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盛夏十渡揽胜

作者:黄皮人   发表于:
浏览:69次    字数:3032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90篇,  月稿:0

  盛夏时节,应好友邀约,我与夫人、邻居前往位于北京西南的十渡风景区度周末,这是自今年疫情突发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外出旅游,甚为难得。

  清晨,朋友的司机开着考斯特中型面包车来接我们,一行十余人上车后,车轮辗着平坦的道路轻快地飞旋,穿过城区,驶上高速路。一种久违的、放飞的心情洋溢在每一张兴奋的脸上,欢声笑语伴着行驶的车辆洒满一路。然而,在这热烈的氛围中我却陷入了沉思,对往事的回忆跨越到30多年前盛夏的一天……

  那是上个世纪的1986年,我们从部队转业到北京市公安局,在结束了为期半年的岗前培训后,战友们即将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临别前夕,难分难舍的战友情溢满了各自的心头,一位老家在房山的战友提议去十渡,于是大家一致同意,欣然前往。

  十渡,这是我第一次听说,也是我到北京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游。那个年代,十渡还不是风景区,我们也根本没有旅游的概念,去十渡完全是为了用大自然的风光为我们的相识和分别再续一份情缘。由城区到十渡,虽不足70公里,然而却感觉十分遥远,因为那时没有私家车、更没有高速路。

  我们一行6人,清晨在永定门火车站集合,乘坐绿皮慢车时走时停,接近中午时分才到达十渡镇。出站后四顾茫茫,不知走哪条道路?一打听还有几公里路程,且都是铺满碎石的乡间土路,好在门口有许多马车驭手在揽客,可直接送往目的地。坐上马车,在骄阳的直射下,在尘土的飞扬中,一路颠簸,终于抵达一处山脚下。感觉进入大山深处,我们置身于一片开阔的峡谷之中,眼前呈现出一种纯朴的、原始的自然风貌。这一带十分偏僻,路边只有零零星星的几家商铺,不远处是田野、村庄。近旁和远方是连绵不断的高山,还有依山环绕的小河,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里的山与南方相差迥异,南方的山植被茂密,郁郁葱葱;这里的山岩石裸露,草木稀疏。

  寻了一处绿荫覆盖的草地,6个人席地而坐,各人拿出从自家带来的熟食和凉菜,开始小酌起来。大家边吃边聊,海阔天空,无拘无束,完全融入野外的环境。周边没有游人的打搅,也没有嘈杂的纷扰,只有汩汩的流水、飞鸟的低鸣、知了的吟唱和偶尔传来牛的眸眸、羊的咩咩之声。

  时间如同身旁的小河流水,飞速地流逝,转瞬到了下午,阳光已经从东边挪到了西边。到了返程的时间,匆匆赶往火车站,一天的旅游时间,大部分消耗在路上,无暇顾及也无雅兴游览青山绿水。即便如此,我们也感到十二分的满足和充实,毕竟那个年代,我们的生活还处在马斯洛所划分的低级需求阶段,旅游是一种极度的奢侈活动。

  30多年过去了,沧桑巨变,十渡早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国家4A级风景区,旅游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此后的30年间,我曾无数次来过十渡,每每回想当年,着实幼稚可笑,第一次来这里竟“不识庐山真面目”,却沉醉于“一叶障目”之中。

  十渡,既是对一片地域的统称,涵盖了从一渡至十渡这条狭长的范围;又是对一处地名的称呼,特指第十个渡口。因为从一渡到十渡全长20公里,像蛇一般蜿蜒迂回,沿途是高山和河流,道路依山水而建,每遇一拐弯处,便是一个渡口,有村里人家临水而居。这山为太行山北段的余脉,这水源自太行山深处的大清河,终年流水不绝,连接白洋淀、汇入渤海湾。后来,水量锐减,河床现底,许多渡口已然消失,仅存的几处大渡口,虽河水奔流,但河面上桥梁飞架。

  从北京来十渡,若乘坐火车,可直接抵达十渡,但无法领略沿途无限风光,更无法体会旅游的乐趣。若乘坐汽车,可途经一渡、二渡,至十渡,每一处渡口便是一处精美的景点,如老人脸、一线天、蝙蝠山、石人峰等等。令人称绝的是,沿途的山形态迥异,峰峦万千,既有南国之秀美又有北国之雄奇。如果说,每一处风光旖旎的景点是珍珠,那么连绵不绝的山便是彩带,串连成美轮美奂的十里画廊。

  不仅如此,这里还积攒了厚实的历史文化底蕴,北魏著名作家郦道元在其所著的《水经注》中,描述十渡风光:涞水又南迳藏刀山下,层岩壁立,直上千霄,远望崖侧,有若积刀,缳缳相比,咸悉四首。

  生性好游又酷爱写诗的乾隆帝曾数次畅游十渡,八次题诗赞美这里的风光,如:潦水尽寒潭,横桥渡六骖。渚烟宜画染,旅景与诗谙。 岸苇白无力,崖枫丹欲甜,遥源何处是,重垒缋云岚。

  十渡历来还是兵家的必争之地,从古时的春秋战国到近代的抗日战争,在山山水水中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如古城址、古炮台、古建筑、古地道和摩崖造像等。这里还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如今建立了“平西抗日烈士陵园”和“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聂荣臻元帅、萧克将军曾在这里指挥过战斗。

  我们乘坐的考斯特车一路畅通,但进入一渡开始严重堵车,这一情况早在我的意料之中,也正合我意。因为十渡一直是北京旅游的打卡热点,凡节假日游客如潮,加之沿途都是民俗客栈,拥堵是一种常态。正值盛夏,车外炎炎似火,车内空调吹出习习凉风,我可借此之机慢慢欣赏窗外的风光,好不惬意!

  汽车在山水中穿行,窗外山连山水连水,山水相依,水映山影,景色绝不单调,令人目不暇接。那山绝对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的像斧劈刀削的工艺,平整直立,巍峨高耸;有的似玲珑剔透的泥塑,栩栩如生、憨态可掬;有的又如同精雕细琢的利剑,孤峰突兀,直刺云天。

  我曾见过神农架的百里画廊,也曾目睹过桂林的漓江群峰,它们均以柔美为主,少了几分阳刚之气。而这里的山就不一样,刚毅、伟岸,像北京人一样的大气,包容。据介绍,十渡还是国内北方唯一一处大规模喀斯特岩溶地貌,正因为如此,使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的首都城市。

  这里的河,许多地段水很浅,如泉水般晶莹透亮,冰凉舒适,加之河床又是沙石铺底。因而,游人们纷纷趟水嬉戏,甚至相互往对方身上撩水,借以消暑。有的人干脆驾驶自己的爱车,在水里兜圈,溅起的河水迎风飞舞,形成一朵朵盛开的水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点。

  到了宾馆,稍作修整,我与夫人迫不及待地出门,打算去我们第一次曾经游玩的地方,回忆30多年前的那次盛夏之行。然而,刚走不远,大汗淋漓,感觉人就在烘箱里一样,太阳当头,脚底生烟,至少40度。尤其令人不爽的,是公路两侧布满了商铺,吆喝之声不绝入耳,令人兴趣全无,于是悻悻然返回了宾馆。

  第二天清晨,我凌晨4点多出门,人们都在熟睡,四周静悄悄的,感觉爽极了。每次外出旅游,无论多累,我总是赶早起床,外出踱步,在静谧的氛围里享受旅游的乐趣。因为这个时候能让心灵安静下来,边欣赏景致边思索问题,情感完全融入环境中。

  景区里没有一个人,似乎在还原30多年前的场景,仔细端详,原来当年我们游玩的地方非常美,简直是移步易景,皆可入画。用今天的眼光看当年,绝不仅仅是年岁的增长,更是欣赏水平的提升。在我看来,眼前的山水就是一幅幅浓墨重彩的中国画,随手拍照就是精品。

  此时,嫣红的阳光从我的背后射出,在前方的山巅之上形成一点点、一片片光影,仿佛涂抹的油彩。那些山壁之上,被岁月雕琢出形态各异的图案,勾勒出棱角分明的线条,崎岖的岩石,呈浅褐和赭色,展示出历经千百年来的沧桑和风沙磨砺。背景是瓦蓝的天幕和雪白的云朵,fm着雄伟群峰,前景是清澈的河水,倒映着天空、云彩和山峦,当然还有碧绿的树木、青草和艳丽的鲜花。

  好美!我不由感叹道,这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和热爱。这种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尽管受疫情的影响,已经被压抑了数月,但是却更加挚烈,更加丰盈。显然,我激动得穷于词汇的贫乏,只得借助古人韩愈的佳句由衷地再次赞叹:“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揽胜 盛夏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