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随笔) 熊宝宝的绘本故事
(文/唐兴禄)
这是一个关于幼儿生活自理、行为习惯和品格养成的绘本故事,通过“熊宝宝”角色设定,由女儿绘图并讲述。我把它讲出来,希望我们在工作忙乱之际,能回过头来看待和审视我们人生中容易忽视又极为重要的东西。
一
事情还要从今年四月上旬的一天说起。女儿放学回来告诉我们一件事。她五岁半了,天真活泼、动脑动手、生活自理能力较好,是一名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
“爸、妈,跟你们讲,老师说要讲故事啦!”当晚,老师在群里发了通知,就是说“读书月”讲故事的事,要家长和孩子们做好准备。
不就讲个故事嘛,丫头口语表达还算可以。我就没怎么在意。隔天,老师通知又说,可以自行制作绘本,要求做成PPT。一下子,我们有些犯难了,讲什么呢?毕竟女儿己是中班小朋友,像小班那样,随便找个故事讲讲,也不太合适。
“我说,要不,让婉儿画个绘本、自己讲哈?”妻子这话咋一听像是征求意见,但却是主意己决的样子,这就是她做事的风格。“开什么玩笑?画绘本、搞原创啊!”我暗自思忖,顿感头皮发麻。女儿喜欢画画,在老师指导下、画个简单绘本,应该可以。但还要写文稿,这自然要落到我身上。对于我而言,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之前也陪女儿读过一些,也给她讲过一些,但那些是现成的、是经典佳作,都是专家们编写的。我对幼儿教育是一窍不通,对幼儿行为、语言、心理等特点也是知之甚少。但对于老师们提供的这一个锻炼的平台,妻子又这么重视,我也不好推脱。
回头看了看女儿,她兴致勃勃、直接就爽快答应了。于是,我深深吸了口气,“行,我们一家努力哈。”
二
心动行动、说干就干,第二天我们开始了相关准备。画什么?这是前提,也是导向。所谓“万事开头难。”孩子年龄尚小,绘画功底很有限,不能超出她的认知范围。再有,“画”的目的是服务好“讲”。只有在她理解能力内,才能记得住、背得熟,才能很好“讲”出来。
妻子查阅相关幼儿故事,从中找出一个名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绘本。对我说,“这个如何?”我浏览一下,直摇头,“太复杂!婉儿不好画的。”她白我一眼,“画画的事再商量,先看里面的内容。”
我又看了一遍,正沉吟间。她直截了当,“熊宝宝”学会做自己的事,让婉儿也把她自己做的事画下来。“哦——”我眼前一亮,“好主意!”当晚,我们达成一致意见。让女儿重复她生活的经历、分享自己做的事,真实、自然,还少费劲。
就在那个周末,我们一家人去了绘画班。老师带着女儿走进一间绘画室,一边和她谈话、一边在黑板上比划起来。我和妻子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偶尔也会朝向教室瞥一眼。
三小时后,时间快到中午。老师走出教室,对我们说,角色设定上丫头没有画小女孩(她自己)、选择了画小熊熊。接着告诉我们,只作一些引导,她独立完成了绘本主题框架,并在扉页上歪歪扭扭写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几个大字。现在得让她休息一下、放松放松。
于是,简单吃了点午餐后,我们带着女儿去了公园。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小草郁郁葱葱、树木青翠欲滴、鲜花姹紫嫣红,女儿叽叽喳喳、活像只小鸟,来回徜徉、流连忘返,还嘟嚷着照了好些照片。
直到下午五点左右,终于画完画。再看女儿,我们有些心疼了。她显得很疲倦,也有些不耐烦,只是没有说出口。老师走过来,表扬了她的认真和专注,并鼓励她拿起勾线笔,勾画了轮廓线条。
三
回家的路上,她小脸蛋儿又显现出灿烂的笑容,小嘴儿里讲出来稚嫩的话语,充满了童趣与童真。
捧着她耗时一整天,才完成的六张绘画——分别上了颜色,并打孔装订成册。我觉得沉甸甸的,心里很是欣慰,女儿算有毅力、懂得坚持,比较出色地完成了自己事情的“第一步”。想着最后,她还要勇敢地走上舞台,把“熊宝宝的故事”分享给老师和小朋友们听。接下来我要做的,又算得了什么?作为一位父亲,我甚至有些汗颜。所以,我在心底里说了句,“婉儿,爸爸一定全力以赴,完成这次‘特殊作业’”!
话虽这样说,但事情并非如此。新年开工以来,我们工作就十分“忙碌”:清早出门,一整天时间,不是在坡头巡林,就是在卡点宣传。晚上回家,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躺床休息。
妻子再三提醒,我也深知,自己拖得越久,留给女儿熟悉和练习的时间就越少。于是一天晚上,我从山上下来,没有回家,而是钻进了办公室,泡了杯茶、坐下来,打开电脑、看着女儿手绘的扫描图片,发着愣、大脑一片空白。
最终,薄弱的意志没能战胜身体和生理的本能,眼皮儿耷拉、头重脚轻,我趴到了桌上。有句话说得好,日有所思,就会夜有所梦。先前我并不相信,因为我是很容易就呼呼大睡的。不料今晚,还真出现在我的身上。
四
群山巍峨、峰峦叠嶂,泉水清澈、游鱼肥硕,古木参天、枝叶如盖,绿草铺地、鲜花簇拥……
眼前的世界全然陌生,我定神张望四周,俨然己置身于一片原始森林里。
“熊——熊——乐——园”,两棵大树间悬挂着的木板上的几个大字赫然醒目,也写得歪歪扭扭。不远处,两团棕褐色影子正向这边移动过来,我赶紧闪身躲到灌木丛里,生怕暴露了行迹。
“妈呀—— 这是两只熊啊!”差点没把我吓昏过去。不过,定睛一看,又和动物园的不一样。怎么说呢?动物园里的,是关在高大水泥围墙里、上面还隔着坚固钢铁围栏的鲜活猛兽、不发出声声咆哮。而眼前的这俩货,少了许多野性、多出几分人性,完全是卡通动漫里的存在。
大个儿的是熊妈妈,身体肥胖、穿着宽大裙装,提着装满蘑菇、野果的篮子,步履蹒跚、跟在后面。她脸上洋溢着微笑,眼里是满满的母爱。前面小个儿的应该是熊宝宝,她背上一个花书包,嘴里哼着熊熊世界的儿歌,时而手脚着地、四处跳窜,时而直起身子、追逐蜂蝶。那样子,和那天女儿在公园里的情形好不相似。
此情此景,再看看头顶上木牌上的几个字,我有些泛起迷糊,怎么就碰着“熊出没”了?是“穿越”了?
“妈咪,这边的花好漂亮哟!”我正想着,一只肥大熊掌朝我劈头盖脸挥过来,我猝不及防、躲闪不及、挨个正着。“完了——”我万念俱灰,眼睛一闭。“摘到了,妈咪,快给我戴头上。”
“没死成?——”我疑惑着,缓缓睁开了惊愕的眼睛。很快明白是怎么回事,“哦,做梦了,还看上3D大电影了!”今年春节不是推出了新片《熊出没・逆转时空》吗?当时没看成。我队自己说,改天再陪女儿看吧,今晚事儿还要事儿做呢。
正待回头,一种莫名的好奇让我停住脚步,我也想看看这位“熊宝宝”接下来要做什么,兴许正是我需要的,于是,我跟着熊妈妈、熊宝宝它们,一步步向前走去。
五
在那童话般世界,熊宝宝一家住在巨大的树洞里,里面有房间、功能齐全,有家具摆设、一应俱全,就和现代我们人类家庭差不多。
“宝贝,你自己的事情,要学会自己做哟。”熊爸爸、熊妈妈慈爱地看着熊宝宝,语重心长告诉她。“嗯,我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熊宝宝点着头,依偎在妈妈怀里,仿佛记在了心中。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眼前一亮,“找到了——”禁不住心中一阵窃喜。自然打起十二分精神,融入到熊宝宝的生活里,只是她们察觉不到我这个“天外来客”。
餐桌上,熊妈妈准备了丰盛的晚餐。“肚子咕咕叫了”,熊宝宝摸摸肚子,连忙去厨房洗手。我看着她自己吃完饭,摸摸肚子、舔舔嘴巴,还收拾了碗筷。书桌边,熊宝宝打开小台灯、拿出小本子、取出铅笔,开始做起作业。偶尔也说话分神,一旁的熊妈妈做了个“嘘——”的静声手势。她就继续认真地把作业做完。洗漱时间到了,熊宝宝坚持自己洗漱,还边关门边告诉熊妈妈,“不许偷看!”自己却偷偷洗起澡来,让熊妈妈又惊又喜。洗完澡,熊宝宝穿上睡衣爬到了床上。她给自己盖好被子,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第二天早上,熊妈妈起床时,熊宝宝己经洗漱完了。她穿着一件红扑扑的外套,正上下摆弄、转来转去的照镜子。
我有些惊愕了,熊宝宝这些生活情节,竟和女儿绘本场景如此相似。
“熊宝宝真棒!婉儿也一样,都是好孩子!”我发自内心说着,并竖起了大拇指。
六
“叮铃铃——”。桌上的手机呜呜震动着、发出刺耳的闹铃声响。
“晚上九点半了。”我抹抹睡眼,活动着酸软发麻的手臂。意犹未尽回味着刚才的梦,心里却是兴奋不已,洗了把凉水脸,毛孔收缩、打了个激灵,就赶紧坐回桌边。
看着女儿的画,回想刚才的梦,都是“熊宝宝”。我舞动鼠标、敲打键盘,把绘本分为“吃晚餐”“做作业”“洗洗澡”“去睡觉”和“穿衣服”五个小版块,更结合日常对女儿的观察了解,尽量以她的思维习惯和说话口气写下了文字表述。最后,还对“熊宝宝上学”情节作了想象,“阳光照、花儿笑,树上小鸟喳喳叫。熊妈妈大手牵小手,熊宝宝蹦跳去学校。”
子夜时分,完成绘本初稿,我站起身、长长伸了个懒腰,把文字内容发给了妻子。
初稿肯定是问题多多,不出意料——第二天早上,就被妻子“退稿”。之后,在林间休息时,我又在手机上修饰打磨。如此大概经过六七次反复修改,终于,在四月中旬前,我将绘本定稿。
这以后,妻子也紧锣密鼓,开始了她的工作。她多方联系老师帮忙,对绘本内容录制语音,让女儿放学后,听语音、背内容,再试着自己讲,并把她播讲视频发给老师指导。与此同时,她还四处请人制作绘本视频,并根据女儿语速,调整PPT播放时间。
就在一切准备停当,却又“横生枝节”、出现意外——“主讲”感冒发烧、迟迟不见减缓。我们和老师都着急犯难,是“放弃”还是“坚持”。还是女儿有毅力,她坚持了下来并一路闯关前行。
班上初赛那天,她体温接近38℃,坚持讲完故事。年级组决赛那天,她吃感冒药、换上熊宝宝服饰、左右腋窝贴上退热贴,勇敢登上舞台。之后,她住了两次院,有一个月时间没去幼儿园。“六一”前夕,女儿又自信大方地走到操场中央,再一次向老师、家长和小朋友们分享了熊宝宝的、她自己的绘本故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七
记得“五一”期间住院时,女儿站在床上,也为同病房小朋友讲了“熊宝宝的绘本故事”。妻子关切地问她,“婉儿,辛苦不辛苦?”小丫头歪歪脑袋、眨巴眼睛,望向我们说,“有爸妈陪我,很幸福。”说着话,她钻进妈妈的怀抱。
感动之余,我很愧疚,平日总以“工作忙、应酬多”为托词和借口,缺少了对家庭的照顾和对女儿的陪伴。真心感谢熊宝宝、谢谢女儿,让我这个大人有了这次难得的“看图写话”。
不忘过往、不负时光,善待自己、守好家人。让我们更加关注家庭教育、关心孩子发展、注重亲子陪伴,和“熊宝宝”们一起成长、一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