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赵旭:文保辽宁 ——一个文保志愿者的访古之旅(散文)

作者:美文苑   发表于:
浏览:126次    字数:3691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0278篇,  月稿:7678

  收拾书房的时候,无意中翻出几本《辽宁记忆》,熟悉的作者,共同的经历,流畅的文字,曾经的岁月随之涌现出来。情之所至,拍了几张图片,发到朋友圈和好友群,竟然引发了一波怀旧风潮。除了大量的点赞,有人回忆当初众筹印刷刊物的情景,有人谈起当年一起行走访旧的趣事,有人炫耀自己手中保存了全套的刊物,有人甚至说我发的照片引发的效果可以上热搜了。其实,这是我们辽宁文保志愿者的同人刊物,想起当初大家结伴行走访古,认真努力写作投稿,诚心实意众筹排印。这本刊物,凝聚着辽宁文保志愿者的心血,承载着辽宁文保志愿者的情怀,见证着辽宁文保志愿者为脚下这块热土无私奉献的不懈努力,而我也是文保志愿者中的一员。

  我对文保活动产生兴趣其实挺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小学之前。那时候辽沈大地还没有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工程。我特别喜欢跟妈妈逛街,妈妈拖着残疾的腿,领我穿行在古色古香的建筑群中,从那时起,我记住了满洲省委、八王寺、大帅府、东三省官银号、八卦街、汇丰银行、满铁奉天公所、秋林公司等镌刻历史记忆的名字。

  上学后,课业负担不重,下午经常空闲,于是跟着一帮玩伴穿街过巷地四处游逛。偶尔在一些老式门房前停留,听老人们摆龙门阵讲古,知道了这里是东三省总督衙门,那里是杨宇霆公馆……最常去的是小河沿,那里曾经是沈阳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周边古迹林立,看似一座普通的破旧小楼,也许当年就住着一位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时不时地还会在路边墙角发现一块斑驳的石碑,只是不知道它属于谁。昔时人已没,今日物犹然。

  1998年,我大学毕业到沈阳市第105中学任教。课余时间爬格子投稿,经常到中山路上的《辽宁日报》社和《沈阳日报》社去,闲暇时候就在周围闲逛。那里民国时期的建筑特别多。独门独院的二层楼,爬满了墨绿的藤蔓的墙壁,紧闭的院门,偶尔跳过的胖猫,都增添了其神秘感。在阳光明媚的午后,手拿甜筒冰淇淋,悠然地靠在电线杆上,望着那些不知名的门户,猜想里面曾经住过怎样的人,发生过怎样的事,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非常惬意。

  2005年9月,我开始从事中国古代小说史教学。讲到《燕丹子》的时候,我会告诉学生,燕太子丹其实死在我们辽沈大地,证据呢,就是那条太子河。然后我会故作诗意地向他们讲说,在太子河边,掬起一捧清凉的河水,遥想太子丹的悲壮,发思古之幽情。讲起《封神演义》时,更要把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中的八宝如数家珍地谈一遍。每到这时,学生们总是会露出神往的表情,我也很有成就感。其实呢,纯属纸上谈兵,我并没有去过太子河和八宝云光洞,如果能实地感受一下,特别是带学生亲自走走,我相信教学效果会更好。

  2006年12月14日的《沈阳日报》刊出《周汝昌说:曹雪芹是沈阳人》一文,《红楼梦》与沈阳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尘封已久的史料也重新跃入人们的视野。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大增,当老师的也不能纸上谈兵了,毕竟,问题就在身边,首当其冲的,就是那块明代成化二十三年《重修沈阳长安禅寺碑》,上面有曹雪芹的先辈曹辅跟曹铭的名字呢。在一个静穆的午后,我来到北塔法轮寺访古。一处无人管理的荒凉的回廊中,除了这块《重修沈阳长安禅寺碑》,不算散落在草地中残破的碑帽碑座,相对完整的古碑竟然有111通,时间穿越明清直至民国,将其梳理一下,就是沈阳城的一部文明简史。那个午后,我在这片沉静的碑林里伫立良久,直至太阳西沉。此后,一有机会,我会带着不同专业的学生来到这里,寻访古人的痕迹,感受文化的气息,同时,也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教学科研方向投入到辽沈地域文学与文化方面。2013年我将“辽沈文学研究”课程申报列入本科教学大纲;2014年4月,我指导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将法轮寺中一部分古碑文加以抄录、标点、注释和翻译,编辑了文集《石光永恒》,文字当然是浅显稚嫩的,但这却是我们师生的第一本访古文集,是一个很不错的开始。

  2014年5月间,《沈阳晚报》刊登了组织文保志愿者考察永安桥、巨流河古城和京奉铁路巨流河火车站旧址的启事。当时,我正在研读刘鹗《乙巳日记》,发现1905年10月刘鹗曾以实业家的身份来到沈阳,并在此完成了《老残游记》的第十一回、十五回和十六回。这三回堪称《老残游记》的精华,其完成不仅对中国小说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辽沈地域文学与文化也有重要意义。永安桥正是他进入沈阳的必经之地,那么,老残是怀着怎样的情绪来沈阳的?带着这个问题,我参加了活动。5月19日,我站在永安桥头,努力去感受当时刘鹗在此处的心境。当年,此地环境恶劣,遍地稀泥,几乎拔不出脚来,而今则是平整畅通的大道,两相比较,真是别有一番滋味。也正是这次访古活动中,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文保志愿者朋友们,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岗位,属于不同年龄段,但有着共同的情怀——宣传和保护辽沈区域文化遗产。

  我们那时的主要活动是公益行走,一旦发现了有价值的文化遗址遗迹,志愿者们就会过去踩点考察,得出相关认识,然后借助媒体向社会发布消息,组织大家去访古采风,同时邀请相关专家做指导,而费用除了保险和租车,几乎就是零。我们结伴出行,去抚顺大伙房水库边的界藩城,感受努尔哈赤萨尔浒之战的威风;去虎皮驿,感受戚家军对阵八旗兵的悲壮;去本溪湖,一探这世界最小湖泊的隐秘……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和太子河更是必须要去的。行走之后,我们会很认真地在一起讨论,在此基础上向有关部门提出有针对性的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建议。虽然我们的队伍属于业余爱好者的组合,但大家各有专长,能够不拘格套,取长补短,有的志愿者甚至通过不懈的努力而具有了相当的专业水准,能够对专业研究者起到很好的配合和补充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相关管理部门、教育部门、科研部门和新闻媒体的有效合作,为提升辽沈大地的文化品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因此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力,连《人民日报》《辽宁日报》都对我们进行了专访。

  作为文保志愿者交流的《辽宁记忆》,起到了强大的联系纽带和平台作用。其作者均来自省内各城市,作品多为省内文化遗产的调查与保护情况报告、游记采风和学术考察,文采与史实相结合,知识性和学术性兼有。编辑刊物的老师们专业且敬业,我清楚地记得在编排自己《我的沈城访古之旅》《试论<聊斋志异><红楼梦>中的沈阳要素》两篇文章时,万玉萍老师为了确定一个称呼出处,和我通了好几次电话。这样的刊物,是有温度的。现在的自媒体交流手段的确便捷,微博、微信、QQ,很容易找到“朋友”,但这样的“朋友”实际上就是“熟人”,而且见了面也只是表面上的熟络,未必真正的了解。而先读其文,再见其人,特别是这种具有专业兴趣之文,能凸显人之真性情,所谓文如其人,这样的朋友结交起来才更有深度。自媒体平台虽然便捷,但也可以删除相关作品,也就是删除一段记忆;而纸媒体则能够将一段岁月、一段经历、一段情谊固定下来,让记忆保存。以我们文保志愿者为例,一些曾经的伙伴,亲密的朋友,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了分歧,甚至产生矛盾,伤了和气,渐次走远,往日共同的经历似乎也随风而逝了。但如果有一天,他们无意间翻看这些纸质刊物,看到一些熟悉的名字,也许在那个瞬间,会回忆起曾经同行的经历,脸上一定会浮起温柔的笑意,尘封的情意会苏醒,失落的友谊会修复,一个电话,一个招呼,都会由此牵动。

  在行走、讨论、宣讲、书写的基础上,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关注度从单纯的文物扩展到文化遗产这个大范畴,同时也更注意队伍的培养,尤其重视青年大学生文保志愿者队伍的培养。在文保志愿者朋友们的帮助下,2015年11月5日,我在沈阳大学指导成立了辽宁省内首家大学生文保志愿者团队。我们遵循“以文化为导师,以遗迹为课堂”的理念,在繁忙的学习工作中开出具有特色的“文保时间”,在课堂教学之余,定期举办文保讲坛,寻访文化遗址,参与社会文保志愿者活动,感知辽沈文化脉络,发扬辽沈文化传统,服务辽沈文化需求。这些青年大学生们有的是热血和激情,他们在活动中积极走访,认真记录自己的行程,思考发现的问题,并且投入相当的精力和耐心,通过查阅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去书写成文。这些稚嫩的文字或在同学之间传阅,或发表在志愿者团队微信公众号上,并先后完成了《石光永恒——北塔碑林采风录》《辽沈文化访古录》《地域文化小说集》等十几本访古文集。这是朝气蓬勃的青年人与悠远深长的历史存在的对话与精神交流。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感到欣慰,毕竟有这么多孩子和我一起做有意义的事,他们的精力和热情极大地激励着我,让我能够一直努力,不至于懈怠,和青年在一起,我也变得年轻了,这就是保持青春的灵药吧。

  辽沈大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但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东西被掩盖了,吾等后辈实有将之挖掘传承、发扬光大之责任,否则,就如金毓黻所言:“我先正有明且清之言,而不知保存之,是亦后生之耻。”这个耻辱,是我们无法承受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文保志愿者队伍边走边读边想边写,将理论学习与文保实践相结合,将区域服务与乡土情怀相结合,将专业学习与未来发展相结合;有青年的血性,有理想的情怀,有前辈的指导,我们会不断努力。文保辽宁,我们坚信,这是一条前途远大的路。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