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五百多年前,华夏大地,流传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当岁月的脚步,走到了今天,“遵义版”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虽相同处不多,但精神震撼力,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文中这位百岁老人,在她诞下儿子的第4天,结发丈夫,因抗日报国,而告别故乡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而这位老人,终身未嫁。她,常常拄着拐杖,像钢水浇筑的雕像,伫立在村头的路口或坐在凳子上,久久地眺望着,那茫然而看不到尽头的远方……
她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也震撼了无数人。
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和缘故,让这位现年103岁的老人,在思念、爱恨和泪水中,竟然整整等待了80年,而且,至今还在继续等待着。
杜虎珍老人的坚强与坚守,昭示着对生活、对人生怎样的不屈与信心呢?
男才女貌结姻缘
1924年2月19日,在遵义市新蒲新区新州镇群乐村田二组,一位母亲诞下了一男婴,取名黄光明(参军后更名为黄俊夫)。
到了16岁,黄光明长得高大魁梧,一表人才。这一年,经人介绍,与当地19岁,长得亭亭玉立的女子杜虎珍,倾心相爱,喜结良缘。23岁,杜虎珍生下一男婴。
婚后,夫妻俩度过了一段如胶似漆的时光。而这段时光,也成为夫妻俩一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回忆。但是,日寇不灭,何以为家。
于是,黄光明前往某地军营,毅然决然踏上了军旅生涯。
后左是杜虎珍的小孙子、右是儿媳黎培珍(2024年5月留影)
1944年2月,黄光明忽闻母亲,驾鹤西去,急奔至家,跪叩寿棺,失声痛哭。
这一年,国民政府提出“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号召知识青年从军。
为抗日报国,黄光明怀着“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志向,同本村的朱昭明,在遵义报考后,被青年军录取。
前排坐着的是杜虎珍,站立第一排左一是儿媳黎培珍、第一排右是杜虎珍的儿子黄发昌、第二排右一是长孙、第二排中间是孙女、第二排左一是小孙子、第三排左一是小孙媳妇、第三排中间是孙女婿、第三排右一是长孙儿媳(2019年合影)
1944年2月19日的遵义,虽已是初春,但春寒乍暖。冷风,仿佛一位历史老人,见证着一位丈夫与妻儿的痛苦离别,而这一别,竟然成为这对夫妻终身的遗憾与痛苦。
杜虎珍抱着襁褓中的儿子,抹着泪水。黄光明从妻子手中,接过儿子,亲了又亲,吻了又吻。
他用慈祥的目光凝视着刚出生4天的儿子。顿时,眼角湿润了。他含着泪花再三叮嘱妻子,一定要把儿子带大。最后,他将妻儿,紧紧地搂抱怀中。
黄光明缓步走出家门,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告别了故乡、父亲和妻儿。
杜虎珍抱着儿子倚着门,哭喊着:光明,你一定要回来呀,我和儿子等着你、等着你……
就这样,黄光明与朱昭明,奔赴抗日前线。
艰辛的生活
一个家庭,尤其是农村,如果家里没有一个男人,是何等的举步艰难。
黄光明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尚有一个弟弟。那时候,这个大家庭,有十来张嘴要吃饭,而黄家做饭采取轮流制。
大哥二哥家做饭,人多力量大,很快做完。可是,轮到杜虎珍做饭时,忙得团团转。
一进家,生火、淘米、洗菜、切菜,每一样都得自己亲手做。有时,儿子哭闹跺脚要抱抱,可她也顾不上,去诓下儿子,任他哭闹。
那时候,还是解放前,年轻的杜虎珍,像男人一样,犁田、插秧等重活累活苦活样样干。不一样的是,她背着儿子去犁田。
孤儿寡母的日子,比一般人过得更苦。但杜虎珍,总要挤出时间打草鞋、纺线织布。
深夜,家家户户早睡了,她背着儿子,织着布。昏暗摇晃的煤油灯影里,映照着她坚强的面容。
累了,走到屋檐下站一站,她伸出酸痛的手,捶打着腰间。儿子小脑瓜子,斜搭在她温暖的背上酣睡着。
夜空,星星闪烁;远方,蛙声一片;脚下,虫鸣声声。片刻后,她把凝望夜空的目光,移到路口的方向。
恍惚中,好像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呼喊着虎珍、虎珍,挥手跑来、跑来。
她多么地希望,眼前这一切不是恍惚,而是真实的。她想,光明什么时候回家呢?
日子,在泪水中一天天煎熬度过。杜虎珍除了忍受体力活的艰辛付出,还要面对诸多烦心事。
今天家里喂养的鸡鸭,不知去向少了几只;明天地里的
包谷,不翼而飞只留下空空的包谷杆。
她气过、也哭过,但向谁去述说呢?
有一年,炎炎烈日,杜虎珍和儿子,在地里已连续干了五六个小时,饥渴难忍。此时,别人已收工回家吃饭去了。
可是,杜虎珍母子俩,只能忍受着。像这样的事,数不胜数。
杜虎珍不仅是个坚强豁达的女人,而且还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七十年代,收破烂的、要饭的,游走于城乡间。
那时,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在偏远的农村,有的孩子,还光着脚丫子。要饭的,常常四处碰壁。
可是,只要来到杜虎珍家,她就会笑眯眯地,不是给碗粮食,就是给碗饭。
孙儿们,暗自气愤,却不敢言语。
除此之外,无论是家人,还是外人,只要听到有人在家里,背后议论别人,她就严肃地批评:“不要谈那些,不要‘用口水养牙齿’。”
贤惠儿媳,支撑起残缺家庭
今年103岁的杜虎珍老人,健康的秘诀,除了饮食好、睡眠好、遇到事情拿得起放得下、性格豁达外,其中,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有一个贤惠的儿媳妇——黎培珍。
黎培珍,是沙滩文化奠基人黎恂的后裔,“勤俭积德,忠孝读书”是黎氏家族的家训家规,与古人遵循的:“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是一脉相承的。
无家训家规,何以兴家!
所以,黎培珍从小就受到家规教育和沙滩文化的熏陶。她在当地人的眼里,是个明事理、贤惠孝顺的好儿媳。
(儿媳黎培珍孝敬杜虎珍)
杜虎珍独自一人,把儿子抚养成人,可谓千辛万苦。所以,家里的条件,比别人差得多。
至今,黎培珍还记得刚结婚那阵子,家里连吃饭的碗,
都是借的。脸盆漏了,用块布塞着继续使用。
黎培珍回到娘家,父母一再告诫她说,你婆婆她一个人带着儿子,很辛苦,既然嫁给了黄家做儿媳,就必须好好孝敬婆婆。
(黎庶昌故居,这是黎培珍童年曾阅读诗词的房子)
听着父母的话,她铭记心中。
那时,杜虎珍在家喂猪、煮饭、带孙子。丈夫黄发昌教书,三个儿女读书。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风雨交加,一家人五六亩田,大部分是她一人去挖地、耕耘、收割。
1979年12月的一天,凌晨三时许,寒风瑟瑟,黎培珍吃碗饭,背起背篼,与弟媳、侄女步行,去绥阳赶场。
行至半途,天方亮。
婆婆看病要花钱,孩子读书要花钱,生活方方面面要花
钱,黎培珍,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她想,这回开个洋荤,多买点干辣椒多赚点钱,坐车到正场镇再走上几十里,也算够幸福的了。
满满一背篼辣椒,再重放两个麻纱口袋,足足有130斤。
吃碗荞麦面,勉强填饱了肚子。
天有不测风云。突然,天降细雨。驾驶员说下雨了,不安全,把钱退给你们。
哎,怎么这么倒霉呀,她,气得直跺脚。
大山、小山,高山、矮山,险山、秀山,远远近近,前前后后,皆是山。
山、山、山,令人心寒!
走、走、走,令人心愁!
黎培珍背着辣椒,上了一坡下一坡,下了一坡又上一坡,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走到云山坎,忽然,她感觉,头昏眼花,四肢无力,恶心呕吐。
她,太累了!
休息一会儿,这个坚强的女人呀,咬着呀、忍着饿,艰难地翻山越岭。
此时,已近深夜10点,寒风如刀,割着黎培珍沧桑的脸庞,她就像一头老黄牛一样,默默地耕耘着这个家的希望与幸福。
孝顺儿媳。杨梅,是杜虎珍最爱吃的水果。刚上市那会儿,价格昂贵。但黎培珍却毫不犹豫地买回家、洗干净,摆在她床边。
有一天深夜,迷迷糊糊中,黎培珍听到杜虎珍好像在呻吟,便立即披着衣裳走到床前问:“妈,不舒服吗?”
“我难受得很。”
伸手一摸她额头,有点烫手。
她急忙找来感冒药、端着水,叫她服下。之后,端起便盆,倾到洗净。
前些年,杜虎珍不慎跌倒,行动不便。黎培珍就三天两头给她擦洗身子、洗衣服。
自从黎培珍嫁到黄家至今,已整整五十五年了,她时刻记着父母的叮嘱,把杜虎珍当着自己的母亲去孝敬善待。
五十五年来,婆媳俩从来没红过脸,亲如母女。两代女人,苦命相依,用柔若的肩膀,支撑起这个家。
黎培珍,上孝婆母,下教儿女。
她的三个儿女,不仅聪明孝顺,而且礼貌待人。
历尽千辛万苦,她把孩子抚养成人,家中两代人,共有5人是教师。
2023年,黎培珍一家,被村委会授予“文明家庭”称号。
父亲,您何时回家
1944年出生的黄发昌,是黄光明惟一的儿子。
从小,黄发昌与母亲相依为命。杜虎珍,独自一人抚养着孩子,她既当母亲,又当父亲,在泪水和期盼中,把他拉扯大,但黄发昌却丝毫没感受过父爱是什么滋味。
小时候,每每看到别人家的父亲,亲昵地搂抱着、肩扛着同龄的孩子时,他便投去羡慕的目光。
回到家,他问母亲:妈,我爸爸去哪里了?他什么时候回家呢?
杜虎珍心里难过地伸出手,摸着儿子的头,说:你爸爸去了很远的地方,等你长大了,爸爸就回来了。
想爸爸的时候,黄发昌就会一个人站在屋檐下,泪水哗哗地流淌,仿佛溢满了家乡的洛安江。
在他眼里,爸爸是个狠心不顾家的人。
因为父亲,就连读书也比同龄孩子,晚了一两年。有时候,走在路上,有人瞪他一眼说,你爸是反动派。更有人故意撞一下他说,你爸爸是反动派,老实点。
杜虎珍与儿子黄发昌合影
他气得一脚踢飞一块石头。
天资聪明的他,上完初一,便跳级读了初三。
17岁那年,黄发昌在地里干活。
忽然,有人大喊道:“哎,小伙子,你转过身,让我们看看你。”
他,抬起头,挺直腰望着喊话的几个人。
“不错,不错!你想当兵吗?我们是来招兵的。”
“想呀!”
“那你明天你到公社来一趟。”
次日,黄发昌像小时候过年一样,高高兴兴跑到了公社武装部。
可别人对他说:“你年龄还小,以后在报名吧。”
“我都17啦……”
“走吧,走吧!”
原因,因为父亲。
高中,不允许上。
原因,还是因为父亲。
他,就像商场里贴上“不合格”标签的商品一样,处处被冷落、被抛弃。
一次又一次不公平的打击,他不但没气馁,却更加坚强了。
于是,他不但自学高中课程,还阅读著名诗人李发模的诗歌,还拜读郑珍、莫友芝、黎庶昌的文学作品和《易经》、《皇帝内经》。
白天一有空儿,他就抓紧时间学习,连去卫生间、放牛也带上书;晚上无煤油灯,借着灶台微弱的光亮,阅读书籍,勤奋不辍。
杜虎珍但凡看到儿子勤奋读书的劲头,脸上便绽放出欣慰的笑容,心念着:光明啊,光明,你看到了吗?儿子真的很用功,我没有辜负你呀!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招考民办教师,他成绩优秀远远上了录取线,却落了榜。
原因,因为父亲。
逆境中更坚强。为了证明自己,他愈发暗自刻苦的学习。
果然,考试成绩一公布,他脱颖而出,遥遥领先,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对于民办教师来说,转正,是梦寐以求的事。头几次考试,他都上了线,却“名落孙山”。
该来的总会来。
那年,黄发昌凭着自己优异的成绩,再次夺魁,最终,圆了自己的梦想。
他,赶上了党的好政策!
媒体助力寻找
随着岁月的流逝,杜虎珍老人的身体,越发不如从前了。
为找到黄光明的下落,一家四代人,苦苦努力,想尽了各种办法。
2014年,孙女婿曾委托在马来西亚的亲戚,在当地报纸上刊登寻人消息,却无果。后又在网络媒体上发布寻亲消息,便引起湖南电视台、《北京青年报》、央视“等着我”栏目组等媒体的关注。
2019年7月,湖南电视摄制组一行,赶到杜虎珍家中进行了采访,录制了一期“寻亲记”节目。
记者的到来,让杜虎珍一家人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高兴不已。
在一片浓密的树荫下,孙女黄丽英,紧贴着奶奶的耳朵大声问道:“婆,你想公不吗?”
2019年7月湖南台采访杜虎珍时,孙女问杜虎珍想不想黄光明
杜虎珍老人,忍不住连连点头。
然而,当记者询问杜虎珍时,却守口如瓶。
家人,尤其是远道而来的记者,焦急万分,采访进入了僵局。
怎么办?
返回湖南,如何交差?
记者抓耳挠腮,一脸忧愁。
忽然,记者问道:家里有没有箱子和柜子什么的?
这时候,黄发昌忽然想起,小时候看见母亲,时不时抱出个木箱子,翻箱倒柜翻后,又放回去。
“有,我看见过。”黄发昌激动地说。
众人惊喜,立即上楼。
借着亮瓦的微弱光线,只见,一张椅子上,摆放着一个长60公分、宽36公分、高20公分猪肝色的木箱子,上满覆盖着一条麻袋。
2019年,在记者的提醒下,家人从楼上抱下当年杜虎珍的陪嫁箱子
随即,家人将其抱下楼。
黎培珍走到杜虎珍的床边说:妈,把箱子的钥匙拿给我。
而杜虎珍却小心翼翼对儿媳说:“他公当兵的事,不能说,要遭整。”
文革期间,因黄光明的事,儿子受牵连,吃够了苦,所以,老人格外的警惕。
黎培珍贴着杜虎珍耳朵大声说:“你把他公的事说出来,记者才帮你去找公,说吗,现在说了不会遭整了。”
杜虎珍抬起头看看家人,又望望记者,目光中透出半信半
疑,最后问:“找得到不吗?”
“找得到!”众人异口同声地说。
在众人的迫切期待下,尘封了七八十年的陪嫁箱,如历史文物出土,重见光明。
只见箱子里,整齐摆放着当年杜虎珍和黄光明结婚的枕头、帽子,还有黄发昌的成绩单、荣誉证书等老物件。
看着老物件,顿时,杜虎珍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说:“枕头、枕头,我们那阵的枕头,嘿嘿!帽,他公戴的帽。那阵我们结婚,兴戴这个帽子。”
“看到这个,你想公不?”孙女黄丽英问。
“那个帽嘎,我一想起我们造孽……”
“为什么造孽?”
“想起那些年饿饭,吃的都没得……”
(从箱子里翻出来的老物件,有首饰、褪色的小肚兜和黄发昌获得的各类证书等)
突然,在箱底,意外地发现了两封书信:一封是黄光明写给杜虎珍的,一封是黄发昌写给父亲黄光明的。
而在家人的记忆中,有关爷爷的相片、书信等物件,早已全部销毁,但万万没想到,在奶奶的箱子里,竟珍藏着七十多年前一封书信,大家喜出望外,期待能有爷爷的信息。
虎珍:
由本月接到你一封航空信,云家中困难一事,使我悲痛万分。上对不起长嫂及岳父母大人,次对不起你在家中孤独守活寡,再对不起侄男女及发昌子,不得照料!家庭责任由你负担一切,是我万分对不起你的,还请你宽心忍耐暂时,总有相会之时,唉!
我的好姐姐,听岳父母逝世,我怎样舍得他老人家呢?到临终还不得见他老人家一面,这是远游者的不孝罪孽哟,天下最伤心的事是生离死别,谁不闻之痛心哉也?余之奔波命往往不得强求,以上之罪是余不幸。
余一身为了人民,才有今天……对的,前年寄上广州市海珠北路杏和堂药房的照片给你吗?那间铺子是我的,广州解放后,人民的支援前线所得税、及公债,我被选为本同业公会的推销公债会委员会组长,又是市商会代表,本行业全市伍佰余家商户,摊派几百万分公债,完成后,我向工商局芦局长辞职后,才到南洋……
就是发昌子的求学问题,不论家中怎样困难,你可教他求学为上……为人就是民族至上,教育至上。
我虽不才,我对得大众、人民了……
我的好姐姐……流浪在外谁不想返乡团圆之聚呢?我常梦见还不满一尺的小孩,你叫我怎么不念他呢……纸短情长信……此搁笔。
祝你健康
一九五二、一、十五,在外爱的俊夫上
读完父亲的书信,黄发昌热泪盈眶。原来,父亲还是牵挂着他和母亲的。
“以前,真的没有见到过,以为抛弃我奶奶就走了,认为他是瞧不起,今天看来,他还是很在乎我奶奶和他的孩子。他为什么没回来,可能是因为身不由己。”黄丽英说。
“你想不想见他?”黄发昌问母亲。
“我想他,想他!”杜虎珍急切地回答。
一句想他,令在场的人,无不震撼。
在摄像镜头前,黄发昌流着泪哽咽地读着1975年元月20日,写给父亲单位的一封信:
(1952年,黄光明写杜虎珍的亲笔信)
亲爱的中国工程在职负责的叔叔伯伯们,你们好!
首先,我向你们致以来自远方的亲切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请允许我向你们提出请求,请你们帮我询问找亲人,我的爸爸黄俊夫。爸爸当时在你部工作,至今数十年也。岁月悠悠我已是而立之年,却尚未与父亲见面,这叫我怎么不想他。儿想父、父想子。父子相思心头急。
亲爱的叔叔伯伯们,接受我的请求,并付诸实践,千万别忘了我的希望和请求,感谢你们。
祝你们健康
黄发昌
75年元月2日亲笔
(黄发昌哽咽落泪地阅读着自己,当年写给父亲曾工作过的单位的书信)
此信,当年未寄出,却被心细的母亲一直珍藏。
在台湾台北市,有个叫焕名新村,是大陆来台湾老兵和家人生活的地方。
湖南台采访结束后,寻亲小组火速赶到焕名新村,向台湾一直帮助台湾老兵回大陆的刘德文里长询问,可是,无论是黄光明,还是黄俊夫,均无消息。
之后,寻亲小组拨通了台湾统计处的电话,依然无果。
湖南台到台湾台北市焕名新村,采访刘德文里长,询问黄光明的下落
(这张照片是1952年,随黄光明写的信一同寄回来的,但是在信中没有说她是谁,后来通过其他渠道得知:她可能是黄光明在外面结婚的女人,姓孙,湖南人,这家后人跟母亲姓了孙)
老兵从台湾回家。1992年,突然,曾与黄光明一起参军的朱昭明,从台湾回到了大陆家乡。
杜虎珍决定亲自去一趟。平时一二十几分钟,才能走到朱家,那天,十多分钟便赶到了。一进院子,只见屋里屋外,人头攒动。
杜虎珍推开人群,径直向朱昭明走去。
不等寒暄完,杜虎珍便急切地问朱昭明:黄光明怎么没跟你回来,他在哪里?。
杜虎珍的双眼中,溢满了得到满意答复的目光。
“广州快解放前,我去告诉黄三爸,我要去台湾了。可是,叫我先走,他要收拾一下再走。唉,后来,就再也没见过他了。我,还以为他都回家了。”朱昭明说完,用悲悯的目光看着杜虎珍,不自在的揉搓着双手。
杜虎珍,呆若木鸡,双手颤抖。
之前,家人曾问过杜虎珍,为何一直不改嫁,她直言不讳地说:“他没写休书,别人也不会对我儿子好,万一他哪天回来了怎么办?我当然要等着他。”
朴实的语言,像四月的花信风,扑面而来。顿时,儿孙们仿佛触摸到了老人的心灵深处。
那天晚上,杜虎珍离开朱家,缓慢地行走着,忽然,伫立路上。朱家的欢声笑语声,犹如鞭炮声,响彻耳旁。那团聚的热闹场面,不时在脑海中浮现。她的儿孙们,默默无语,垂头丧气地跟她在身后,仿佛一群无家可归的孩子。
杜虎珍看着瞪着脚下这条路,忽然间,眼角湿润了。当年,迎亲队伍,热热闹闹,走的是这条路;当年,黄光明参军离开妻儿,泪洒山谷,悲悲切切,走的是这条路。恍恍惚惚中,望穿双眼的她,凝视着这路,仿佛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隐隐约约里,风烛残年的她,如幻如梦,好像听到那个耳熟的声音。
泪眼中,杜虎珍猛力抬起手中的拐杖,如千斤铁锤,一次次重重地杵在路上,震得大地咚咚直响,她忍不住哭喊着:黄光明,你好久回家啊?
苍天泣叹,何日君归?
大地啼哭,何日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