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

郭治涛:红色通道的记忆

作者:郭治涛   发表于:
浏览:165次    字数:154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4篇,  月稿:0

  河北省蔚县城西南三十里的大南山脚下,有一个古老的村庄——上宫村。

  上宫村面对蔚县大南山,距离村庄二里地,对应村庄有一个垭口,人们通称——小峪。每年夏季山里下暴雨形成了落坡洪水,犹如猛兽的冲出垭口,为了防止洪水冲毀田地和村庄,人们修了泄洪渠,洪水顺着泄洪渠而去。

  小峪垭口宽阔,悬崖峭壁上巨石嶙峋,仿佛随时可能滚落下来。脚下是大小不同的鹅卵石,牛大的巨石时有出现。顺着峪道沙河行走几里,开始爬坡登山,山上是羊肠小道。

  冬季的大南山白雪皑皑,寒风刺骨。晚春的大南山呈现给人们是山花烂漫,百鸟争相筑巢产卵。夏季的山里灌木丛郁郁葱葱,灌木丛落叶预示着秋季到来,那时候人们收完了秋,肩上搭一根绳子,手里拿一把镰刀开始登山割山柴,为冬季取暖备用。

  几百年、上千年这里的人们每年深秋到初冬沿着羊肠小道割山柴。背负上百斤的山柴,脚下踩着山道的斜坡,登稳了左脚才敢迈右脚跨出一步,稍有不慎就有滚坡堕崖的危险。

  纵横交错的沟壑,重重叠叠的山峰,翻了一座山又一座山,跨过一道沟又一道沟,中间有东岭、西岭和寨沟几个小村庄,从一沟翻到九沟进入了大南山腹地。

  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南山游击队就是利用这条羊肠小道传递情报。上宫村距离暖泉八里,暖泉驻扎着以宗孝为首的皇协军经常出发到南山附近几个村庄封锁进山的道路,搜捕游击队情报人员。

  敌人的封锁和搜捕扼杀不了情报的传递,人们有时候利用割山柴或放羊做掩护传递情报。并且每个村都有游击队的堡垒户,上宫村村南边当年有一个菜园子,村民王凯住在园子里,每当夜里游击队人员下山,首先爬在园子小墙上观察一下四周,然后朝园子小屋前扔三块小石头,如果情况正常,屋内王凯就开门拍三下手,墙外的游击队情报员就入屋接头

  战争年代上宫村是敌我双方交叉活动的地域,游击队经常夜间下山搜集情报,筹集给养,进行必要的反霸除奸。暖泉的皇协军也经常出没偷袭。

  一九四六年春季的一天,南山游击队两个人来到上宫村堡垒户郭立刚家中,凌晨到来正在吃早饭,宗孝带着暖泉的自卫团扑进了村子,郭立刚妻子蔡氏立即把游击队两个人藏在了地下室。宗孝根据来不及收拾的饭菜看出了蛛丝马迹,怀疑有外来人吃饭,把里外院全部搜查没发现情况,用枪托子砸了蔡氏几下,也没有问出任何情况。

  上宫村距垭口小峪二里,一旦发现敌情,游击队人员马上朝垭口小峪撤离,很快溶入了大南山。

  十多年的战争岁月,人民用机智和生命维护着这条通往南山根据地的红色通道,传递了情报,筹集了给养,输送了兵源。游击队的情报人员无论春夏秋冬,往往是夜里冒着滚坡坠崖的生命危险,行走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由于距离南山根据地较近,经常接触游击队人员,受他们的启发当年上宫村十多个人踊跃参军参战,有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村民们也踊跃支前,送军粮,转运伤员。

  敌人也知道这条红色通道,采取了多种方法企图阻断,但是游击队与老百姓也有应对的方法,始终切不断山上山下的联系,因为他们是聋子、瞎子,听不到,看不到。有时候进山“扫荡”,游击队早已转移,有时候遭到游击队的伏击。

  日本投降后,驻扎在蔚县的囯民党部队和地方上的流氓兵痞怕游击队下山袭击,他们在南山各个垭口布防少量部队,以防游击队下山。

  一九四八年春天的一个夜里,小峪里面响起了枪声,一直到半夜才停下。次日天明,上宫村各个堡的街道到处是部队。人们说杨成武的部队进驻了上宫村,夜里的枪声是解放军与防守峪口的囯民党兵交火。

  杨成武的部队进驻了上宫村,揭开了解放蔚县的序幕,小峪通往南山的红色交通要道完成了史命。

  七十多年过去了,老人们一代代相传,村民都了解这条红色通道和上宫村南边园屋,游击队的联络点和联络人王凯。(王凯解放后任蔚县粮食局长)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红色 郭治涛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名家散文

查看更多名家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