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了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和《遥远的向日葵地》。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知道李娟的?也不记得是怎么知道李娟的?只记得在很早之前就买过《羊道》三部曲。
今年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太火,李娟其人其书再次进入我的视野。前些日子买来了这两本书,都不算太厚。打开李娟的书本,作者牵着我们的手,带着我们沿着她走过的路,让我们见她之所见,听她之所听,思她之所思。她片刻也不离开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忘掉她的存在。
总的来说就是在她独特的琐琐碎碎中充满了幽默风趣,(作者的原话是:七零八落)。又有一些不知为何的伤感?这两本书看下来我有几个比较深的感受。
关于人物
比如“妈妈”这个人,生活在茫茫戈壁荒野中,面对着数不清的困难,她有为数不多的哈萨克语和汉语互相翻译的机智灵活;有赤身行走于大地的豪情直率;有坚持经营葵花地的大胆勤劳;更重要的是在艰难的生活中所流露出来的坦然坚韧。这平凡努力的生活的鲜活人物形象,不正是我们大部分的人吗?
比如“外婆”,她从旧时代走来,走过百年岁月,走过千山万水。半世生离死别,一生颠沛流离。作者在文章中写道“她一死,她的痕迹立刻被抹杀得一干二净,她的一生和那个司仪的总结毫无关系,并且她的死亡和前来参加追悼会的所有人也毫无关系。她仿佛白白地活了一场,又白白地死了一次。”多么的真实又无奈。对当事人来说那些惊天动地的伤痛,在旁人眼里只不过是随手拂去的尘埃。都说人死如灯灭,幸好对有些人来说亲人的离去以后,她们的灯才慢慢亮起,慢慢照亮我们最真实的内心和我们往后的道路。
关于生活
有一篇关于木耳的记叙,实际上反映的是我们人类对自然的好奇,探索,然后是向大自然的索取以及过度索取。所以书中木耳最后消失了。当然从现实中不太可能,但是正因为我们向大自然过度的索取,很多的东西不也正在消失吗?这确实值得人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该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先进生产工具的运用代替了传统的工具改变了生产方式,城市的繁荣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进军都市。在书中作者娓娓道出了自己的焦虑与不安,传统生活在消解,现代给原始古老文化带来了冲击和震撼。如果说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对东北山水中鄂温克族文化的变迁的反思,那么李娟的文字就是对新疆大地上哈萨克族的现代性从文化层面进行审视。
关于环境
书中关于阿勒泰的环境叙述,写实笔法之下,给人以无尽苍茫的想象。她的文字重新唤起我们几乎要遗忘的“天真”“纯净”之美,也让阿勒泰从一个地理和精神上双重的偏远角落,变成大家所熟识的文学地标。当然也不尽然是我们这些没有亲眼见过的人想象的那么的美丽吧!大雪封山季节的漫长;春雪融化之后的泥泞;还有那些永远尘土飞扬的道路;以及动辄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的路程,都让人生畏。这时那些依然坚守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就更让人值得敬佩。与其说她是用细腻的情感和质朴的笔致描述了个人的生活,毋宁说,她是透过私人的感触呈现了新疆的历史脉动,在那自然素净的文字背后,是新疆广袤土地上世世代代不息的精魂。
没有一段路是不坎坷的,没有一种人生是顺遂坦途的,没有一个地方只有美丽而无遗憾的。作者曾说,她写下的故事曾让无数读者向往,其实最向往的是她自己,或许很多人向往包括我也是。但是看完书之后我觉得我可能是认清真相之后的那种向往,我姑且把这叫做热爱吧!
早在唐朝提倡新乐府运动的白居易就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作者也说用文字记录自己真实的人生,书的一部分是她近两年零碎记录的生活片段,但给我们的经验是,信笔为之的文字往往比郑重的写出的更真诚,并且更可靠。读完之后这一点在提醒着我。我有时也会说我手写我心。也深深明白真实的文字所具有的震撼力往往更能直击人心。而实际上,很多人的文字并非如此,我也是这样,而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在作者絮絮叨叨中我感受到了书里的激情和真实,更重要的是,作者心里像有红红的一阵阵闪亮的火焰点亮了她自己,也开启了我的心灵。让我获得了一片遐想,一点思考,一些收获。
2024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