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文章

张能泉:关于“写作指导班”的一些思考

作者:唐赵芳   发表于:
浏览:28次    字数:1715  电脑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6篇,  月稿:0

  《同步悦读》七年之久,围绕每天作品,我们热情交流、认真研读、总群纵观、线下采风、丛书出版、人情冷暖等等,做出了卓越的成绩。而重中之重,众望所归,不能忘了目的宗旨之一:通过这个平台来不断提高、迅速提升“同步人”写作水平。从大的方面和普遍意义上说,文学功德之举,繁荣了文学创作。从小的方面和个体意义上说,为爱好文学创作的初始人点拨。唯我“同步”作品让人刮目,跻身其中,以此为荣。

  为此,今天说一个“同步”试行或欲办“写作指导班”的话题与思考。

  通过与《同步悦读》编辑的交流,得知,在长期的编辑过程中,发现不少文学写作者的投稿稿件,依然存在选题不准,主旨不明,开篇老套,文字冗繁,语言繁杂,篇幅结构和思维逻辑混乱,运笔行文依然落入窠臼。依然停留于一般性的表达与叙事上,整篇作品成色不够或没有特色。

  笔者在长期的与一些文友或文学爱好者的交流中,也深深体味一些文学爱好者和初学写作者,表达出了自己对写作选材、体裁、行文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困惑与焦虑,抑或在写作过程中,存在常写不新、多写不好、再写不精、停滞不前的自我写作怪圈。

  基于上述,“同步”曾相继推出“改稿会”“写作课”“圆桌会”等栏目。

  现在,想着,是否有必要再推行一个《同步写作指导班》的形式,来辅助践行不断提高、迅速提升“同步人”写作水平,也算是《同步悦读》的一片心意,厚重礼物吧。

  这样,“指导班”的具体运作方式与内容,便是十分值得酝酿与考虑的事了。

  不妨列如下:

  ▲自愿加入,义务指导。

  ▲从“同步”作家、作者中特邀有情怀、有热心、有能力的人担任义务指导员。他们各有侧重,分别负责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的指导。

  ▲指导老师的委任,依然是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在于其热情支持,关心、关怀的胸襟,在于广泛的知识面,在于读文的理解能力,在于对文字、词汇,甚或标点的敏感度,掌握性。

  ▲分体裁、阶段式指导,采取“一文一评一改”的方式,比如散文随笔指导阶段,似题创作,布置一个概念化命题非限制性创作,指导班学员每人都写,写后发到群里,进行公开点评、指导、修改,定稿后,推出来,交给读者检验,初稿与改稿之后差错、差距在哪。

  ▲每阶段,每周周六品论两篇作品,一篇是名家名篇,一篇是推出后的《同步悦读》作品或本阶段推出的指导班学员优秀作品,每位学员都要发言、点评(锻炼学员的赏读和点评能力)。

  ▲对于学员的作品,根据作品质量,参考推出后的读者反响,向一些报刊推荐发表。

  一个文本文件出笼,大凡有一个解释权,或称副本,其解释权或副本如下:

  ■“写作指导班”学员,进班设门槛,重在参与和态度摆正,尤其渴望者。比如:一是真正想提高写作的。二是对于“同步”推出的作品,要求积极留言点评的。三是忠诚于“同步”的,指导班学员一般不进入其它平台作者群,如发现不遵守者,劝其立即退学。何况《同步悦读》文学群,入群有之,退群亦有之。

  ■首批是试行,学员数额有限制,比如20人,作出示范,待成熟、成功,有成果后推行推广,再行逐步增加学员名额,学员可以是长期投稿的文学爱好者,也可以是广大一直尚未尝试投稿的读者。

  ■“写作指导班”,旨在提高“同步”更多更大内涵,不为他人作嫁衣裳。还在于避免虎头蛇尾,一哄而上,一哄而散。或者自身事先考虑欠周全,本身运作过程不过硬,从而黯然失色。

  曾说过,《同步悦读》文学群里,大多数是初学写作的文学爱好者,少数是有一定创作业绩的,抑或各级作协会员,有受大家尊爱的德高望重的知名作家。在这样普通与专业的群体里深深体会:在《同步悦读》这个坚实坚韧坚毅展示文字的平台上,胆子越写越小,越来越感觉必须讲究作品质量档次,诚恐贻笑大方。我想,这是一种进步,是《同步悦读》带给的收获。她真正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感染、影响,发生写作变化。

  “写作指导班”若办成运作,对于有成绩、成就的作家,名作家,或许有着忆当年写作初始时的彻痛,有着静观眼下“同步人”写作进步与变化的乐趣。那便是“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吧。

  以上思考所述,谨是抛砖引玉,以期广大读者各抒己见,集思广益。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唐赵芳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励志文章

    查看更多励志文章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