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郭名鹰:从军营走出的“乡村文化带头人”

作者:乖囧猫   发表于:
浏览:109次    字数:3635  电脑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6篇,  月稿:0

  01

  与何开振相识有40多年,上个世纪80年代初,安徽省军区搞文艺调演,省军区文化处选调几位同志组成创作组,专门创作文艺作品。记得有4位同志,何开振同志就是其中之一,他主要搞曲艺,既创作又表演。那次时间不长,创作任务完成,我们就各自回到原单位,他是合肥警备区的,之后联系不多,后来听说他退役回到家乡来安县,就断了联系。

  再次见到他的时候,分别已经快40年。他有事从来安县过来,在饭店见的面。一晃几十年,一见面彼此相识,他与当年变化不大,基本上还是那个说说笑笑,生动潇洒的样子。战友相见,当然要谈谈几十年的生活际遇,我想他当年的曲艺表演什么的,肯定早就拜拜,所以我问了他一句,快板书什么的现在不说了吧。哪知他却乐呵呵的答道:“说。怎么不说,那可是我的老本行。现在就给你说一段听听,也给战友饭前助个兴。”说着,他在饭店的包厢里,把椅子挪挪,腾出一块空地,拉开架子,即兴表演,说起了快板书。这是他刚创作准备参加演出的一个节目。即兴演出,获得了大家的一片掌声。

  几十年,从军营到了田野,他依然执着他的特长和爱好,让人心生敬佩。

  那次见面后,偶有联系。他的一些活动,在微信群、朋友圈里常常能看到。他很活跃,所发的,都是在各处演出活动的图片视频。

  02

  何开振在部队期间喜欢文艺节目,尤其喜欢相声、快板、山东快书,也喜欢文艺创作,是省军区的文艺骨干。他当时创作的快板《烟雾弹》,被南京军区《前线文艺》刊用,快书小段《他做的对》,被《江淮文艺》登载。几年的军营生活,锤炼了他的品德意志,也磨炼了他的创作表演水平。1983年退伍回乡后,近40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乡村坚持从事群众文化和他自己喜欢的一些文艺活动,坚持创作演出,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

  何开振的曲艺创作表演,主要是贴近生活,服务群众,在部队围绕军营生活,在农村贴近农民生活。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说家乡人,讲家乡事,接地气!这些作品中,有快板《丰收年里唱丰收》;有表彰计划生育干部的快板《朱力宝》;有颂扬检察干部的快板《太岁头上敢动土》;有讴歌民生工程的快板《民生工程新亮点》;有邻里之间弘扬礼让之风的快板书《六尺巷》。

  《民生工程新亮点》是2015年在滁州市第四届民生杯乡镇综合文化站文艺调演中演出的节目,这个作品把乡村民生工程最亮的点儿,集中的反映出来,受到听众的一致好评。

  ……

  水泥路,村村通到了农户点,

  不让你,出钱一分一厘一丁点,

  公交车,开到了家门口送你去街上吃早点,

  回来时,捎上了种子化肥心里甭提多美点。

  办喜事,农家人不比城里人差一点,

  那真是,彩门彩车婚庆公司来庆典 ,

  还有那,洋鼓洋号吹吹打打点对点。

  现如今,行政村、村村都有医疗点,

  新农合,是咱们健康的关点。

  住医院,政府出钱买单给咱们多多关爱点。

  五保户,敬老院是中心点,

  享清福,吃穿不愁幸福生活更美点,

  低保户,政府知冷知热是重点,

  低保金,足额发放是关键点,

  在城镇,低保居民要记住一点,

  享受有,低保金还有廉租房让你居住环境更美点。

  六十岁,不能劳动你心里肯定会担心点,

  怕只怕,没有了收入生活质量会下降点。

  告诉你,政府早已想到了这么一点,

  为了让,全民幸福指数不间断的提高点,

  设立了,60周岁全民养老这么一个关键点,

  养老金,按月发放你天天都把钞票点,

  俗话说,养儿防老孝敬点,

  依我看,这个养老金比什么东西都管用点,

  现如今,咱们行政村一事一议都有那个建设点,

  关键是,咱们各级财政都按比例配套点,

  咱农民,就出钞票一丁点。

  ……

  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给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中国人民没有向病毒屈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投入战斗,从城市到乡村,拉开一次又一处的防控战役。何开振被促动,被感动,这年12月,他创作了快板《战疫情》,这个快板是结合家乡的疫情防控,讴歌各级干部群众奋战在疫情一线的生动事迹,受到广泛赞评。

  ……

  对居家人员来隔离,

  服务做好七个一,

  一张联系卡、一瓶消毒液、

  一封慰问信、一支体温计、

  一包口罩、明白卡、

  每一天,上门服务问件查。

  一户一人一关怀,

  细致入微春雨洒,

  来安人民敢担当,

  肩上责任比天大。

  他们有的大年三十奔一线,

  居家监测摸排查,

  他们挨家挨户做宣传,

  说服百姓呆在家;

  他们查酒店管市场,

  迎来日出送晚霞。

  他们雨里雪里不停步,

  餐风露宿守路卡,

  他们不厌其烦做工作,

  忍辱负重遭人骂。

  他们白天是个宣传员,

  晚上是个巡查员,

  路上是个交通员,

  他们过去可能是团员,

  现在可能是党员,

  现如今,他们是防控一线的战斗员。

  2021年,来安县举办邻里节,配合宣传,要组织文艺演出,何开振想到了安徽桐城市民间有一个“6尺巷故事”,这条长约百米的“六尺巷”,记录了历史上的一个邻里和睦相处的故事。安徽桐城人张英在清康熙年间任文华殿大学士,有一天突然收到了一封家书,家书诉说吴姓邻居,砌墙占了张家三尺多宽宅基地,两家因此闹矛盾,当地官府难予定夺,家里让张英给撑腰争气。张英看后,沉吟细思后,随即回信,写了4句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收到信,开始不理解,后来想通了,按照张英的意思,让出了三尺地。吴家人一看,顿时觉得无地自容,也随即让出三尺地,这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从此张家和吴家睦邻友好。何开振根据这个故事创作了一个快板书,在邻里节晚会上一经演出,就受到很好的赞誉。后来,他又把这个快板书带到了苏北,参加“送戏走万村”活动。连续演了将近有20多场,场场受到观众的好评。

  ……

  到后来两家各让三尺地,

  留下一条六尺巷,

  张吴两家不计前嫌重归好,

  当地百姓齐赞扬,

  这正是,德义中间走,

  礼让站两旁,

  和谐中华大家庭,

  和睦相处万古长。

  03

  何开振的家乡大英镇是来安县的文化、体育名镇,鱼米之乡,是苏皖两省重要的边贸集镇和省级非遗文化秧歌灯的发源地,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接壤,距南京市区仅30公里。何开振退役回乡的上个世纪80年代初,正是我国风云激荡的时期,改革潮,经商潮搅动着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可想而知,何开振肯定也会受到冲击的。但他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硬生生地挺了过来。有一次我曾试探地问过他:你守着这么个不能生财的“文艺演出”,没有困难和阻力吗?他说:“说到这个困难,那真是一言难尽。现在政策好了也脱贫了,经济也活跃了。我在乡村文化舞台上40年了,前些年我们搞演出搞一些文化活动,收入特别低,基本是尽义务做志愿者。我家在农村,家里边有老婆小孩要养家要糊口。整天去搞乡村文化做文艺,这一块是养不了家糊不了口的。所以家人不太乐意甚至是反对的。那怎么办呢?后来一边被聘在文化站上班,一边回到乡下去承包土地。承包土地就是为了贴补家庭经济收入不足。再后来又去了上海等地打工,就这样一边打工,一边为家乡文化做工作,需要的时候从外地回来参加演出。”

  快板《民生工程新亮点》就是他在上海打工期间创作的。当时家乡文化站把有关民生方面的材料寄到上海,然后他在上海边打工边创作,创作完成以后把脚本发给家里审看,通过以后,他在上班时间之外,带着快板儿找个公园或没人的地方去说练,演出的时候,要估计好时间,提前坐火车赶回家参加演出。有一回在滁州大剧院演出,他乘坐夜里的火车回来,凌晨赶到,时间太早,人还没上班,进不了大戏院,只好在外边等了好几个小时。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被他化作了舞台上热情洋溢的说唱。从田头到剧院,他大大小小演出了300多场。他像一位战士那样坚守着这块阵地。我曾与他讨论过一个话题:几十年的付出,你觉得值得吗?他说:这不是一个值得不值得的问题,一个人他骨子里喜欢文艺,家乡的父老乡亲又有需求,能为此做点事,这不值得吗?讲好家乡故事、讴歌平凡老百姓,这是义务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从下边的一个个成绩单可以看出,应该说他的付出是值得的。2015年在滁州市第四届民生杯乡镇综合文化站文艺调演中演出《民生工程新亮点》,荣获优秀创作奖;2020年11月,《文化自信书香来安》文旅杯朗诵大赛荣获二等奖;2020年12月,滁州市第九届民生杯乡镇综合文化站文艺调演,他创作的快板《战疫情》获得优秀创作奖;2019至2021年连续3年,被来安县文化艺术联合会评为“最美志愿者文艺志愿者”;2020年创作演出的快板《战疫情》,荣获滁州市第九届民生杯乡镇综合文化站调演优秀创作奖;2020年被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明办、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联评为安徽省首批“乡村文化带头人”。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