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蔡枝强:我的同学刘学行

作者:华伟   发表于:
浏览:40次    字数:1705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47篇,  月稿:0

  刘学行是个满身正能量的人。他国字脸,浓眉大眼,面目俊朗。身高一米八的个子,身材魁梧。现在虽近古稀之年,但走起路来,仍虎虎生风。帅哥不减当年。

  刘学行出生在文安县德归镇夸大口村,地处大洼深处。人稀地广,且又交通不便。由于当时家庭生活拮据,刘学行上完初中就不上学了,一便减轻生活对父母的压力。当时他紧十六岁。

  刘学行从小就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从不认输。在生产队劳动时,他发现,他和其他人干一样的活,同等的量,别人挣十分,他却挣七分半。他不解地问生产队长:“为什么别人挣十分,我却挣七分半?”队长说:“因为别人可以上海河,你如果能上河,我就让你挣十分。”刘学行说:“好!你得说话算数?”队长肯定的说:“算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队长认为,一个初中刚毕业的毛头小子,一说上海河,吓也把你吓住。可事实上队长想错了。当年秋后刘学行就随着根治海河的大军参加了挖河的工程。当时,农村里流传着农活四大累的顺口溜,“挖河,打堤,拔麦子,脱坯”。挖河是四大累之首。由此可见挖河的劳动强度有多大。每人一辆小推车,一把铁锨。从天光一亮,海河大军就开始了一天的劳动,直到天黑才收工。每顿饭的用餐时间只半个小时。别看刘学行岁数小,和别人一样。别人推多少车土,他也推多少车。别人小车上装都少土,他也装多少。他的宗旨是,不能让别人比下。因为他年纪小,个子不小,但身体还是有些单薄,开始他体力还是跟不上。他记住了老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年轻人出多大力,就会长多大力。不出力,不长力。”他依仗着大洼人从小有干活的底子的优势,他咬牙坚持着,没有几天也就适应了。到后来,轻而易举地就能和其他人比拼。紧接着,他连续五年上海河。弄得生产队长心服口服。他拍着刘学行的肩膀说:“学行,你真棒!”直到刘学行到县印刷厂参加工作,他才终断了上海河这项繁重的劳动。由于他经历过许多,他本身就是个勤劳的人,后来无论在印刷厂,还是在房管局工作,他勤奋肯干,在不同岗位上都表现得十分优秀。

  刘学行平时少言寡语,不苟言笑,不了解他的人,还以为他有多么严肃。其实,刘学行为人谦和,对人有一颗火热的心肠。他宁可自己吃亏,也去为别人着想。

  黄甫中学老三届有一个联谊会,到现在同学们都老了,大多数都是丢七奔八的人了。他们中有一些人,家里没有了亲人。但每到清明节,他们还会回来祭祖、烧纸。每到这个时间,他们才有“近乡情更怯”之感。孤独和惆怅萦绕在心头。于是,在文安老家工作的联谊会同学提议,清明前一天作为同学们聚会日。无论家里有没有亲人,都有了去处和落脚点。再把我们的授业恩师请来,欢聚一堂。使同学们真正有了回家的亲切感,增加了同学们的感情,归属感油然而生。刘学行就成了操办此事的其中一员。在聚会的这一天,他开车和组委会的同学购物,接人,在酒店做好一切准备等工作。当聚会开始,他为同学们斟茶倒水,忙里忙外。同学们都酒足饭饱了,他却没有吃上几口饭。最后他还要把聚会的花费的账目和同学们交代的明明白白,没有一点纰漏。同学们有来自北京的、天津的、石家庄的、廊坊的等等。同学们相见一次不容易,所以相谈甚欢,知心的话拉不长扯不断。相互敬酒以表分别之情,如东北风下小雨,没了没完。可又有多少人注意到默默奉献的刘学行不停的忙碌。他努力工作为的是同学们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刘学行看着同学们欢天喜地,他很自然地露出灿烂的笑容。

  刘学行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今年清明节,刘学行接的刘局(聚会的倡导者)的电话,让他安排同学们聚会事宜。当时他的脸上长了个小粉瘤,刚刚做完手术。按理说他可以告诉刘局不能参加聚会,让他另请他人安排。刘学行没有这样做。刘学行跟我说;“有两点,一是,安排聚会事宜他是轻车熟路,别人安排也许会走弯路。二是,刘局安排其他人,也不知道其他人有没有时间。会给刘局找麻烦。我带伤能安排的事,就不要麻烦他人了”。于是,刘学行在同学们到来之前,把工作安排停当。告诉和他一起安排聚会事宜的同学,就说刘学行有事,今天不能和同学们相聚。可千万不能说刘学行脸上做了个小手术,以免同学么挂念。

  刘学行这种默默为他人所思、所想、所为的无私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