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

水洞遗址(散文)

作者:海上稼轩   发表于:
浏览:52次    字数:4947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9篇,  月稿:3

  水洞沟是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镇水洞沟村,是三万年前人类繁衍生息的圣地。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本名皮埃尔·泰亚尔·德·夏尔丹,法语:PierreTeilharddeChardinSJ,中文名“德日进”,1881~1955)、桑志华(原名埃米尔·黎桑,法语:EmileLicent,1876~1952)在这里发现了史前文化遗址,通过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水洞沟因此而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我们首先参观了水洞沟遗址博物馆以便对水洞沟有个较全面的了解。

  水洞沟遗址博物馆建筑造型像水洞沟出土的石器,是西北地区唯一展示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的主题博物馆。博物馆在传统博物馆参观性功能的基础上融入艺术性、文学性和高科技的创新元素,以270度超大型半景画、实景、幻影成像等展示形式,结合世界最先进的声、光、电、可调式地震平台等技术的运用,真实再现三万年前远古人类其乐融融渔猎生活和打制石器的生产场景以及暴雨倾盆、洪水肆掠、山崩地裂等震撼的灾难场景,场景的唯美和逼真,让人震撼,艺术的构思让游客很快融入三万年的生活场景中。三万年很久远,但在水洞沟博物院里,时光不再是距离,高科技让我们瞬间实现三万年的穿越。

  导游说,节目中应该有地动山摇的效果,但是我们并没有感到有什么震动。

  我们在博物馆门口乘坐电瓶车来到一片芦苇荡前。芦苇对我们这批来自水乡的人来说并不算稀奇,但在北方,特别是沙漠之中就显得非常珍贵。

  这片芦苇滩中间有一条路,被称为芦花谷。芦花谷内芦苇摇曳生姿,走在其间的小路上,陶醉在那苇荡丛中,此刻心情一片宁静。芦花谷在红山湖边,红山湖湖泊面积近30万平方米。湖面上,芦苇丛中百鸟翔集。碧绿的湖水、清脆的鸟鸣、唯美的画面,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红山湖内绿波荡漾,游船往来,水岸长城,难得一见,在游船上观赏雄伟的古长城,别有一番情趣。

  走出芦花谷,通过一道山梁,看到长城残垣下的一泓湖水。

  在这一片独特的雅丹地貌、土林景观里,出现水域面积1.8平方公里的湖泊实属罕见。我国的长城在修建的时候都是依山傍水、就地取材。但没有一处的长城在面积约7.8平方公里的地方能体现出依山傍水、借助高15米的大峡谷和独特的藏兵洞、守军的城堡构成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这片长城脚下的水域就是著名的红山湖。

  明长城为土夯长城,是宁夏境内相对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长城遗址。明长城西至入黄河巨龙的长城小龙头称为两龙交汇处,东至盐池境内。站在长城上放眼眺望,北边的毛乌素沙漠,南边的水洞沟景区地貌尽收眼底。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于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一举夺回河套地区以及今甘肃以南大片土地,沿河“筑四十四县城”,于今长城北筑浑坏障,是否于此筑长城,历来有争论。

  秦朝以后的北周和隋代有两次较大规模的修筑长城的活动。

  到了明代,为了防止鞑靼和瓦剌贵族的南侵,在200多年间,几乎没有停止过修筑长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就派大将军徐达修筑居庸关等处长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又修筑山海关等处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12700余里,在宁夏境内分布为北长城,西长城,东长城。

  水洞沟的东长城,起自黄河东岸的横城,经宁夏灵武、盐池两市县,入陕西定边县。这段长城先后修过三次。

  明代修筑长城时,就地取材,多用黄土10至14厘米夯层,其夯筑时之可以沿清水河而筑,更为取水方便,其靠近黄河处,即就近取用河水,黄河水本为紫铜色,长城及其它设施筑成后,呈现紫色,故又有“紫塞”之称。“紫塞”蜿蜒于岗峦层叠和山涧沟壑之中,似巨龙起伏,蔚为壮观。明代长城上每隔100米至200米,就有一个凸出墙外的台体,这是古代军事建筑上的一大特点。它们用于敌人兵临城下发动攻城时,守城将士,一方面可以从台上突出的垛口,居高临下进行侧翼射击,控制架梯攻城;另一方面又可指挥城头上的守军迎击攻城之敌。这是一种“两台相应,左右相救”兵法,在军事工程上的运用。这种台体突出墙体部分一般在5米左右,基宽约10米,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墙台,它的顶部和墙体顶部同高,称之为墙台,或叫“跨墙墩台”。墙台在平时,可供士卒巡逻放哨,台顶上设有能够遮风挡雨的简单房屋。“每墩盖铺房一座,以为守军栖止”,所以称之为“墩铺”。另一种是敌台,其不仅凸出长城墙体之外,而且顶部要高出长城墙体顶部约4米。敌台顶部也建有房屋,平时也可供人居住,又可供储存粮草、兵器之用,类似于近代的碉堡。

  我们在红山湖乘坐游船进入大峡谷,再换乘骡车深入大峡谷腹地。赶骡车的是陕西老汉,边赶车边唱着陕北的信天游。天高云白,坡高土黄,一片西北苍凉的景色。

  从水洞沟到红山堡之间,有长约4公里的峡谷,本是大自然的“杰作”,但明代时,这又成了长城“深沟高垒”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峡谷两岸经常年的风雨剥蚀,谷内怪壁峭立,沟壑纵横,深厚的黄土经长期的雨水冲刷,土柱突兀壁立,造型奇特,形成了“土林”。“土林”又经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般地形成千奇百怪的形象。有的像僧人登高远眺,似在期待来者;有的宛如一对恋人,相亲相依;有的如夫妻相敬,双方对拜;也有的如怪狮猛兽,雄踞怒吼。总之林林总总,各具形态,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到了藏兵洞前,我们跳下骡车与赶车老汉合影。老汉脸上的皱纹像大峡谷的沟壑一样深刻。

  在悬崖上的一个个黑洞,就是著名的“藏兵洞”,所谓藏兵洞,是红山堡守军由地上转入地下,隐蔽军队,保护自己,待机出击,或在空旷处设伏兵的地道。这在全国是唯一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立体军事防御体系。在我国的长城防御体系中,有长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全国还没有,这里是独一处。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藏兵洞是我国最早的地道战遗址和原型。如果说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地道战能让敌人胆战心惊,闻风丧胆,那么可以想象500多年前明代的边塞守军也是以同样的智慧和勇敢将侵略者挡在了长城之外。藏兵洞的修建既独具匠心,那么到底起什么作用呢?明代鞑靼、瓦剌入居河套,灵州长城一线为明王朝在宁夏等地最北面的防守线,而红山堡一带地势平坦,便于敌骑大面积地展开,这一带应该是鞑靼等贵族率军南下的首攻之地。鞑靼、瓦剌贵族数次由灵州至盐州间拆墙南下,寇掠灵州宁夏(今银川)等,掳掠后退回北方。几次拆墙南下,都不从红山堡入攻。红山堡一旦被围,守军进入藏兵洞,敌骑很难攻下。敌骑一旦掳掠得手,必带着大批生获的人口、牲畜、牛羊等,绝不似来攻时那样轻便,再与洞内守军作战,取胜绝非易事。过去,由于没有开发,根本没有进洞游览的条件。人们只知道“藏兵洞”道路曲折,像迷宫一般,再加上洞顶坍塌,多处被土掩盖,洞内设有陷阱,可能还有蛇蝎盘踞,所以人们轻易不敢进洞走远。洞内到底是何情景,无人能说得清。这样,“藏兵洞”就成为一个十分神秘,人们望而生畏的去处。藏兵洞蜿蜒曲折于悬壁之中,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洞中分叉颇多,左盘右旋,久久不见尽头,确如迷宫,一般对洞内情况不熟的,很难走出去。洞中除洞道外,左右辟有土屋,可以住人,大约是专供领兵长官住的。洞内还设有粮食储藏室,有水井、灶房等,只要储藏够一定的食物,在相应的一段时间内,洞内所藏将士不出洞,照样可以生存。因藏兵洞高出沟底10多米,多年来,即便发山洪,藏兵洞都不曾为水淹过。

  目前,可供大家参观游览的藏兵洞长度是965米。据考察,大峡谷南北两侧崖壁的藏兵洞总长度约在3公里左右。藏兵洞的结构可分为十部分:一是坑道,这是藏兵洞的主体,其作用是战时可用于军队调运、通行、出击或进入洞内,平时可作为兵士的休息住所。二是会议大厅,主要用于聚众开会商议军机,研究,布置军事行动,进行作战部署等。三是观察口,叫它观察口,其实它具有多功能的作用,既可作为守望口,用以观察洞外的动向,又是洞内通风透光的设备,同时在必要时,又可从这里出击。从洞口设施看,军士进洞后,这里可由不止一名士兵守卫,即便城障被围,敌方也很难攻进洞内。四是居室,通道内在一定距离上设有一居室,大约是供指挥官员居住的,又可于此指挥所部。五是储藏室,主要用于储藏粮食等食物,无论何种情况,军队撤入洞内,只要有足够的粮食,就可作一定时期内的坚守。六是伙房,可用以准备熟食,巧妙的是,伙房对外设有烟囱,即便是煮食烧火,烟也可通过烟囱溢向洞外,绝不会在洞内停留而熏了自己人。七是兵器库,大约主要是用于存放箭枝、弹药等,以备战时之用。八是炮台,洞内于关键部位设置炮台,必要时可攻击来犯之敌,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御。明代,已不是单纯的冷兵器时代,洞内设有炮台,可使冷热兵器配合使用,其威力大增。九是水井,这可以说是洞内守军的生命线,若没有水,存活尚且不易,还谈得上坚守和出击吗?十是陷阱,深约一丈,陷阱内多设鹿角。因洞内只容单人通行,一旦有进洞之敌,也只能单线跟进,再加上对洞内地形不熟,很容易落入陷阱的鹿角上,非死即伤。洞内守军守住陷阱的对面,有进洞之敌也很难通行。

  另外,进入藏兵洞后,就会发现洞壁上有不少小龛,这都是古人放置洞灯的地方,用以在洞内照亮。在清理中,在小龛里不时发现一些破碎的陶器,当为油灯之属;在地上还捡到了不少明代碎片,应为明代洞内守军生活用品的残片。更重要的是在藏兵洞的兵器库和大厅里,可以直观古代的刀、枪、戟、佩剑、箭枝箭袋等兵器,再有头盔、盾牌等出土的军事器物。

  从大峡谷进入藏兵洞,出了洞口,就来到了红山堡。据说藏兵洞有三条通道可以进入红山堡,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洞口,其余的两口洞口还没有找到。

  红山堡是因位于红山地区而得名。据史书记载,古时在夕阳的照射下,这里山峦一片鲜红,因命为“红山”后讹传为“横山”,“红山堡”旧时也就一名“横山堡”。它是明代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城障,始建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由总制陕西军务户部尚书秦纮秦筑,距今已有500多年。“红山堡”本属灵州千户所辖,其为正方形,边长均为300米,设东门一道,有瓮城,门向南开。墙高8米,底宽7米,顶厚4米,是按照明代长城沿线70里一城,30里一堡的防御体制设置的。它东至清水营50里,西至横城20里。

  红山堡及其他城障之北的长城基部,一般都设有“暗门”(即类似城门的拱形小券门)可使长城内外相通,由戍军把手,按照规定开启。除此之外,明代在修筑长城时,还于长城内侧每5里筑有一座烽火台,红山堡属下有4座,即安边墩、大莺墩(此墩处的长城上有“暗门”),镇罗边墩、窑儿边墩。烽火台为黄土夯筑,也称烟墩、烽台、烽燧、烽堠、狼烟台,俗称“烟火墩”。这种墩台,长城上也有设置,专用以军事报警,白天燃烟,夜间举火,依次递相燃放,军情很快就可传报到镇或州所。每座烽火台,通常都配备有旗帜、鼓、弩、软梯、炮石、火药、火箭、狼粪、牛粪、柴草等。

  瓮城大部已经被沙尘掩埋。在对瓮城进行保护性的清理发掘时,发现了一个小庙宇式的遗址,地面由明代大青砖铺成,面积较小,四周散落许多残破的厚瓷片,内有两具尸骨,尸骨造型奇特,不像是正常死亡时的姿态。据专家考证,这座小庙是在红山堡驻扎的守军用来祭祀或是保佑打仗胜利的,毁于乾隆三年大地震,从四周散落的瓷片来看,在当时应该是防火用的大水缸,房屋倒塌时全部砸碎了,而这两人也是在大地震时未能及时撤出而被砸死在里面,一具尸体的头部还有瓦片残留在里面,而另一具尸骨的肋骨部也有瓦片残留。

  长城也好,藏兵洞也好,都是防御性的工事。我们的先人有浓重的农耕思想,占住一片土地,就靠土地生存,我不会去欺负别人,被人也别来惹我。修一条长城,划清界线,你是你,我是我。中华民族就在这样思想模式下,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然后固步自封,进而束缚自己的手脚,并形成了精神上莫名其妙的清高,不接受新事物,不改变陈规陋习。久而久之,自己慢慢被别人超越还浑然不知,在战场上兵戎相见,被打得落花流水。这时候,“留得青山”的思想又使当权者为保住王权而迅速赔钱了事。因此,长城作为一种建筑是伟大的,作为一种文化则是愚昧和可悲的。

  乘上旅游车,回首再望,黄土高原一马平川,一股溪水冲开了一条沟壑,悬崖峭壁上留下了地质沉积层和人类活动的遗迹,也给了比利时传教士肯特在断崖上发现犀牛头骨化石和经过人工打制的石英岩石片。其实,在广袤的大地下,还埋藏着更多的秘密,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散文 遗址 水洞 山花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2-02 21:39
    黄小琴
    本篇散文叙述了宁夏之行水洞遗址的故事。叙述详尽,考证严谨,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是一篇很好的游记散文。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名家散文

    查看更多名家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