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信息

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作者:四川作家网   发表于:
浏览:41次    字数:5069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 81745 篇,  月稿: 6957

  做好新时代互联网内容建设与管理工作,是顺应信息化变革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适应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的新情况,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思想之光指引前行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全国网信系统坚持把网上舆论工作当作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有力推动各网络媒体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网络空间的正能量更加强劲、主旋律更加高昂。

  举旗铸魂,让党的声音始终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

  7月12日,2023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与会嘉宾认为,这些年,全媒体阵地不断拓展,现象级融媒体产品不断涌现,党的声音通过网络渠道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生态和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安全面临许多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张图、一段视频经由全媒体几个小时就能形成爆发式传播,对舆论场造成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力,用好了造福国家和人民,用不好就可能带来难以预见的危害。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

  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党的十八大以来,网信系统坚持守正创新、稳中求进,精心做好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设置,积极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快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此后不久,一组图文海报登上各大网络媒体平台的“热榜”: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坚持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

  “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恪尽职守、担当作为,迎难而上、敢于斗争,严肃整治拈轻怕重、躺平甩锅、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等消极现象,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

  “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抓落实,聚合众力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在抓落实上取得新实效。”

  …………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广泛传播、振奋人心。

  10年来,广大网络媒体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作为网上宣传的头等大事,结合重要节点、重要会议活动,利用文字、图解、音视频、直播等全媒体报道方式,推出一大批现象级作品,全方位、立体化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大党大国领袖风范,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民网大型融媒体专栏“时习之”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通过全媒体化视听交融的形式,搭建起国内外广大网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平台;

  新华网推出“讲习所”专栏,力求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网上报道“时效快、内容深、创意新”;

  央视新闻客户端在2021年末推出时政融合创新微视频《为谁辛苦为谁忙》,回顾梳理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年的考察足迹,全景化呈现习近平总书记浓浓的人民情怀;

  光明网推出“学习时刻”专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

  正能量产生大流量,党的声音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

  2020年11月3日,正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方略7周年,一款H5互动作品《一张照片背后的这七年》走红网络。

  作品源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与村民们座谈时现场拍摄的一张照片。点击照片上每个村民的影像,这个村民7年间的脱贫故事便以图、文、视频的形式呈现:“今年50岁的龙兴花,7年前主要靠放牛、砍柴为生,年收入仅有2000元。如今,靠开农家乐、卖自家做的腊肉,她一年就能赚8万块”“2018年,施晓丹回到十八洞村,用自己在外面打工学到的服务业知识,帮助村里建设农家乐和小商店”……

  近年来,各网络媒体自觉对标对表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开展议题设置,不断提升优质内容供给能力。结合党的十九大、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等重要节点,精心策划组织宣传报道,主线清晰、主题鲜明;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抗击疫情等重大主题,着力在丰富内容、创新表达上下功夫,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一大批精品力作受到广大网民的广泛赞誉。比如,中央网信办推出“万山磅礴看主峰”“胸怀千秋伟业 恰是百年风华”“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等网络主题宣传和活动等,推动打造“亿缕阳光”“凡人微光”“星火成炬”三大品牌栏目;新华社推出“点赞十九大,中国强起来”系列融媒互动报道产品,总点赞数超过1.241亿;重庆华龙网结合地方红色资源,推出“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百篇 留声复兴之路”专题,对文物文献进行挖掘、解读,讲好红色故事,线上浏览量突破3亿人次……

  10年来,网络媒体还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

  2022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客户端、英文客户端同时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网宣片《CPC》。《CPC》多语种版覆盖12种外国语,并在相应语种的媒体和网站上广泛传播,海外传播总量超6000万次,将一个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大党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路象北”直播、《中国三分钟》、《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从长安到罗马》……对于一个个精心打造的优质作品,越来越多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通过网络国际传播活动,中国声音传得更远、传得更广。

  守正创新,不断壮大主流舆论阵地

  全媒体时代是个大趋势,媒体融合发展是篇大文章。谁能顺应大势引领全媒体时代,谁就把握了战略主动。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10年来,随着各媒体自身平台建设加速推进,其网络传播方法手段、载体渠道不断创新,技术先进、样态新颖,主流声音在中国网络空间传播得更快更广、更加深入人心。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以先进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

  “调整好手机摄像头角度,按下‘快门’键,定格。伴随着打印机的声效,穿上军装的你便出现在手机上。‘红军战士军装’‘抗日战争时期军装’‘解放战争时期军装’等军装样式,帮你圆参军入伍梦……”

  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互动H5作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创下业界单个H5产品访问量新高。

  “‘军装照’H5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将用户照片合成军人形象。”该作品主创团队技术负责人介绍,人脸融合包括了很多人工智能技术,其中重要一步就是人脸关键点定位技术,生成的图片效果既与军装照模板高度贴合,也保留了使用者的五官特点。

  近年来,5G、大数据、云计算、全息投影、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助力媒体走上网络传播创新快车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持续升级算法技术,兼顾信息环境均衡,帮助用户突破信息茧房;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联合打造的“数字藏经洞”,通过数字照扫、三维建模技术,使敦煌“藏经洞”的文物细节在手机上有毫米级精度的还原;津云客户端发布的H5动态纪实长卷《稻子熟了》使用图片“懒加载”技术,对手机和PC端分别做了分辨率与加载适配,提供了更为良好的浏览体验……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平台组织架构——

  阿布洛哈村通车、天府机场投用……大屏幕上光影重叠,一幅幅记录四川省时代变迁的画面闪动切换。不久前,“川观新闻C视频账号矩阵暨共创计划”在成都安仁古镇正式启动。

  “‘C视频’将积极探索‘短视频+新闻’‘短视频+观点’等产品生态圈。”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新的媒体平台,打造“C视频”品牌,就是要在组织架构上向媒体深度融合方向用力倾斜,保证新媒体端的内容优先供给,保证人财物的加大投入,努力实现从文图再到视听传播的华丽转身。

  近年来,各级媒体深入把握时代发展规律,为融合发展理顺机制,建立平台。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实行“融媒体工作室”机制,以社内各领域专业报道团队为基础,组建融媒体工作室,创意活力涌现,精品内容频出;新华社推进智能化工具全流程应用,进一步探索打造智能化编辑部新模式;浙江、上海、重庆等地省级媒体加快融媒体改革建设步伐,统筹多个媒体平台内容融合,落实“全媒体记者服务全媒体平台”;截至2022年8月,2585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建成运行,立足“本乡本土”“身边故事”,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向上向善,共筑网上网下同心圆

  “你有多久没对妈妈说心里话,你有多久没吃过妈妈做的饭,你有多久没陪妈妈散步,你有多久没牵过妈妈的手……”

  2018年春节期间,一则短片《牵妈妈的手》走红网络,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牵妈妈的手”大型网络互动。在这样的倡导下,无数网友把自己和妈妈牵手的照片、视频发布在网上,让亲情更浓、年味更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

  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加强网络生态治理。各网络媒体自觉加强规范管理,同时积极担当作为,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弘扬社会和谐美好正能量,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通过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的图文报道,广大网民记住了重庆连绵的山火里,无数消防救援官兵、志愿者逆行而上,在万家灯火前铸就“防火长城”;通过四川新闻网等的网络直播,网友们看到了甘孜特警生死救援,上演“飞夺泸定桥”式救援;至今已举办6届的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各媒体踊跃参评,已成为网络正能量的风向标。

  “谣言1:办理个税汇算申报时,可通过‘人工’操作多退税?”

  “真相:该消息不实且涉嫌诈骗。”“在退税高峰期,如有所谓‘专业人士’声称能通过人工帮你操作多退税,并索要个税APP账号密码和银行卡号,请务必提高警惕。”

  不久前,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上,发布了一条辟谣信息。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由新华网承办,人民网、央视网等新闻网站有的是其成员单位,有的对其提供信息支持。

  10年来,各网络媒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共创网络治理美好环境。配合历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主要网络媒体在“饭圈”乱象、色情低俗、网络谣言等问题的整治上,或加大宣传力度,或提供信息技术支持;聚焦未成年人保护,落实“护苗”要求,不少网络平台上线青少年模式,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育、网络信息内容规范工作取得实质成效……

  网络空间生态日渐清朗,网络媒体也力求实现传播效果“从网上影响网下”,承担社会责任,搭好桥梁,服务社会治理、改革发展大局。

  2020年的一天,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基层干部李电波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看到了“我为‘十四五’规划献一策”栏目。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他提出了“互助性养老”的建议。不久,这条建议真的被写进了“十四五”规划。网络媒体成为了沟通上下的“连心桥”,成为了社会治理的“建议库”。

  10年来,各媒体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强化与受众的连接,以开放平台吸引广大用户参与信息生产传播,以高效信息互通互联服务社会治理大局。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融合创新、向上向善的力量蕴藏在中国互联网的每一处空间,向着未来无限伸展。

  新征程上,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深化改革推进深度融合,以融合力壮大主流阵地影响力,网络空间主旋律和正能量一定会更加高昂、更加强劲!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站内信息

查看更多站内信息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