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格言

母亲的端午粽

作者: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1524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9726篇,  月稿:6319

  □李小华

  课堂上,我给学生上《传统节日》这首儿歌,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喜欢的节日,并说出理由。一只只小手举得老高,争先恐后地回答。出乎意料的是12人中有10人喜欢端午节,理由大体相同:一是喜欢吃粽子,二是怀念屈原。这些乡村孩子,天真无邪,我相信他们说的都是心里话。

  其实,我也喜欢吃端午粽,我们家乡的人都喜欢过端午节。在我老家,端午节那天,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几天前就去街上把粽叶、棕树叶、雄黄买回家,为过端午节做准备。我们家不用去街上买,因为我父亲在家门前的地坝边种了一大丛粽叶树和艾草,在屋后的竹林角栽了几棵棕树,在凉水井沟脚栽了几株石菖蒲。到了端午节,母亲直接就地取材,在家门前摘新鲜粽叶,父亲则拿着镰刀去割几枝棕树叶、一捆艾草和石菖蒲回家。母亲在我家每道门楣左右两边的缝隙上都挂上艾草和石菖蒲,说这是辟邪的,以后家人不生病或者少生病。母亲没有读过书,她不知道挂艾草与屈原有关,但她相信从老一辈流传下来的这些做法是正确的。母亲开始做准备工作,用清水把粽叶浸泡在盆子里,再洗腊肉、切腊肉丁,把浸泡的糯米和绿豆沥干装进钵子里。同时母亲叫我和哥哥把棕树的叶子一条一条撕下来,再撕成很细的线。

  母亲开始包粽子了,叫我在边上学习。只见她取两片粽叶重叠铺展,以粽叶边沿的中间为顶点卷成一个圆锥形漏斗,但漏斗下面的尖端处严实无孔。如果粽叶宽大,就只取一片。左手拿着漏斗,右手用勺子小心翼翼地把糯米舀进漏斗里,用筷子戳几下糯米,从碗里夹几颗腊肉丁放进去,再向里面添点糯米,用筷子再戳几下,然后就把上面的粽叶盖过来再向左别过去用大拇指按紧,这样圆锥底部就呈一个平面三角形,用粽叶线将其中的两个角紧紧缠绕,一个小巧玲珑的三角粽就包好了。我问母亲为什么要用筷子戳糯米呢?母亲说是为了把糯米之间的空隙戳掉,这样可以装得更多。我学着母亲的样子包粽子,可我费了很大的劲一个也没有包成功。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不是粽叶被我包破,就是捆粽子时掌握不好角度和尺寸,捆出来的粽子拿几下就散了。白花花的米粒钻出来了,怎么能下锅煮呢?母亲说:“你学不会包粽子,还是去读书吧。”至今,我都没有学会包粽子。

  粽子可以包多种口味。如果喜欢吃白味粽,就只装糯米;如果喜欢吃盐味粽,就添腊肉丁、香肠粒、豆腐干等;如果喜欢吃甜味粽,可以加红糖、白糖、大枣、枸杞、红豆、绿豆、花生等。根据个人口味,也可以拿白味粽直接蘸白糖或豆瓣酱吃。粽子包好后全部放进大锅里,盖上锅盖烧大火煮。老远就闻到一股粽香扑鼻而来,那是粽子要煮熟了。把煮熟的粽子捞起来,趁热给东家端几个,给西家送几个,给南家拿几个,给北家尝几个。再给远方亲戚留几个,剩下的就自家吃。吃着吃着,邻居也端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粽子来了,叫我们尝尝他们家粽子的味道。就这样,端午节我们要吃几天粽子呢。

  我结婚后住城里,每年端午节母亲就会提前包好粽子送到城里来,这样端午节那天我们都可以吃上母亲亲手包的端午粽。后来,母亲年纪大了,身体欠佳,行动不便,不能包粽子了,我就从城里买粽子送到母亲家。现在街上卖的粽子中有很多是四角粽,听说包起来简单多了,可我就喜欢三角粽。我专挑小巧玲珑的三角粽买给母亲吃,母亲说这不是她的粽子味道,我也觉得。

  今年的端午节就要来临,隔壁邻居送来两袋刚刚起锅还冒着热气的粽子,一袋无馅,一袋绿豆腊肉馅。我忍不住拿起这小巧玲珑的三角粽,拔掉棉线,轻轻剥开绿色的外衣,朝那白白的粘得紧紧的粽肉尖咬一口,慢慢咀嚼,软糯香甜,那是粽叶和糯米混合的味道。再剥开一个盐味粽子,白色的糯米饭中夹杂着绿豆和黑红色的腊肉颗粒,香气袭人,让我越吃越想吃。这让我想起了儿时的三角粽,邻居家的粽子与母亲的粽子一个味道。编辑:李娟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母亲 端午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生格言

    查看更多人生格言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