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报道

月影风声《鲲龙》:在“科研”与“生活”中致敬新时代精神

作者:中国作家网   发表于:
浏览:9次    字数:1367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 40279 篇,  月稿: 6341

  5月29日,由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内蒙古作家协会主办的月影风声《鲲龙》作品研讨会在线上召开。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闫艳,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张小花、沧月傲天,以及陈定家、周志雄、初清华、吴长青、翟羽佳、张学谦、肖映萱、张登峰、袁文卓、杨春燕、邓柯艺、顾天玺、银月光华、凉风等评论家、编辑、读者和网络作家等40余人参加。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朱钢主持研讨会。

  《鲲龙》是一部反映新中国“大国工业”的技术流行业文,讲述了中国航空重器——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的诞生历程。作品在呈现中国航空工业的百年光荣与梦想的同时,反映了从新中国成立到新时代中国航空的沧桑巨变,生动表现出中国航空人的艰辛历程和崇高情怀。

  何弘表示,将“科研”从宏大的科幻巨制中代入复杂的都市生活描写,是《鲲龙》不可忽视的出彩之处。以月影风声为代表的网络文学作家不再局限于传统科幻符号的套用,而是将属于他们的特殊时代记忆和家国感悟融入创作,表达普通人的生命境遇,书写普通人在矛盾、困顿中的挣扎和拼搏,展现出新一代网络文学创作队伍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责任感,形成了新一轮中国网络文学想象力的爆发,诞生了新的融合写作方向,激发了新一波“现实向”网络文学的活力。

  与会专家认为,《鲲龙》顺应了时代潮流,回应了当下关切,与时俱进地抓住了现实题材中的重大问题。小说围绕鲲龙的设计研发和技术革新中产生的矛盾冲突,制造不断循环的叙事单元,如静力实验、空载实验、绝缘测试、通电测试等一个个“关卡”的出现与克服,遵照“技术革新-实践受挫-转机出现-技术更新-再度受挫”的主线线索推进,再伴随着主人公的感情起伏线,形成了一个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的循环前行的故事链条。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项目组成员们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叙事方面,小说采用了技术叙事与日常叙事之间的穿插结构,融合了经典文学叙事与网络文学叙事手法。一方面采用了类似《第二次握手》等当代文学对于技术工作者的想象性描写,另一方面浸润了网络文学的叙事节奏,不断制造冲突性矛盾,在具有可读性的基础上,兼具了一定的思想深度,这是其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此外,作品中对主人公自我生存方式与生活形态的选择书写,也是当前青年群体的热议话题,在带给读者以启发性的同时也令作品更具有现实性。

  同时,专家提出建议,小说语言略粗糙,人物语言缺乏个性,叙述语言不够圆融,如能在未来的创作中做出改进,小说将提升美感,增强文学性。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也可增强典型性,展现更加与时俱进的、与当前年轻人性别意识更为匹配的女性角色,尤其是闪闪发光的女性科研工作者。月影风声表示,这些宝贵意见对自己今后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他会持之以恒,减速提质,精雕细琢,继续创作更加多元化的现实题材作品。

  在总结中,朱钢表示,《鲲龙》将技术革新的曲折历程与人物的成长、生活统一于整体性的叙述之中,工作与生活的场景、人物的工作行为和生活行为也不做固定分配,而是融于同一生命体中。作者以这样的叙述来表现高科技产品设计制造的难度,致敬科研人员为此付出的长期且艰辛的努力。网络文学关注现实题材的创作,观察和处理好现实,更好地讲好新时代故事,弘扬新时代精神,需要这种“大生活”的文学书写。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专访报道

    查看更多专访报道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