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宋先生是成功人士,美丽的人生犹如一首动人的诗篇,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文如其人,宋先生的魅力无处不在,情感丰富,又那么微妙,那么平凡,那么珍贵。在宋先生每篇文章中,我都在探讨,宋先生潇洒的人生是如何构成的?随着文友们赏析活动的抽丝剥茧,原来宋先生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生活中的每一份恩赐,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日子,还是清风拂面的时刻。宋先生因为感恩,才有了他多彩的生活。其次宋先生有坚定的信念。信念是人生的指南针,是前进的方向。还有宋先生相信自己有飞翔的能力,相信生命的美好,相信梦想的力量。无所畏惧生活中的困境。欣赏他人,与人为善。这样的人生怎么不充满了和谐与温馨?满目青山夕照明,深度美文,值得学习,推荐精华。(于文明)写在宋春晖文学作品赏析活动时
文:宋春晖
1
前不久,几位朋友聚会,豆豆传媒的老总欧阳田方先生提出为本人举办一次作品赏析活动,在场的逸飞中文网副总编刘良君先生表示赞同,并商定由豆豆传媒和逸飞中文网联合举办这次征文活动。自此之后,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办过程,也得到了豆总、醉笔、一默、黄皮人、江郎才尽等众多的老师和朋友们的热心支持。在他们的操作下,制定方案,组建班子,启动宣传,落实赞助,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宋春晖文学作品赏析活动”也于7月10日正式开始,在此,我向这次活动的组织者、踊跃投稿的各位作者、以及慷慨赞助支持的陈林先生、宋为俊女士和朱航阳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活动启动以来,不过数天,现已收到征文作品十多篇,我每篇作品必读、必赏、必学、必思,每篇作品都很精彩,都是作者的倾情之作。很多作者我们从未相识相知,但从文章中却像是相识多年知根知底的陈年老友,初次相识,一吐为快。他们有古稀之年文笔老到的兄长,有初露峥嵘的可畏后生,有才华横溢的文坛高手,有落笔有情的柔姿小妹。
在他(她)们的作品里,无不流露出对本人作品的极高评价,不乏大量赞誉之词。说实话,本人作品并非十全十美,毕竟功底不深,语拙词贫,看到这些赞誉,让我受之有愧,诚惶诚恐,无地自容,羞杀老夫也。也许,在征文作者的眼里,把本人作品当成一件完美作品来评析,但我感到很多作品还存在很多纰漏,不尽人意,如语词结构、错别字、标点符号等等,也希望老师们不留情面,不吝惜笔墨地予以指正。
有朋友问我,能在退休后这四、五年里,写出数十万字的文学作品发表于报刋杂志和网络平台,对于一个未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且年逾六旬的老者来说,困难是可想而知。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我的固执?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是我年轻时的一个梦想。我外公外婆家庭是个很有传奇色彩的家庭,我年轻时就有个想法把这个家庭的传奇写成一部长篇小说,但对于一个只有高小毕业文化,14岁便开始闯荡社会的人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谈,先天不足,注定我不是一块写长篇小说的料。这个梦想持续了几十年,直到前几年退休后才又想起,父母及他们的兄弟姐妹那一代人都已先后离世,我有责任把先人们的故事纪录下来,留给后人,何不把那些特定人物和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事写成一篇篇的短篇,串连而成即是一部长篇,这就是我的写作动机和动力,才有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压力,从此开始了我的舞文弄墨。当然,在写作之时,对一些有意义的事,诸如游记、随笔、地方风物、文史等也一并收入囊中,形成了如黄皮人老师所归纳的作品“五大系列”。
2
我的外公外婆家庭是一个官宦世家,也是一个既封建又开明的有故事的中国传统式家庭。据史料记载,外太祖父叫叶正固,字干夫,汝城县卢阳镇锦堂叶家村人,自幼好学聪明,清道光末年,集乡兵抗击盗冦,保卫家乡,以善战出名。后太平天国起义,他率部投湘楚大营,所带领的子弟兵命为“干字营”(以其字为名),转战数省,屡立战功。贵州一带苗民起义后,当地军队清剿久战无果,省巡抚曾文诚命叶正固入黔清剿,一举攻克龙里、贵定起义军根据地,继而克复都勻府江水、偏刀水等地,全境肃清起义军。同治十年(1871年),以功升任贵州省兴义府(今黔西南)知府。在位期间,体贴民生,关注民间疾苦,一秉清廉,广施仁政,当地老百姓称他是“佛老爷”。
我的曾外公和外公也一生在外为官,外公叶星聚是一位温和恭谦十里八乡皆知的贤达人士,1924年广州黄埔军校建校时,任军校文犊(类此现在的办公室文秘),后随北伐军北上,北伐军攻克长沙后,在长沙市新政府任职。之后调回故乡汝城,先后担任汝城、资兴县教育督学(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1940年病故于资兴县教育督学任上。外婆是一位知书达礼、贤惠温淑的小脚女子,也是一位很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女人,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过苦日子”,家中仅有不多的余粮,村邻断炊有求于她,她也会给邻居送去两筒米。外公外婆生育了六个儿女,都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知识学习,非常杰出,人人都有一个精彩的人生。大儿子上世纪四十年代曾在胡琏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任军部副官,抗日战争胜利后,因不满当时的国共内战,退伍回乡在汝城县政府任职,解放前夕病逝。大女儿叶媛珠是一位小学教师,是一位知识型女性,大女婿解放前任县警察局局长,解放初被共产党镇压,大女儿被迫携儿带女远嫁他乡,定居永兴县。二女儿叶明珠1938年参加革命奔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和中国女子大学学习,曾在中央妇委工作,1942年秋23岁时牺牲于陕北绥德时,担任共产党的区委书记,授予“革命烈士”称号。二女婿朱子奇1938年到延安,抗大毕业,曾任中共“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的秘书,是我国著名的国际和平诗人,中国作家协会的党组常务副书记,副部级。二儿子叶韶达解放前任县警察局警察,后参加起义,加入共产党湘南支队,解放初因外婆收留其大女婿,为母顶罪,以窝藏罪被判刑10年。三儿子叶超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国军青年军,北平和平解放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位参加过湘西剿匪,享受离休待遇的老兵。三女儿叶琳珠是我的母亲,1953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解放初,外婆家因为有十几亩的稻田,被划为了地-主成份,外婆一生,也历经荣辱,“地-主分子”、“历史fan革命家属”、“劳改释放犯家属”、光荣军属、光荣烈属集一身,她曾挪动着她那双“棕子脚”走上舞台受到批斗,受尽羞辱,她曾被后人围坐着,娓娓而谈地讲述着烈士的故事。晚唐诗人李珣写过一诗:“楚山清,湘水渌,春风澹荡看不足。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信沉浮,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酒盈尊,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所以说,在我的作品里,很多题材都是取自于这个家庭的传奇经历。
我出生于这样的家庭,或者说受这家庭的影响,自小就养成了一种深沉稳重、持重老成、正直坦诚和谦虚低调的性格,小时候就比其他同龄人成熟。这种性格也反映在我的作品里。很多读者都说我的作品很接“地气”,这也是性格决定了不会夸夸其谈,而是用最质朴的语言描述着我的所见所闻和抒发着我的情感。正如黄皮人老师在他的析评文章中写道:文艺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无论专业作家也好,业余作家也罢,其创作的作品无一不是与自己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以及信仰追求息息相关。黄皮人老师更是一语中的地指出:“宋春晖的作品既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精致的巧思,而是以执着的情怀,质朴的文字,丰富的内容和红色的信仰。当你静下心来阅读他的作品时,你一定会时而感觉到深山的小溪有涓涓细流,时而感觉辽阔的原野有习习春风,时而感觉无边的大海有阵阵雷鸣,他的一篇篇作品仿佛是璀璨的珍珠,用红色的针线串接起来,闪烁着博大的家国情怀。”
3
由于我的经历,也形成了内心感情丰富细腻和脆弱的性格,很容易动情,我鄙视骄横跋扈者,我同情弱者,每当在小说、电影、电视剧,甚至在短视频里看到让人感动的情节,也会赚走我的泪花,所以我的很多作品纯粹是有感而发,用情用心去写,带着浓烈的真情去写,一气呵成,甚至写到某个段落时,边写边落泪,泪湿衣襟。如我写《兄弟好走,悼念周华南先生》一文,一位四十多年的老同事好朋友,突发脑梗,31个小时撒手人寰,让我悲痛欲绝。我写道:“写到这里,已是晚上11点,这时夜已深,万籁俱寂,街道上沉静,只有偶尔远处正月十六晚上射向夜空的焰火在闪烁,我抬头仰望,我期待他在夜空中注我,我渴望在那粒粒一闪即逝的焰火里找到他。此刻,我已泪流满面。”情到之时,怀念好友,我真的是掩面而泣。
在写《兄弟好走,悼石志刚先生》一文时,满腔深情地写道:“在这风清月朗的夜晚,窗帘儿被风轻轻拂起,淡淡的月色和窗外高楼上的灯光一起倾泻进来。我走到窗前,仰望星空,群星并不璀璨,还有几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了,佳节来了,我在找他,不知哪颗星星是他,这么遥远,这样可望而不可及。明天,他将化作一捧尘土,深藏于金斗山那山坡上的松柏下面,我们相识于四十年前的那个绿色的春天,永别于今天的金色之秋。而此刻,我还在幻觉着他坐在我的面前,激动地讲述着重逢时的感受,我倾听着他叙述,娓娓动听的分别后的岁月里发生的故事。我打开手机,在石志刚的私聊微信里,向他发送了最后一条信息:‘志刚,我的兄弟,你天堂之路一路平安,我们永远是兄弟,你永远活在我的心里。’但愿天堂有信号,黄泉路上有网络,他能收到我的信息。”一字一泪,心在滴血,写到文末,我痛哭了一场。
本文原想写点本次活动的感想,以及向老师们致以祝福致谢的话,不知不觉又写了一些题外话,但也是心里话,实话。最后借用唐朝诗人祖咏一诗结束本文: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并以诗中“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作为本文标题。
祝老师及朋友们暑季安康,幸福吉祥!祝本次作品赏析征文活动圆满成功! 写于2023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