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安海:一部鲜活的民俗文化村史——读《翠屏夜话郑家庄》

作者:安海   发表于:
浏览:104次    字数:2261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85篇,  月稿:0

  在蔚县城东南十五公里的翠屏山下,有一个古村堡叫郑家庄。郑家庄村有个喜欢舞文弄墨的农民叫陈桂举,平时经营着十五亩杏园和一些薄田,自称世外杏园,晴耕雨读,放下锄头拿起笔头,喜欢把劳动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以打油诗的形式写下来。这些率性随意的诗,带着土气、地气、拙气,迎面扑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大地的气息,虽然艺术上尚待精进,但却饱含着农民的勤劳、善良、质朴、憨厚,是内心情感的真实表露。

  他写杏林中的忙碌:“春开粉蕊诗万章,夏收鲜果人倍忙。”他写春季农民的劳动场景:“地龙吐出白花浪,铁牛旋起黄土壤,布谷清晨鸣春到,喜鹊打早报吉祥,农家从来少闲月,四月五月人倍忙,今日播下万颗籽,十月收获千担粮。”“盼降丝丝雨,吹来淡淡风。柳条依稀绿,杏蕊渐将红。马车送肥忙,搂筢把地整。农家少闲月,正月就备耕。”……这些诗真实地记录了他日常劳作中的点点滴滴,读后让人想到故乡,想到乡亲们辛勤的劳作,令人自然生发一种对于农民对于土地的感恩之情。因此在我主持的雪绒花原创文学平台上,相继推出了他的不少诗作。但几年来从未谋面,只是几个月前深秋时节到郑家庄采风,才真正谋面。他与我想像中的模样差不多,是一个憨厚、朴实而执着的人。

  辛丑年冬,从朋友那里听说由他编著的《翠屏夜话郑家庄》一书正在寻求出版。不久后朋友就把该书的电子版发给了我。利用几天时间对书稿进行了粗略的阅读,很有一些感触。现在把读这本书的一些感想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翠屏夜话郑家庄》一书全部由陈桂举搜集、整理、润色而成,如编著者所言“主要内容以郑家庄村为主”,是他对过去年代人们夜晚闲坐导古时“所听到的、看到的带有我村特色、充满土腥味的故事”的记录。这让人想起蒲松龄先生写《聊斋志异》,为搜集素材在家门前支起茶铺的事,而陈桂举则为了搜集这些故事,当年一定也是豆腐房里最忠实的听众。不同的是,松龄先生多写狐鬼异事,“如名儒讲学,如老僧谈禅,如乡曲长者读诵劝世文”(清冯振峦语),“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时)”(清王士祯诗)。而《翠屏夜话郑家庄》书中有也故事传说,其虽也有神话的成分存在,但基本上是写实的,书中更多写的是一方地域的民俗风情、时令稼穑、乡间俚语,读后会让人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中对郑家庄这个村堡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因此完全可以算是一部鲜活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村史。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它既包括民俗传统、口语相传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具有集体性、传承性、稳定性、类型性的特征,发挥着教化民众、规范人们行为、维系社会稳定、调剂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的作用。著名作家、民俗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认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农耕时代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文化真正的根在农村,村落民俗文化是一种根性文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弘扬传承我国优秀民俗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非凡的意义。而陈桂举编著《翠屏夜话郑家庄》这本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集成,也便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从小里说是给郑家庄村提供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民俗文化的文本,从大里说是为中华传统民俗文化贡献了一个鲜活的个性样本。

  《翠屏夜话郑家庄》按内容分为“村堡古迹”“民俗风情”“故事传说”“民间俗语”四个小辑,既包罗万象,又层次分明。“村堡古迹”主要是对郑家庄村的历史沿革、村名来历、村庄布局及主要古建的细致描述,当然这里说“描述”并不准确,因为这不是一本干瘪的介绍性的书,而是一本以导古的形式“夜话”出来的书,具有口语化、故事化的特点,许多民俗文化都是从故事的讲述中传达出来的。比如郑家庄村主要几个姓氏的来源、三道沟的开挖等。“民俗风情”中则既有郑家庄村民俗村情的直接抒写,也有诸如计时方法——照圪垯等独特民俗的描摹。“故事传说”和“民间俗语”是全书的主要部分,篇幅也最长。“故事传说”中既有与郑家庄紧密关联的如“跑广昌”“柳家埝的故事”“两个龙王”“霍家坝”等,也有“燕子和麻雀的传说”“巧用嘴皮子”“抬杠铺”“六十岁活埋”等流传于更大范围内的故事传说。“民间俗语”则包括大量的谚语、歇后语、谜语、对联等。

  《翠屏夜话郑家庄》作为一本民俗文化集成,之所以是一部民俗文化村史,是因为它是郑家庄村的集体性记忆,或者说是世代郑家庄村人通过口耳相传留下来的一个村庄珍贵的文化记忆。这份记忆是珍贵的,同时也是易逝的,这也是所有口头文化的共同缺陷。尤其是在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农耕文明正逐步被工业文明所取代的过程中,这种口耳相传的民俗文化很容易就会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

  作为乡村有文化的一代农民,陈桂举既生活在这种独特的乡村民俗文化中,又在时刻关注着、留意着这种民俗文化,他根据个人记忆和对村里老人的采访将这些民俗文化用文字留存了下来,既能让郑家庄的年轻人能够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认识自己的村庄,培植家国情怀,又能让到郑家庄来的人领略郑家庄独特的民俗文化,从而喜欢上这个翠屏山下的美丽古村堡。

  在《翠屏夜话郑家庄》即将付梓之季,说一些浅显的观感,借此对陈桂举表示自己由衷的敬意。或许,他在纸上的劳作与他在土地上的耕耘并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不同的只是,他在纸上劳作生产的《翠屏夜话郑家庄》这本民俗文化的果实,满足的是更大范围的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且其产生的营养会源源不断永不枯竭。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郑家庄 夜话 翠屏 民俗文化村 安海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沁玫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7-10 09:02
    美文苑
    拜读了安老师的杰作,您用心酝酿的每一字,都是我学不完的文学精华。向您学习!学习!再学习……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文学评论

    查看更多文学评论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