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连写了两篇关于民众吃东西的文章:一篇名为《佳肴的哲思》,另一篇名为《吃出名堂》;两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主题,就是烹饪的人要精心制作每一种入口的食物;吃东西的人要认真细心品味每一道佳肴,不要辜负烹饪者深耕细作的一片心意;简单地说,就是做食物的要讲究、吃东西也要讲究,不要糟贱了食物。
两篇文章被一些媒体刊用出来后,一些熟悉的读者又发信息过来“责问”我:“你这么讲究?谁以后还敢请你吃饭?吃得‘不讲究’了,岂不是又要被你当众奚落和揶揄?!”也还有人说:“吃个饭,非要吃出名堂才行吗?‘民以食为天’,我们只在乎填饱肚子,根本不在乎能不能吃出‘名堂’,像你这样近乎挑剔地对待吃饭,是不是有点过份或过头了?!”......他说得也有道理,一时弄得我无言以对,举手无措,一时茫然。
的确,吃东西时,过度的“讲究”,就会让人产生“嫌弃食物”的感觉,这与挑三拣四、狼吞虎咽、暴殄天物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是主人或请客之人,太过“讲究”,肯定会让做菜的厨师很为难,让厨师无法按常规流程去烹饪食物,只怕哪一点达不到请客人的希冀,而遭到退菜或遭人投诉,最后肯定会弄得厨师紧张兮兮,方寸大乱;最后越是怕错就越是犯错,平常很拿手的佳肴做出来就有可能平平淡淡,毫无亮点和美味可言。
如果是作为客人,去到别人家或什么餐厅吃饭,太过“讲究”,就会对上的菜肴品头论足,或无心动筷;一些人甚至不管请客的主人是什么感觉,只在乎快意地表达,“胡说八道”一番,最后弄得请客人尴尬不堪,郁闷生气,也未可知;还可能弄得烹饪者浑身不舒服;做菜的人不开心,吃菜的人也不开心,饭局聚会的目的算是彻底弄砸了,不欢而散;甚至误会与隔阂从此形成,吃不出名堂不说,反惹出一肚子怨气、戾气、怒气,亦是经常见到的事;无论是请客方还是客人,都接受不了这种事与愿违的窝囊结局与事实,让人怏怏不乐。
我讲的“讲究”,与上面这几种情形下的“讲究”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语境。我讲的是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在吃喝上都要有所“讲究”,指的是对食物本身的态度而言,即做食品的人要精心细做,让佳肴拥有色香味型;吃东西的人要轻嚼细咽,认真品味,不要囫囵吞枣,要让美食成为舌尖上的难忘记忆;这就是“讲究”的内涵。
另外,不能在进餐过程中谈论个人恩怨、人间是非,更不能借助酒劲在饭桌上对别人过去了的过节议论纷纷或指责埋怨;所谓“讲究”,就是礼仪周全、尊老爱幼、尊卑有序,不能渲宾夺主、语无论次、信口开河,更不能对着佳肴口沫飞溅,用自己使用的筷子到处乱搅菜肴,翻来覆去,弄得满盘狼籍,别人无法下筷。
餐桌上特别能见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一个真正有内涵的食者,除对礼仪有所讲究外,还绝对不挑剔任何食物;无论荤素粗细,都吃得津津有味,口齿生香。只有那些轻薄、肤浅、骄气的人,对食物挑三拣四,挑肥拣瘦,吃不出滋味不说,还常常吃出矛盾和意见。
我见过一个熟人,别人请他吃饭,本来是叙叙旧,聊聊天,没想到,他当着一大桌子客人的面,说这个菜不好吃,那个菜不是时令菜,那道海鲜菜有臭臭的味道......等等,弄得请客人十分难堪。当请客人面露愠色时,他依然眉飞色舞,谈笑风生,丝毫没有收口的意思;一大桌的美食都无法让他“闭嘴”,可见这个人是个多么爱挑剔的一个人,他还以为自己是很“讲究”的人,殊不知,他已成为一个人人都讨厌的家伙了。
在吃的方面,“讲究”与“挑剔”有时让人莫衷一是,容易混为一谈。其实,很好区分,“讲究”的人吃相斯文、举止文雅,对每一个入口的食物都有珍惜感、爱惜心,做与吃都相当认真专心;而“挑剔”的人则吃相狼狈,举止失态,高谈阔论,口水四溅,对食物遭贱,浪费严重,待人悭吝、自私,对这种人要设法避而远之才好。
古人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思是对待食物,不能因为舂得精细就多吃,也不能因为鱼和肉切得细而多吃。这句话里就包涵着讲究的意蕴,也涵括着不能挑剔食物的意思,珍惜一箪一食,平衡饮食,才称得上是健康之道和幸福人生,才能真正达到古人所云“饮和食德”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