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瞬一个春秋,再转瞬又一个春秋,来不及清理满园的枯枝,却不得不捡拾一地落花……人生就是这样,在庸庸碌碌、繁繁琐琐中,有时只顾往前迳走、奔跑、追赶,却几乎抽不出时间回顾和反省。
这是我的第二本散文集,篇目并不多。尽管在文联上班,但我业余时间也很紧张。于工作于家务,我都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自1997年以来,二十余年,我都在干着自己感兴趣的事,从三尺讲台跳到新闻战线,再从新闻战线转战到文艺界,写写编编,近些年又在朋友的带动下拿起画笔。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公文……杂七杂八,样样蜻蜓点水,文章不见精彩,画画也才刚刚入门。但比起那些坐着八小时苛刻板凳的人们,不能不说我很幸运,尽管一路磕磕绊绊,但毕竟是在缓慢前行。回想起来,这得感谢诸多在我人生之路上赏识我的领导和前辈,也该感谢支持我的家人和文艺界的许多朋友们。
自2008年散文集《风景无价》出版之后,转而完成长篇小说《留守》和若干中短篇小说,还有一些任务性的报告文学。无论是小说创作还是报告文学,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尤其小说这种文体,想写篇精品特别不容易,是需要认真构思的,还得有丰厚的生活积累。
这自然也不是我疏于写作散文的理由。但无论哪种文体,我都是很认真地对待,有如方外人,绝不打诳语,绝不无病呻吟。尽管多次因文而惹是非,但我还是坚信自己的为人为文之理念,说真话办实事,努力做到对社会有益,对他人有用,对得起自己的“良知”。正如书法大家冯仲华先生所说的那样:“作文写字不是作名利,应是写千古”。
我离开皖江边的“谐水湾”,入住大湖边的“锦绣人家”,已经一年了。选一个山青水秀之地,有一间宽敞的书房,安顿自己疲惫的身心,日日遨游于书海文渊、种菜养花,赏心悦目地度过即将到来的退休岁月,这是我很多年前的愿望。过去的书房名“兰园”,而今自号“三和园”。静谧的三和园里,书香、墨香、茶香、花香,日夕漫溢,虽处喧嚣闹市,无山水之娱,但于我,足矣。九岁的时候,为一本《小八路》连环画,坐在村头路口企盼着赶集父亲的归来,等了足足大半天。那是我整个小学、初中时候唯一一本课外书啊。几十年过去,国家的文明与富强,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惠及我们这些普通民众,思前想后,唯剩感恩。
这一年来,我一直在反省着自己,也在梳理我的过往,闲暇也趁机将自己12年来的散文搜集整理出来。回顾这12年,我欣喜地看到了我国从经济危机的低谷中复苏,市场经济从纷乱走向规范,广袤农村已经从贫穷走向富裕,社会和谐而文明、国家富强而美丽……党中央英明决策和正确指引,让我和大多数作家一样,通过学习学习再学习,从迷茫徘徊走向清醒和自觉,明确了我们的笔触应该伸向哪里,我们的鼓点与呼声应该为谁。
雾散去,就是一个晴天丽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为人为文,我依然“不忘初心”,心存梦想,即使还有很大差距,即使步履蹒跚,但仍然要努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