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

遵义书法家王藻章与“乐善好施”四个大字

作者:钟金万   发表于:
浏览:165次    字数:1590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90篇,  月稿:0

  龙坑牌坊背后的故事之九

  遵义书法家王藻章与“乐善好施”四个大字

  走进遵义市播州区原龙坑场北侧200米、川黔公路西侧5米的石牌坊,你会看到四个字体丰满、笔力沉雄的楷书大字“乐善好施”。说起这四个不同凡响、堪称精品的大字,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龙坑场石牌坊明间正中间的额坊上,那块楷书剔地阴刻“乐善好施”四个大字,是遵义书法家王小京官、王藻章先生题写的。据说,当全神贯注的王小京官将“乐善好施”这四个字刚书写到“好”字的时候,出资建造石牌坊的主人记名总兵何行保和四座看客都连声称好。记名总兵何行保当时的话是这样说的:“王先生的字果然名不虚传,确实不错,真可谓一字千金哪!”这时,王小京官顿时停住笔墨,面带微笑,及其和蔼地说道:“何大人既然这么夸奖,在下只要何大人五百金得了!”

  记名总兵何行保本来是诚心夸奖王藻章的字体的,没想到却被钻了空子。古代君子就是这样,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当然不能翻悔啊!碍于情面,何行保只好打发下人到家里去挑了五百两银子过来。王藻章看到500两银子摆在面前,又静气凝思,再聚精会神,刹那间运气提笔,这才将末尾的一个“施”字精心书写完毕。

  看着“乐善好施”四个结构丰满、笔力酣沉的大字,你一定会神清气爽,跃跃欲试吧!不,应该是意气风发,大展宏图吧!确实,号称遵义八大书法家之首的王小京官的这四个楷书大字是无可挑剔的,是极为难得的精品之作。

  那么,号称遵义八大书法家之首的王藻章先生又为什么被称为“王小京官”呢?下面我们来说一说他的大体经历你就知道了。

  王藻章生于1835年,也就是遵义会议召开前的100年,他的出生地是遵义县(今汇川区)高坪镇。他的原名叫王怀玉,字石珊,号风雪。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由于品学兼优,他被选为拔贡生。按照惯例,参加会试,他以优等成绩被录取,被分发到刑部任七品小京官。这就是王藻章被当地百姓称为“王小京官”来历。

  天有不测风云。王藻章当上王小京官之后,正值贵州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于是他便告假回乡协办团练。同治四年(1865年),由于王藻章拒放被农民起义军俘虏的知府进入遵义城,于是埋下祸根,引起了一场官员纠纷。不到两年的时间,王小京官就被朝廷革职了。

  同治十二年(1873),原名王怀玉的王小京官更名为王藻章,在乡试上他中举后,在会试时却名落孙山。光绪初年,王藻章因捐资被选拔为候补直隶州判,分发江苏候补。八年(1882年),王藻章转为道员衔,分发到广东候补。十年(1884),受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委派,他与外商洽谈购买军用物资的相关事宜,为中法战争准备物资。次年,清廷匆匆与法国言和,张之洞又令王藻章去与外商解约退款,但外商拒不同意退款,王藻章无功而返。在汇报解约退款谈判事宜时,王藻章与张之洞发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且顶撞了张之洞,于是被相关部门罗织罪名,要求他承担部分损失,并被革去了现任职务。

  这样,在仕途再次受挫的王藻章便绝意仕途了。他携家返回遵后,在老城碓窝井隐居下来,自号风雪居士,便开启了他的书法人生。

  在书法艺术上,王藻章正(楷)草隶篆四体皆精,名列遵义八大书家之首,尤以小楷工整精当,名重一时。在隶书上,他以莫友芝的字体为榜样,兼习汉魏碑体。在草书上,他力摹“二王”字体,矫健酣畅。光绪末年,王藻章在重庆贵州会馆所写的16幅丈二草书屏条,书写的是欧阳修《昼锦堂记》的全文,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堪称难得的精品力作。

  如今,遵义清末书法八大家之首的王藻章的书法艺术,能够看得见的只有龙坑场石牌坊正额上的“乐善好施”这四个字了。应该说王藻章的一生,在官场上是失意的,算是败笔;在书法上是得意的,堪称得意之笔,酣畅而淋漓。但是,王藻章不仅书法作品了得,所著的《铁檀文集》《翠虹亭诗抄》等作品也很有分量,完全能够展示他集得失于一体的社会人生。

  遗憾的是,72岁的王藻章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便病逝于家中,给人们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思索。

  (编辑:黔州)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大字 乐善好施 王藻章 书法家 遵义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中学作文

查看更多中学作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