历史、二里头遗址考古成果、夏文化探索历程、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走在每一个大厅里面,仿佛走进了几千年前王朝初创的岁月里,浓浓的古风扑面而来。“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猛然间,一座大禹的雕像呈现在眼前,栩栩如生,昔日,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留下佳话,我仿佛看到先民们在大禹的带领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奔波在治理水患的道路上。

  在展厅里面,四个镇馆之宝格外引人瞩目,绿松石龙形器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乳钉纹铜爵,被称为“华夏第一爵”,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青铜容器之一。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由数百片绿松石拼合镶嵌出兽面纹,加工精巧,虽历经三、四千年无一松动脱落。七孔玉刀刀身钻有七个孔,采用线切割和管钻技术,显示了当时玉器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在二里头发现了许多‘中国之最’,比如中国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双轮车辙,以及最早的多网格式布局,这些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边观看,一边细品,品味着早期中国诞生地的浓浓古风古韵,就如同跨越了时空,在同古人进行对话。

  接近中午,秋日的阳光映照在博物馆建筑上,熠熠生辉。站在博物馆建筑外的夯土墙上,抚摸着冰凉的土墙,此时,我却分明感受到来自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激荡在我的心间,顿时心中温暖了许多,从庙底沟到二里头,从彩陶文化到王朝古都,我在寻觅着中华文明的轨迹存留。猛然回头,但见前面博物馆那座大型建筑物犹如一条巨龙,此时正腾飞在秋日的二里头上空。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