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因“扶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西周时,属岐邑,为京畿。
据载,古公亶父不堪戎狄侵扰,率众翻梁山,循漆水,举族南迁至岐山之下的周原,至韦河和美水河、七星河交汇处,即现在的扶风县老城。临山傍水,水土丰茂,对于农耕文明时的周祖来说是最适宜的。
周原文化,是扶风最显著的标志。扶风地处关中腹地,这里沃野干里,天灵水秀,田广物丰,三千年前曾是周文化的发祥地。
公元前12世纪末,周人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至此地,筑建城郭,为都邑之用。后周文王成就霸业迁都丰都,周原仍是周人的重要政治中心。在这片历经风雨苍桑的土地上,周人开创了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伟大壮举。
城隍庙,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城隍信仰寄予着人们护城保民、扬善惩恶、除暴安良、祈福求安等美好的愿望。
古人造城往往修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就是为了保一方平安,佑一地百姓的。扶风城隍庙也是如此。
历经五百多个风雨春秋的“扶风城隍庙”,坐落于三阶高台之上,自有王者居高临下的霸气。这座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已历经653载风雨,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它比三原城隍庙还大“5岁”,比西安的城隍庙要长“17岁”,算得上陕西现存城隍庙的“大哥大”。
整个建筑依地形而建,坐北朝南,设计精致,布局合理。位置北高南低,南北高差达十几米。当你由巍峨的南大门进入庙内,沿着三层的台阶拾阶而上,有步步登高的朝拜之感。
踏入城隍庙,高大的杉树枝叶被修剪得整整齐齐,直穿云霄。城隍庙呈现三进的四合院高台建制,这里最高处和最低处的落差足足有13米,符合当时为官者“步步高升”的愿望。整个城隍庙呈现关中西部明清时期古建筑的特点,城隍庙对面是戏楼,最早建于康熙八年。
跨过庙门高高的门槛,第一进院落呈现眼前,早些时候,这里两侧是明代建筑的画廊,体现古代二十四孝,现在为碑廊,陈列着扶风县出土的南北朝、隋、宋、金、元、明、清及民国年间碑碣、造像碑、经幢、石造像数十通,有北魏时期、唐、宋代不少形象。
第二进院落有东、西厢房及钟鼓楼,正中的八卦亭上镶一大匾,刻着“你来的好”四个大字。正殿内供奉城隍爷,判官侍立在旁,小鬼怒目呲牙,高举白牌,牌上竟然书写“你也来了”,很有趣味。第三进院落为寝殿。
庙中气势宏大的古建筑,琉璃飞檐八面玲珑,鬼斧神工,巧夺天工,姿态各异面貌狰狞的神兽,肃立威镇屋脊之巅。轻风徐来,高挂翘檐的古铃叮当作响,余音绕梁。
因为县博物馆的设立,历年来扶风出土的“宝贝”基本都收藏在这里。据介绍,从1986年县博物馆成立至今,已收藏文物上万件,种类繁多,举办了包括西周的历史文物、扶风出土的金银珠宝、历代铜镜等在内的多次展出。
我们参观了扶风出土的陶器、西周青铜器、历代铜镜陈列展馆。从新石器时代的红陶、彩陶,到夏商周时期的黑陶、白陶,再到秦汉时期的陪葬低温铅釉陶、唐宋时期的三彩陶。西周青铜器,既有礼器、食器、酒器,也有兵器、乐器、车马器等,琳琅满目。馆藏铜镜的年代从周秦延续至明清,镜子有大有小,形状有圆形,橄榄形甚至花瓣形。从刀耕火种到石陶瓷片,从青铜古鼎到铁器农具、海洋生物化石,扶风城隍庙无一不透漏着古老的气息。
城隍信仰寄予着人们护城保民、扬善惩恶、除暴安良、祈福求安等美好的愿望。和其他地方的城隍庙不同的是,扶风城隍庙的城隍爷,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天神和外地的神,而是扶风当地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廉吏,人称铁胆御史的王纶。
王纶,字汝言,号岐东,扶风天度人,生于明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曾任真定知县、监察御史、巡按、嘉兴知府等职。他为官清廉,政绩优异,不畏权势,刚正不阿。曾与权贵权珰、洪钟、高会及宦官刘瑾等人坚决斗争,一时声震朝野。
他当监察御史和巡按期间,查处了一批贪腐官员,当时的贪腐官员闻听他的名声,闻风丧胆,等不到他来巡视,便逃之夭夭了。因此他被当时的人称为“黑面王”、“扫地王”。
在扶风县城隍庙的碑林中,有一块“与民休息”的石碑。说到该碑,不得不提民国时期的人物童曙明。童曙明是满族人,出生于1885年,祖上几代曾在西安做官。由于家境优越,早年在日本帝国大学学习法律,回国后走上仕途,先是在宁陕县任县长,后来到扶风任县长。尽管从政,但其性格柔而和善,生活简朴,被百姓称为童善人。
扶风,这块土地也确实如它的名字一样历史悠久,积淀深厚,馨香千年。城隍庙于光阴流转中见证着老扶风的变迁,承载着西府人代代相传的祈愿。丰富的史迹遗存,灿烂的文明乐章。扶风,一个诗意栖居的地方,等着你来参观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