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

游黔中古镇 品山地兵城

作者:签约作家 胡才明   发表于:
浏览:73次    字数:1796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90篇,  月稿:0

  一一贵阳青岩古镇游记

  10月,金秋时节,层林尽染,秋色更浓。我们驱车沿着满目秋色的“黄金大道″向青岩古镇进发。心怀秋意,万般是诗,寻古旧迹,最美成文。此时正是:

  路上枫霜红叶树,不堪飘落又秋风。

  驱车只顾青岩去,那管娇阳已当空。

  青岩古镇距贵阳市中心约30公里,位于黔中腹地,地处贵阳花溪的优美山水间。据记载,建于明朝洪武十一年(137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因明朝屯兵而建镇,以青色的岩石而得名。现如今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巍然耸立,城墙把全镇团团围住,城墙依山而建,蜿蜒逶迤,彩旗飘飘,有的陡峭,雄伟,气势磅礴,有的绵延壮观,威武雄壮。城墙的修建是仿古长城的建造方式,远看就是万里长城的缩影。因此,青岩古镇是一座因军事城防演化而来的山地兵城,又称古城堡。

  贵阳市区离青岩北城门最近,我们从北门进入城内。漫步其中,明清的古建筑在城堡内交错密布,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寺庙与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街道巷内,青石板路幽静曲折,经过几百年的冲刷,磨砺,光可鉴人,如镜面般泛着青黑的光芒,使街巷具有一种悠远的时空感与神秘感。尤其是背街,更是青岩古镇最具特色的一条石巷,街边巷内均是层层片石、条石、块石、团石和不规则的石块用糯米浆、桐油、石灰粘合砌筑,纹理丰富,具有既自由,又规则的特点,显得静谧悠长。电影《寻枪》的别苑就在背街,并留下了无数精彩的镜头。

  青岩古镇自古名人辈出。古镇因多元文化交融碰撞,孕育了众多的人才,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清代著名的守城将领赵国澍,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任贵州团务总理,战死后清朝廷追赠太常寺卿,准许建立专祠,并令国史馆为之立传,才在古镇修建了“赵公专祠″,供后人供奉,祭奠,学习。还有云贵两省第一位文状元赵以炯,文化名人周钟暄,清代著名诗人周渔璜,辛亥革命先驱平刚等均出自青岩。特别是状元赵以炯,威震四方,在古镇还有他的状元府,并且用状元命名的东西太多太多。什么"状元故里"、"状元蹄"、"状元酥"……等等。

  游了一圈,我们十分惊叹,古镇不足一平方公里,却具有丰富的文化土壤和博大的胸襟,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四大宗教并存,并能共存共融,和谐发展。可想而知,当年古镇的繁荣昌盛。时至今日,无论建筑、服饰、用具等,仍强烈地传达着不同宗教信仰所带来的文化气息。真是妙哉,奇哉!

  古镇热闹非凡,游人众多,商贾云集,小小的街巷有数以万计的商铺,应有尽有,吃、穿、用、玩样样俱全。最为多的是贵州银器,贵州少数民族喜欢穿银戴银用银,银器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所以银器店比比皆是,满街银光闪闪,占了头筹。接下来就是卤猪脚一一青岩猪脚一一状元蹄,满街都是,卤味飘香,十分诱人。到了青岩古镇不吃状元蹄就是等于白来了,因为青岩猪脚既便宜又美味,绝对与其他地方的卤猪脚有着不一样的味道。

  到了午时,我们找到了南门旁的"古道客栈",品味了古镇的美味套餐一一卤猪脚、米豆腐、洋竽粑、豆腐果、炒野菜、糕粑稀饭。吃饱喝足,走出客栈,我们又了解了古镇的军事文化和红色文化。

  青岩古镇是我国古代军事城防的代表作。以定广门(即南城门)为例,是明朝天启年间(1660年)由青岩土司班麟贵之子班应寿修建,清嘉庆三年(1798年)武举人袁大鹏重修,咸丰年间,青岩团务总理赵国澍又全面整修加固了城门和城楼等军事防线,城内完善的防御格局,组成了完美的军事攻防体系,让青岩城池固若金汤,留下了“攻不破的石头城”的美名。远看城墙雄伟壮观,气势恢弘,是古时贵阳南面最重要的军事防线,俗有“筑南门户"之称。

  红色文化是古镇又一靓丽的风景: 这里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遗留下的红军指挥部,还有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的父亲周懋臣老先生,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的父母、妻子及弟、侄等抗日革命家属曾经的居住地。以及浙江大学、苏步清教学旧址等等人文遗址近百处。当年流亡青岩的革命家属都是由老人妇女和儿童组成的特殊流亡群体。革命家属流亡青岩,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残酷暴虐,我国劳苦大众妻离子散天各一方,扶老携幼四处逃亡,人民饱受了国破家亡的离愁别苦和种种悲惨遭遇。今天,我们游览、参观古镇,更应倍加珍惜爱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

  游完古镇,爬上城门,看着街巷凹凸不平的青石,仿佛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悠悠古韵,沉甸其中。这里不愧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不愧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的美誉。

  (编辑:黔州)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兵城 山地 黔中古镇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中学作文

查看更多中学作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