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格言

夜色向晓

作者:朱于云   发表于:
浏览:183次    字数:1468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0577篇,  月稿:7087

  夜色追赶黄昏而来,密密实实的黑暗从天空压下来,光亮瞬间就被抽走,村庄消失了,四周一片寂静。

  父亲坐在屋后的山坡上,面向远山,抽着香烟,火星跳动,燃烧着我儿时的记忆。

  在乡村,夜总是比城里的黑、比城里的短。儿时记忆中,父母总是在黎明前出门,天黑时才扛着铁耙、一身泥土的回到家。接着便是急匆匆地生火做饭。

  一家人吃着晚饭,父亲、母亲就在商量第二天的安排和分工了。父亲干什么活、母亲干什么活、大姐干什么活、我干什么活,哪块田先栽秧、哪块田后栽秧,哪块田准备多少秧苗……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农村包产到户,家家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放开了捆绑手脚的农家人,个个有着使不完的力气。父母匆匆吃过晚饭,眯上一会儿,就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父亲挑担送货补贴家用,母亲鼓捣风箱饲养家禽。

  那些年,村子到镇上是坑坑洼洼、蜿蜒狭窄的田埂路。晚上,父亲肩挑100多斤猪腿肉走夜路,仅靠一支火把在夜色中摸索前行。在昏暗深沉的灯影里,父亲深一脚浅一脚,在黑夜里跌跌撞撞。肩上的箩篼更是不听使唤,左晃右摆、上蹿下跳挣脱他脊背,滚落到田间。墨色四合的山间很安静,除了父亲粗重的喘气声,就是偶尔传来几声犬吠。纱布、煤油和竹筒扎成的火把一燃一灭,在空旷的山野间迎风跳跃,仿佛是一只欢快的精灵,在黑暗中向着小镇,带着父亲一步一步寻找送货的路。

  农忙时节,屠户生意好,送货量大。为了赶时间,屠户的手工就粗糙了,猪腿上许多边角肥肉来不及修割就扔进了篓筐,交货前需要重新修割定形。剔出的肥肉零零碎碎,卖不出去,屠户便会把它留给父亲,象征性地收取少量费用。这也点醒了父亲,他主动在镇上替屠户招揽生意。屠户生意不断兴旺,给父亲涨了工价。随后,母亲也加入了父亲送货的行列,向着小镇,踏夜微光,举灯向晓,把时光和汗水埋进了田野里,等待着收成。

  母亲一直精打细算过日子。她将这些零碎的肥肉炸制成坛子肉,倒入陶罐收藏起来,一年四季都可以吃。食用时,坛子肉直接放在锅里和大米、土豆一起蒸煮。揭开锅盖,在“嗞嗞”余响中,浓郁的香味弥漫开来。

  坛子肉很少,一点一点咬,仔细咀嚼,外酥里嫩、肥而不腻、香糯适口,独特浓郁的肉香在舌尖上慢慢扩散,在味蕾细致入微的体验中被肆意放大。一年四季的热闹与热情,散布在老屋的各个角落,点缀在石墙青瓦深处,在舌尖的版图里保鲜一份未知远方的梦想。

  在乡村,夜总是比城里的静。乡村的夜像一个大筛子,把白天那些嘈杂过滤掉,留下山间扁担清越的独唱。吱吱悠悠,随着蜿蜒小路奔跑,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盘桓开来,将岑寂的黑夜唱亮。黑夜走到这里,已经是黎明的模样;梦想走到这里,也会茁壮成长。

  父母的勤劳浇灌着我们的成长。成年后,我们进城工作,仍常常回到乡村,陪伴父母从静寂的夜晚到宁静的晨曦。回城的时候,母亲提了一块腊肉让我带回去吃。我心头一热,将肉还给了她。母亲双手藏在身后,倒退着不肯接,嘴里低声嘟哝着:“这个好吃,这个好吃……”

  我担心母亲误解,赶紧说道:“想吃坛子肉了。”表妹接过话来满脸疑惑地说:“这年头,新鲜猪肉24小时供应,谁还吃那肉。”

  表妹是90后,从小衣食无忧。她不知道“坛子肉”的故事,更不懂得我的“执拗”。

  夜色向晓,远方山间的火把铺就了一条温暖的路,穿透夜的黑暗,驱散夜的寒冷,让我的日子在这片暖意中稳稳前行。

  暮色降临,城里的灯光远远地躲在都市密集的楼群里,街道颜色极黑,仿佛山村的夜跨越千里与城市相拥。我知道,那支火把才是我的追随,在暖暖的火光中,举灯向晓。(朱于云)编辑:郭梦涵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夜色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生格言

    查看更多人生格言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