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其产生的特别意境和蕴含的特定意义。总的来说,它展示着中华民族敬天重道的精神信仰,修身正己的自我境界;赋予着中华民族为人行事的规范准则,从事活动的无穷智慧。与其他文化共同构造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中华民族,不论哪一个节日,每到节时总会勾起人们内心的无限遐想和美好期盼,传统节日总会给予人们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来自于中华民族历史的厚重、文化的沉淀、人文情怀的凝结,也就是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厚重文化和深沉人文精神的外在体现,是中华民族之魂魄,中华文化之魅力。
中秋时节,祖国山河一片壮丽,随处都是美丽的画卷,无论绚丽还是苍茫,共同构成一幅地广天阔般气象万千、宏大无比的祖国山水画。白日当空,绿肥红瘦,莺歌燕舞,清气溢人;夜月悬照,皎洁月色,洒向人间,清辉无比;万家团聚,灯火阑珊,月饼几尝,酌酒数杯,谈古论今,共赏圆月,万千思绪,无限感慨,追月而去。这个时候,在外飘泊的人,思乡思亲之心尤甚,便或以月寄情,或借酒浇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个时候,也是无数文人骚客遐思翩翩,雅兴飞扬,咏月抒怀,吟诗作赋,灵感躁动之时,前人为后人留下无数美妙诗篇华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此类诗句,几乎人人都能来上几句。
社会发展到今天,再也不像古人那样“人隔千里无音讯”,“欲寄相思无从寄”,或者“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明月千里寄相思”什么的了,而是通过电话、视频之类的,隔着屏幕,也能“零”距离接触。但无论现代通讯工具如何发达,人毕竟是有思想的,有感情的,总是会有伤悲、思念之情境而生发。“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尤其是中秋前后,秋雨绵绵,天气渐凉,有些地方秋景已肃杀,也不免让人望秋而悲。“自古逢秋悲寂寥。”但不管怎么样,人总是要生活的,就要融入自然,积极乐观向上。“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也正因如此,古人可能就设定了各种节日,对一阶段的疲惫、不快等不好的境遇或是欢乐、喜悦等开心的心情通过节日来扫除、来庆祝、来集中释放,然后,轻装上阵,让生活继续在路上。中秋节何尝不是如此呢?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农历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八月居中,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中秋便由此而来,也由此而叫“八月节”。八月半中半,月儿圆又圆。秋为中,月而圆,有象征团圆之意,故又叫“团圆节”。经过大半年的奔波辛劳,与家人聚一聚,缓一缓,加加油,充充电,实属必要。“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话虽如此说,但中秋节还是有起源之说的。至于它的起源,说法较多,一般认为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即拜月。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唐书·太宗记》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宋朝便盛行了起来。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
中华文化中,传统节日总是与美好传说联在一起。中秋也不例外,有关它的来历,传说甚多,最为广泛的就是“嫦娥奔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吹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这诗说的就是这个神话传说。现在来说,类似这样的传说都被贯之以神话,而在远古,说不定它就是现实。之所以现在成为神话,除了年代久远,传承过程中的遗失或是走样外,更重要的是天地日月、山川江河的沧海桑田。即便如此,仍然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各种传说都如亲历者所为,形象生动地讲出来。真的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话说远古时代,后羿是一位心地善良,正直正义的少年英雄;嫦娥是一位品德纯良,貌美如花的妙龄少女。后羿娶了嫦娥,婚姻幸福,生活美满。除此之外,他们还求道心切,想得道成仙。西天王母娘娘知道他俩的求道之心后便赠送仙药,明示他们修行圆满,遭逢劫难的时候,只要服下仙药,就可飞升上天,离开尘世。
一天,天上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大地如火烧,万物皆枯死,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后羿夫妻俩想起了西天王母娘娘的指示,于是,嫦娥喝下了一半仙药,把另一半仙药递给后羿,后羿却失手打翻倒在了地上。后羿决心要拯救苍生,顾不了个人生死和与妻子别离,便走上昆仑山寻求仙人解救苍生之法,得到仙人赐与的神弓、神箭。他在昆仑山山顶,拉弓搭箭射下九个太阳。当他准备射落最后一个太阳时,嫦娥也走到他身边劝阻说,要留下一个太阳普照大地,让世上有光,让万物生长。
他们完成了拯救世人于苦难的责任,喝下仙药的嫦娥也不能久留人间,在一个月圆的晚上,独自飞向月宫,成为月精。后羿深知天意难违,只能顺天命,就在地上摆设香案,送上鲜花,供上嫦娥最爱吃的糕饼、水果,遥祭在月宫里的爱妻。
人们知悉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挽救过他们性命的嫦娥拜祭,表达思念之情,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仲秋拜月”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而嫦娥奔月成仙的时间正巧是八月十五日晚上,于是,每年的八月十五日,后羿和乡亲们就会在月下摆香案,送鲜花,供糕饼、水果祭月,世代相传,我们就有了今天的中秋赏月、祭月的传统习俗,八月十五日也成为了今天的中秋节。
当然,嫦娥奔月成仙的代价是被罚作苦役,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下“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的诗句。嫦娥虽觉月宫好,但也耐不住寂寞,便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人间与后羿团聚,天明之前又回到月宫。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人们多在焚香拜月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一说如此,还有一说。在后羿投的徒弟中就一个心术不正的蓬蒙,他知道了嫦娥保管着西天王母娘娘赠送后羿的不死药,就乘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时,他心怀鬼胎,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情知自己不是蓬蒙对手,危急之下,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下,飞向天际。但又牵挂丈夫,就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仙。后羿回来,知道了这一切,要杀蓬蒙,却早已逃之夭夭;去追月亮,可他追,月亮则跑,他退,月亮则进,就是追不上。后羿无奈,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天呼唤嫦娥,却惊奇地发现,月亮格外皎洁明亮,好像还有个酷似嫦娥身影在晃动,仿佛在向他招手。后羿知道天命如此,只好摆上香案,送上鲜花、蜜食鲜果,遥寄思念。
另有一说是嫦娥独自偷食了不死神药,飞向月亮成仙,成为广寒仙子。
不论哪一种传说,大意基本一致,只是从中体现的人性与心灵的善恶不大一样。尽管如此,但表现出来的都是向往真善美的人性向善,不齿假恶丑的人性向恶。传说虽有凄婉,但却都是非常美丽动人的。而这个美丽动人正是它的凄婉。凄婉美好到后人都替嫦娥仙子说话,“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不正是世间万事万物的真实写照吗?也正是如此,总给人世间的人们以美好的向往、无限的期待和不尽的动能。
与中秋节、与月亮有关的美丽传说,还有“玉兔捣药”“吴刚伐桂”。
传说三位神仙化身为三个可怜老人,向狐狸、猴子和兔子乞求食物。狐狸和猴子都拿出食物接济老人,但兔子没有,就告诉老人,你们吃我吧。说完跳进烈火。三位神仙大为感动,便将兔子送到广寒宫成了玉兔,相伴嫦娥,在那里捣制长生不老药。善良无私的小兔子发了善心,舍身帮助了可怜的老人也成就了自己。善有善报,并非虚言。只是兔子成仙常年累月捣药是否也有孤单呢?好在还有吴刚相伴。
吴刚是汉朝人,原本是凡间的一位樵夫,但他不喜欢当樵夫,就请白发神仙教他仙术。可他又不肯用心,不专心学习,学了很久都没有学成,而且好高骛远,不时犯错。神仙很生气,就把他贬配到月宫,让他砍伐桂树。说如果他能砍倒桂树,就可以获得仙术成仙。吴刚就砍呀砍,结果他每砍一些,桂树又会自动长出一些,神奇般自然愈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吴刚不断地伐桂,桂树不断地愈合,得仙术成神仙的愿望终难达成。
而今,“嫦娥探月”工程推进顺利,已能到达月亮,对月亮近距离巡视堪察,但我们还不能乘着“神舟”自由地遨游月宫。月亮对我们来说,还是迷一样的存在,嫦娥仙子等还是以神的身份高居在广寒宫。可喜的是,我们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神一样的谜,让我们总是充满美丽的梦想。广寒宫,这是嫦娥仙子居住的宫殿,可老祖宗怎么就知道月亮上温度很低,是寒冷的呢?还怎么就给宫殿起了这么个美好的名字呢?也是如此,我们总是能看到月亮之上的广寒宫,总是能看到桂树之下的玉兔和吴刚,总是能看到嫦娥仙子甩袖长舞的美妙仙姿。“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伴随着美丽传说,中秋节也有好多与之相关的习俗。最为古老的就是中秋祭月。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就是祭祀的场所。传到民间,“民间拜月祭月”慢慢就演化成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幸福、以月寄情的赏月活动。民间中秋赏月大约始于魏晋时期,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咏月颇为盛行。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众多民俗。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不休,游人如炽,玩月嬉戏,达旦不绝。“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醉魂幽扬,满地桂阴无人惜。”“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流传至今,最为盛行的习俗就是“吃月饼”。这个习俗普遍的说法是始于元末。元朝末年,统治者对汉族实行压迫,赋税繁苛,干旱、瘟疫、水灾等不断,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民族矛盾激化,汉人受不了元朝的残酷统治,纷纷起来造反。朱元璋想联合各路义士,但信息传递受阻,军师刘伯温想出对策,把“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在烙饼里,然后送到各地的起义军处,于1368年8月15日夜攻陷元朝的首都大都。朱元璋下令与全体军民同乐,以传递讯息的饼作为饼食,起名叫“月饼”,大宴军民。“月饼”就成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应节食品。
“吃月饼”的传说虽说如此,但“吃月饼”的习俗应该要比这早很多。因为,这个传说与中秋节的传说时间不一致。应该是中秋节产生之后,“吃月饼”的习俗大致随之而产生。不管怎么样,反正世世代代就这样传承了下来,而且还有着非常传奇的色彩和美好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就当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如神话传说一样世代流传。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诗云:“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随时代的发展,物质的丰富,“月饼”的制作也越来越讲究,品种也越来越繁多,包装也越来越精美。
中国幅员辽阔,地缘广大,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风俗不尽相同,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多种多样,精彩纷呈。月光马儿、兔爷儿、玩花灯、烧宝塔等等的习俗均以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不是被各种各样的玩具等花样儿所取代,就是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人们的记忆或是书中记载的古谱。但有一点是不可能变的,那就是只要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及节日习俗就一直会传承下去,所变的只是节日的形式和表达节日的载体,也就是说不变的是魂魄根本,所变的是形式花样,而这形式花样,又在充实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和精神内涵。
人们感叹时光飞逝,生活不易之时,总会说“一年容易又中秋,再问前尘旧事休”之类的话。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样对人生时事的感慨总是不少,而有些人则会以歌谣的形式来表达这种对人生际遇的感叹。比如有关中秋的就有,“中秋月,月中秋,八月十五是中秋,有人快活有人愁,㓥鸡杀鸭炆莲藕,有钱人家吃月饼,无钱人家吃芋头。”这首歌谣大概是南方之地的,但是很现实地说出了有钱人家与没钱人家的差别对比,反映的是贫富悬殊的社会现状。有钱人家过中秋节一家大小欢聚一堂,吃着月饼,享受着丰盛的美食,而没钱人家就没有月饼吃,只能吃芋头。社会发展进步到今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无论有钱没钱的人家,中秋吃一点月饼,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但贫富差距的现实依然存在,而且,不断在拉大。我们在庆幸现在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更应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让我们翻身做主人,给我们带来幸福美好生活的革命前辈们。
明月如镜高悬,繁星如荧闪烁。“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其实,天上地下,应为一般,盛世景象,人喜神悦。
“看来世态炎凉尽,惟有月明无贵贫。”中秋时节,月圆花好,万家灯火,欢度中秋,喜迎国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