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庞玉康:陆游和他的佳作《钗头凤》

作者:庞玉康   发表于:
浏览:115次    字数:3248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6篇,  月稿:0

  爱国主义文学最盛行的朝代是南宋。在这两百年之间文学的主流就是爱国主义。而在这些爱国主义作家中最突出的便是诗人陆游、词人辛弃疾。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终年八十六岁,是古作家中年纪最大的一个。因他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故自作小令一首“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天教称放翁”,为自己取了“放翁”的号。陆放翁生活在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年代,1127年金人南侵,北宋灭亡,他只好随其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父辈的爱国思想的熏陶,“靖康”耻辱的折磨,使陆游从小就立下了抗金爱国的雄心大志。

  陆游的一生有两个基本特点:“生逢和亲最可哀,报国欲死无战场。”他的一生是以抗敌报国为己任,始终主战,坚决反对苟且偷安、屈辱求和的一生,又是壮志未酬、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屡遭打击的一生。他的这些身世也就构成了他的创作特点。在陆游“六十年间万首诗”里有对小朝廷文恬武嬉生活的斥责:“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有对中原沦陷区人民盼望北伐心声的呼喊:“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有自己志向的表达:“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哪怕到年岁已高却壮心未已:“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直到临死前还留下绝笔诗《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陆游在政治上是很不得意的。他29岁到京城宁安(今杭州)去参加进士考试,成绩虽盖过了秦桧的孙儿,但因有抗金复宋思想,因此被激怒了的秦桧除名,只好回乡闲居,写诗练箭。到秦桧死后第三年他34岁才出来做官,但几经波折,主战不能,只好退职还乡,最后含恨而去。也正是由于他处在那样特殊的环境中,处在民族矛盾极端尖锐的斗争中,处在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环境下,才使他用诗词这种特殊的语言艺术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因此他的诗词也就闪烁着爱国主义的色彩,成为广为传诵的佳作。

  陆游的创作力是十分旺盛的,他一生共创作诗歌近一万首,是古代写诗最多的一个诗人。由于他的诗都是有感而发,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故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与辛弃疾合称“辛陆”。也正因为陆游在诗方面耀眼的光芒,才使我们经常忽略了他的另一个方面的创作——词。在陆游的一生中,作词130多首,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用豪言壮语来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如《诉衷情》;也有的是用缠绵凄楚婉转曲折的笔调来反映反封建思想、揭露封建礼教、控诉战争离乱的,如《钗头凤》。下面就《钗头凤》一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钗头凤》从内容上讲,它与陆游的其他诗词相同都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愤恨,只是题材加进了反礼教、反封建的思想。从风格上讲它就与其他诗词不同。在陆游的诗词中绝大多数都是诗人的呐喊、呼号,有一种奔放的热情、迸射的激情和慷慨的言语贯穿始终。而《钗头凤》的风格则重在笔调的低回婉转和言语的缠绵凄楚,故读了这首词就给人一种“悲味满腹、肝肠寸断”的感觉,使读者进入角色受到感染,激发起对封建礼教的恨和对作者生活的同情!

  《钗头凤》全词是:“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在二十岁与表妹唐婉结为夫妻,因唐婉除贤淑惠静外,也很喜欢诗词弹唱。故夫妻俩情投意合,日子恬然自乐。可好景不长,陆游的母亲不知为什么对自己的内侄女竟看不顺眼,以至百般刁难。使这个幸福、亲上加亲的和睦家庭笼罩上一层抑郁悲哀的气氛。陆游经过多次哀求,无济于事。小两口只好“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不得不忍痛分离。后来,陆游另娶王氏,唐婉迫于父命改嫁同郡赵士程。就这样,棒打鸳鸯各自飞,美满家庭遭风摧,陆游便开始了自己的郁闷生活。

  光阴似箭,不觉已是十几年过去。这时的陆游已经三十一岁了。在一个柳暗花明、阳光灿烂的春日里,陆游来到了会稽沈家花园,恰值此时唐婉和她的后夫赵士程也在园内游玩。尽管唐婉已嫁赵十多年,但旧情难却。她看到陆游一个人孤零零在小园香径里徘徊,真是悲喜交集,爱和同情之情油然而生。她赶忙跑到赵士程面前对他说:“陆游来了!”赵士程是一位聪明而又开明的人,他一下子就洞悉了唐婉内心的酸甜。出于对这对不幸夫妻的同情,赵就按唐的意思叫家童给陆游送过去一份酒菜,向他表示致意。陆游看到唐婉的这些举动,体会到她的深情,不禁回想起昔日两人种种的欢爱,想起这十多年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往事的不堪回首使他不觉悲从中来,痛苦至极,难以忍受。于是仰头喝下这一杯酒,提笔在旁边那堵粉墙上写下了这一首伤心断肠的《钗头凤》。

  词的上片是对夫妻恩爱生活和被迫离婚愁苦之情的追忆。想当初,飞花满园,四处莺啼。陆游正陶醉在这美好的春光中,忽然年轻的妻子用她那红润似酥的细腻双手,深情地给他斟上一杯上好的黄滕酒。四目相对,脉脉含情。并肩漫步,只见满城春意盎然,红墙绿柳相映成趣。不时多情的柳丝就如一根根情丝拂抚着这对欢恋的情人,好像对他们的眷恋之情感到羡慕似的。作者用墨不多,寥寥几句便把过去的幸福生活写出来,并为对比起了重要作用。接着作者用东风来比喻他专制的母亲。由于东风的冷酷无情,拆散了他的美好的姻缘,失去了欢娱的生活。由于作恶之人是自己的母亲,作者迫于封建礼教,只得言听计从、俯首帖耳,因此陆游哪怕只落得满腔愁苦、悲伤,多年来一直在孤寂中度过;但也只能发出“错、错、错!”的痛悔之叹。

  词的下片写与唐婉偶重逢的情景和他的复杂心情。看现在,春回大地,桃花依旧笑春风,自然之景与多年前无什么差异。可是当年那容光焕发、有着妩媚神韵和姣好身姿,浑身充满青春活力的妻子现在却愁容满面,显得衰老憔悴。一个“空”字,透露了作者对唐婉的关切和心疼。我们仿佛听到陆游在说:“你何必这样无益地折磨自己呢!”对于相爱的年轻夫妻来说,最悲的事莫过于相互爱恋而又不得不分离了。因此,这时的唐婉,再也抑制不住多年的思夫之情,失声痛哭。眼泪犹如断了线的珍珠,嘀嗒落地。唐婉痛哭不止,那带有胭脂的泪水早已将手帕湿透了。此情此景、此时此刻,陆游又怎能控制住自己呢?但碍于封建礼教,他既不能与唐婉抱头痛哭,也不好过分地对唐婉表示抚慰。于是只能满眼泪水扭头去看别处。这时的春景在泪眼中变化就大了:只见片片桃花纷纷飘落,犹如唐婉的滴滴粉泪;池台楼阁一片荒凉,冷冷清清。人物的伤情、心冷好像也感染了并无感情的外物。于是一幅辛酸、凄凉的花园重逢图便出现在我们面前。由人及物,又由物及人,面对现实,以前两人的海誓山盟虽都还铭刻在心,但一个是有妇之夫,一个是有夫之妇,各已组成自己的家庭。因此像“海枯石烂不变心,山崩地裂情不移”之类的誓言也不能再向对方坦露了。事已至此,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陆游只好无可奈何地接受这一悲剧现实。既然开始已经妥协、忍让,那现在也就只有罢了!“错、错、错!”和“莫、莫、莫!”放在上下片词的末尾,节奏非常强烈,就好像一柄铁锤在敲击受伤的心,字字声声血和情。字与字之间的重叠,片与片的呼应都给人一种撕裂心扉的感觉。读了词后那重复的叹息,那深沉的低吟久久萦耳,使人为之痛惜。

  据说唐婉后来也和了一首词,同样表达出痛惜、伤情、无可奈何的感情,并且从此愁闷成病、忧郁成疾,不久便死去了。全词是:“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的婚姻是封建礼教统治下的一出悲剧,也是封建社会千千万万有情人难成眷属的真实缩影。通过陆游的这首词,使我们对当时的社会、可恶的封建礼教更有了进一步的形象认识,因而也就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并为我们是生在这样的社会而感到骄傲、自豪。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钗头凤 陆游 庞玉康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文学评论

查看更多文学评论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