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报道

马文秀:现实主义是永恒的诗歌主题

作者:雨祺   发表于:
浏览:86次    字数:3914  
级别: 站长   总稿: 69 篇,  月稿: 0

  马文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海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著有诗集《雪域回声》,长诗《老街口》入选中国作协2019年度少数民族文学重点扶持项目。作品曾在《中国作家》《诗刊》《上海文学》《民族文学》《绿风》《星星》等400余家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入选《中国诗歌排行榜》《中国新诗排行榜》《中国新诗日历》《中国诗歌年选》《青海文学十年精选》等70余种权威文学选本。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日、韩、阿拉伯等多国文字。荣获第五届中国长诗奖最佳新锐奖、郭小川诗歌奖、《延河》杂志最受读者欢迎奖等奖项。

  主持人:文秀,青海省地大物博,山川秀美,你出生在诗意的青海,能描述一下你的家乡吗?

  马文秀:好!青海省以雄伟壮观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而闻名。我出生在青海东大门,我的家乡曾是古丝绸之路南道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元末明初之时的马营集市,也曾经一时间商贾云集,在大西北地区颇有名气。因为我对家乡有着浓厚的感情,也曾写过很多诗歌。我小时候上学的环境分为两段,一段在农村,一段在城市。我的父亲和母亲在哪,我们的童年乐趣就在那。父亲虽然文化不高,但是父亲和母亲总想让我们在最好的学校读书,父亲认为,有了更好的文化,孩子可以有更好的出路。所以他在哪打拼,就把家带到哪里。记得小时候父亲为我找到一家最好的小学校,我们爷俩吃的一顿面片,他说那碗面直到今天依然是这一生吃过最香、最难忘的一顿。

  可以说,父亲尽管言语不多,可他和母亲确实是我人生最好的老师。我的父亲母亲,身上处处有感人的诗意的修为。

  可是,对比一下上学的环境,我更喜欢乡村。我曾经在一首诗中写道“出生在形似簸箕的地方,我是母亲筛选出的一颗种子,头枕着山岗,向往远方”。这个小山村留住了我太多回忆,我当时上小学记忆比较深的就是一下课,我们冲到太阳下排成一排晒太阳,上午上课很多时候我们都操场大声背课文,那种感觉非常好。几乎没感觉到压抑,同学之间都非常熟悉,甚至不同班级之间的同学都能处成朋友,有的朋友到现在甚至也在联系。留给我的是自由、欢乐的童年。

  主持人:都说是人具备天赋,也与诗神有缘,你本身就充满着浪漫的诗意情趣,你是怎样撞开诗歌的大门的?

  马文秀:我并不优秀。大概是在初中,当时随着阅读量和知识面的拓展,接触到一些现代诗歌,加上大量背诵古诗,有时候写几句话记录生活,尽管自然而然的有了诗歌的意境和韵味,可是那时候不能说叫诗。上高中和大学时,我就已经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诗歌,也受到了诗坛上业内人士的关注。

  撞开诗歌的大门,首先感谢唐代诗人白居易。他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歌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到新罗和日本。在我的写作中也受到诗人白居易的影响,白居易的晚年的诗,特别生活化,掉了一颗牙写首诗,喝杯酒写首诗,他改变了之前的诗风,更接地气,拓展了诗歌的外延,这一种境界自然影响到了我。其次是感谢首都北京。来到北京生活后,我在坐地铁的时候写过地铁10号线,在看到梵高、高更的画时写过关于他们的诗歌,这些被翻译家陆道夫先生翻译推荐到纽约的一家诗刊发表。第三是感谢自己的勤奋。关于诗歌的感悟是写作者越仔细体悟人生,越能产生丰富的想象和真实的作品。具体性的事物对写作者很具有挑战性,如何将其巧妙融入创作中,也是多年来我自己面对的一个难题。身处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认为创作中要加强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不断提高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睁开眼睛凝视生活,凝视大自然,在现实生活中将自身对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感觉融入思想感情,通过思考将其凝结为意象,那我们的作品正是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

  主持人:《雪域回声》是你的第一本诗集,反响极好,你怎么看?

  马文秀:《雪域回声》算是我青春年少时留下的心灵寄语,尽管年轻,尽管稚嫩,却是我真挚的心路历程。非常感谢母校对我的大力支持,帮助我出版,当时对于一个学生而言,这是一种非常大的鼓励。现在回过头再去看,我依然能从诗句中感受到我对创作的那种赤忱,有些句子时隔多年,我未必能写的那么好。这不是说在写作技巧上有退步,这主要是当时那一刻情感的抒发,诗歌的核心在于情感。

  《雪域回声》主要创作是围绕青海,在这块土地上,纵横交错的巷子里藏着古老的建筑群,流传着许多感人的爱情传说。有多少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肩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尽管他们像黄牛一样,在这高原大地上吃力地行走,但他们背负着坚定的信仰,没有因为命运的嘲弄而放弃追求。那一幕幕感动人心的场景瞬间就令人肃然起敬,我于是有了想用诗句来记录的冲动。

  主持人:你的长诗《老街口》部分章节在《诗刊》选发后 ,引起轰动,你为什么选择了这一个带有地域符号的地方?

  马文秀:历史是真实的,我用诗歌的形式,尤其是长诗写历史,也是一种尝试。

  吐蕃遗韵塔加村所在的化隆县东与我的家乡民和县相邻,我从小便对山水化隆特别亲切。化隆来自藏语,“化”为英雄,“隆”为山谷,即英雄谷。冥冥之中这份熟悉与亲近像是一种指引,让我置身于丹山碧水之间,忘掉了那些华而不实的词汇,去真正书写塔加村。

  我在金秋走进塔加村,夕阳西下,与漫山遍野的牛羊,醉卧在千亩马兰花间,我当时吟唱、舞蹈、做一回潇洒的诗人,写下古村落的千姿百态。穿行在化隆的神奇与大美间,以游子的身份在古村落独有的祥和与宁静中,与迎面而来额头上布满皱纹的长者拉拉家常,去寻找、挖掘隐藏在大山里的神奇故事。山水化隆色彩斑斓,宜远观,宜近看,风韵各异。去年六月,我再一次前往化隆,亲自走进笔下、梦中千百次出现的塔加村。我想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再看一眼山水化隆,从老街口走进去感受、书写这里的一花一木。从老街口走出来,我的长诗创作犹如画家在写生,以蓝天为背景,塑造一个充满活力、富有诗意的古村落。当然,每一次来那里学习和探索都是愉快的。

  主持人:2020你的作品《老街口》获得了第五届中国长诗奖“最佳新锐奖”,能谈谈获奖感受么?

  马文秀:我一直想着创作一部真正属于家乡的作品,正好申报中国作协少数民族重点扶持项目时我的选题通过了。在现代文明、科技手段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作为一个带着议题选项的写作者有责任、有义务走进这一个古村落。这是我第一次写长诗,2500行的诗歌不算长,也不算短。两年来这部长诗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都在我的笔下或湍急、或舒缓、或苍凉、或悲壮,让我一次次泪流不止。

  选择以“街口”为视角进行创作,从街口往里走,探索塔加村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原始与神秘。从街口往外走探索塔加村在不断发展与突破中如何坚守其文化与历史价值,彰显其生生不息的根源与本性。这一“顺差”和“逆差”的反叛思维目的就是让一个真实的藏庄在新时代复活。

  《老街口》这部长诗分为三章,总共108节,108是古代历史上最有趣的一个“数字”,是崇尚高贵、信仰笃定的代表。这一个圆满的数字,伴我走过了这部长诗的两个春夏秋冬。欢乐就是艺术、欢乐是神灵的世界。那就让古村落的人们在塔加寺108响钟声中走向吉祥繁荣的明天。

  主持人:灵感是诗歌的第一要素,你怎样看待灵感?

  马文秀:灵感是诗人的天赋中瞬间的流星和火花,一闪即逝。一个诗人只有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才有灵感。只有自己真正静下来,才能感知到灵魂深处的声音,知道自己心底最真实的想法,也会关注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东西。

  在创作过程中,一般周围环境非常安静时,脑海中会浮现出所见所闻所感,灵感自动迸发出来。灵感源于生活,也是生活带给创作者的礼物。如果越仔细体悟生活,越会有更深的体悟,越能提取更多素材。灵感转瞬即逝,作为一位写作者更重要的是追随灵感抓住它,从生活中提取智慧。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和事件都能成为作家们的写作素材,但琐碎、平淡的日常生活需要创作者的进一步加工才可以成为作品。

  主持人:诗人应该怎样适应自媒体时代?

  马文秀:诗歌是文学门类中最尖端的一种体裁,它在不同历史时期都会和不同其他的意识形态产物相结合,诗歌和舞蹈音乐都是同一起源。后来又和绘画,戏剧,电影,说唱等相结合,再到现在的新媒体等。当然新媒体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现在抖音、快手、爱奇艺、优酷还有很多直播平台很火。

  一是在新媒体时代,诗歌可以借助网络时代短视频发展的大趋势,增加诗歌的传播方式、新的传播理念。作为一名90后写作者,在文学创作路上,我深切感受到新媒体对我们90后写作群体的深刻影响。新媒体创造了文学艺术创作的新环境,为文学作品传播提供新平台。“90后”作为新时代文学与生活的重要探路人,刚开始创作时作品更多发表在文学网站、博客、豆瓣、个人公众号等新自媒体上。借助互联的“90后” 新文学群体的作品得到广泛传播,获得相当数量的阅读群体,这是一部分“90后”新文学群体“发展之路”

  二是是伴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投身于网络文学创作的“90后”写作者也越来越多。 当代文学批评与研究越来越多地关注到“90后文学”。

  三是文学期刊开始有意识的开始关注90后写作上,再往下探究,发现新文学群体年龄普遍较年轻、职业特点多样,创作题材多元化。在作品传播的媒介上,要坚持传统与创新结合,继续鼓励、推荐作者向报刊等纸媒投稿与发表。我们看到一些媒体人也一一直在扩大与电影、电视、广播媒体的合作范围,让更多的优秀诗作能让大众所看到。

  四是一些积极的探索者,一些蓬勃兴起的新媒体人,包括我也开展抖音号、短视频、网络等新媒体的传播探索。我也渴望更多的媒体人和文学创作者一起能增加更多多元化的现代诗歌传播的力量和路径,进一步扩大作品的影响力,通力相互合作,更好地理解作品,搭建更和谐的平台。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诗歌 现实主义 马文秀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专访报道

查看更多专访报道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