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与生命等值的传承

作者:黄小琴   发表于:
浏览:62次    字数:2068  手机原创
级别: 驻站作家   总稿:102篇,  月稿:0

  与生命等值的传承

  ——《集中营寄来的食谱》读后

  10月30日那天,湛蓝问我有没有空出席美食征文的评委嘉宾,我说没空。对此,我感到非常遗憾。说起来我对美食也是极有兴趣的,而且那几天正好在读梁文道先生写的关于美食的书,刚刚读完的是《集中营寄来的食谱》。与湛蓝闲聊时,我还沉浸在对食物的敬畏和由那一份“食谱”带来的感动之中。

  梁文道是著名书评家,报纸专栏作家,学者。我觉得他还应该是故事大家。《集中营寄来的食谱》便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上个世纪的60年代,住在纽约的安妮·斯特恩收到了一份包裹,是她母亲米娜寄给她的。奇怪的是,米娜早于1944年就饿死在纳粹集中营里了,这个包裹是怎么寄来的呢?更奇妙的是,打开一看,包裹里竟然有一本米娜手写的食谱。”

  一开头就是巨大的悬念!——悬念一,安妮·斯特恩收到了母亲米娜于二十多年前寄来的食谱,而米娜1944年就饿死在纳粹集中营里了,这个包裹是怎么寄来的呢?悬念二,饿死的母亲为什么要编写这样一本食谱?她在什么时候写的?又是如何寄出的呢?为什么会经过四分之一个世纪才来到女儿的手中?

  会讲故事的人通常是先卖一个关子,你所有的疑问都得暂时放下,听他从头说起:

  “让我们回到40年代,拘留米娜的那个集中营泰瑞辛。这个位处捷克的集中营,其实是纳粹德国精心设计的一台演出,里面监禁了中欧犹太人中最优秀的诗人、将领、音乐家、艺术家、企业家和学者,纳粹给他们有限度的自由,准许他们创作、制作小型歌剧、教小孩绘画写生,甚至举办专题学术讲座,为的是要哄骗全世界,让大家以为法西斯对犹太人其实没有传说的那么坏。”

  能够进入泰瑞辛集中营的米娜,不用说也是一个最优秀的犹太人。

  接着读下去,我才明白一切讲故事的技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的本身。总共有144000人被送到泰瑞辛,其中33000人死在那里,88000人被转运至奥斯维辛,这里面又只有19000人活了下来。安妮的妈妈米娜并不在这幸存者的名单上。至于那些备受长者呵护,在营里面仍然学习文学、艺术与犹太经典的小孩,他们的结局就更悲惨了。15000个儿童里只剩下一个人。后人在布拉格的大屠杀纪念馆里还能看到这些小孩子留下来的画,他们画了小鸟、青草和太阳,都是他们以后再也看不到的东西。可是那些画就像全世界所有的儿童画一样,稚拙可爱,色彩缤纷。

  在最后的日子里,囚犯每天获得的可能就是一碗用豆粉冲开的汤;很多老教授和法官丢弃了尊严,向别人乞讨多余的食物;尚有余力的青年则开始剥刮树皮……米娜就是在这样的情况底下,荒谬地写起她的食谱,预备留给她不可能再有机会重逢的女儿。

  在那些饥饿的日子里,不仅仅是米娜,几乎泰瑞辛的难民都不例外,他们开始写自己的食谱。由于缺乏纸张,他们在印有“永远忠于元首希特勒”的单张上解释蘑菇汤的做法,在工作时间表的空白处记下一种香肠应该要有什么材料。他们会讨论一道美食的烹饪方法,会公开自己的祖传秘方,会为一道菜放调料的先后顺序发生激烈的争吵。我也是经历过饥饿年代的人,我知道米娜他们是在进行精神会餐,是在用想象安抚自己的胃。他们不仅记录了大量的食谱,还烹饪出了各种各样的“美食”。这些曾经衣食无忧的诗人,音乐家,艺术家们,即使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也有着令人心酸的浪漫,居然把红薯做成了蛋糕,用杂草拌成了沙拉!

  他们中间很多人是饿死的。面临死亡的威胁,他们深知,食物的味道并不重要,再难吃的食物都能让人活命。

  食物就是生命!

  但他们仍然不肯放弃美食的传承。

  米娜死在泰瑞辛前,排除万难把她编写的食谱转交给一个德国朋友,请他送去远在巴勒斯坦的女儿手上。可是没有地址,他根本不知从何寄起。战后那二十多年,这位忠诚的朋友一直保留着这份食谱,也一直没有忘记亡友的心愿。或许是天意,经过几重的转折,他终于发现米娜的女儿安妮·斯特恩原来早就搬到了纽约。这一本二十多年前送出集中营的礼物总算找到了它的主人。

  打开包裹,安妮首先看到的是一张照片,是母亲抱着自己儿子彼德的照片,上面还写了一行字:“每一个晚上我都亲吻你的相片,彼德,请别忘了我。”彼德早已成家立业,然而母亲她人现在在哪里呢?拿开相片,底下就是这份纸片发黄、人手装订的食谱了。安妮一页一页翻着,渐渐泣不成声……

  母亲被活活饿死了,留给女儿的却是烹饪美食的记忆。

  梁文道说:“泰瑞辛的难民在没有食物的时候,借着谈论食物活下去。一个家庭最美好的记忆无不围绕着饭桌,例如新成员的诞生,女儿的出嫁与过年时的团聚。一个民族的生命也都保留在他们代代相传的食物里面,在他们选择的材料,也在他们烹调的过程。因此泰瑞辛难民不只是用回忆来慰止饥渴,而且是在捍卫他们的家庭、他们的族人、他们的文化以及曾经拥有过的正常生活。”

  梁文道还说:“到了最后,纳粹终于摧毁了米娜的身体,但是毁不了她对女儿与孙子的爱,和这份埋藏在食物里的尊严。”

  我想我终于明白了,米娜寄给女儿的不是食谱,而是与生命等值的传承。

  忘却什么都不能忘却过去——这份传承告诫我们。

  2021年10月31日于上海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传承 等值 生命 读后感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黄小琴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1-11-10 11:45
    杨静
    我昨晚看了电影《钢琴家》,也是讲纳粹残害犹太人的故事。确实,再苦难的日子,精神的传承比什么都重要。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文学评论

    查看更多文学评论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