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散文

散文||夜宿黄河故道【征文】

作者:张三   发表于:
浏览:72次    字数:4155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7篇,  月稿:0

  暮色似载着黄昏的鸦,沿途撒下暗色的影子,又似慢慢聚集的乌云,下垂而低合,将老树枯藤、村落人烟、远山近水一一轻笼于怀。天边最后一抹金光悄然隐没,自疏疏的枝桠间微微探出头来,冷静地俯视着人世间。

  我是趁着夜色,到达黄河故道的。面对着村庄犹如一幅精美的工笔画,乡村的景致在我眼前铺展开来——石拱桥、水坝、荷塘和婆娑垂柳倒影于水中,轻风一起,波光一层一层荡漾开来。

  黄河故道位于江苏省响水县大有镇淮河村,这里最引以为傲的并不是它的景色,而是它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地域环境和乡风文明,从旅游、农业、文化、教育、康养五个板块进行规划,以引进专业投资经营机构开发合作项目为辅的经营模式,通过自营产品和合作开发产品双向扩展市场,从而带动周边休闲度假、康养、文化教育实践、民宿、餐饮等消费经济的增长。不得不说,从这里可以窥探到整个响水县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

  夜幕刚刚降临,乡村里的小道屋场都是静悄悄的。淮河村委会门口,有一颗威严的大树,显示着这里应有的气势。一阵微风吹过,落叶无声,只留下斑驳的树影在等下欢快地跳跃。

  走到村路口一块场地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嘿吆”的吆喝之声,一会儿便是人声车声鼎沸。在灯光下,我看到一个宽大的农产品库房,一群群男女老少正在一辆辆停靠的大货车以及小四轮旁卸着黄桃忙碌着,为小轿车的后备箱忙着装黄桃。

  这是当地的淮河村,盛产当地叫“致富果”的黄桃,一簇簇颗粒饱满、金黄色彩鲜艳。那一箱箱包装精美的黄桃,如同长了腿似的飞奔上宽阔宏大的车辆,转眼间在这其中整齐排列,仿佛人民子弟兵整装待发,走向广阔的大市场,正向乡村的农户们行着产销脱贫致富振兴乡村的成功礼一般!

  我这才发现,淮河村党支部书记孙昌余也在那里,他正带领着镇村的果农们,欢喜干活在村头桔黄色的灯影里,辛勤劳作了大半年的农民们正在争分夺秒,忙着往外运送黄桃……

  经过了解,淮河村结合乡村和自身发展实际,大力发展黄桃种植特色产业,全面拓展经济增收渠道,帮助村民走上“致富路”。此时此刻,村上的小井一如既往沉默。当然不会有吊桶去砸碎它打破宁静,看一眼井底的天空,星月云朵如茶。

  可是村书记和村民们心情难以平静,他们一边和农民兄弟们热火朝天忙着运销黄桃,一边却又从金黄色的灯影里跑出来,身边还带领着几位农村妹子,来到了这个村入口,向我们首次登临的这淮河村的新建村道公路方向瞭望着。突然,我发现她们看见我走了过来,不禁咧开了嘴……

  趁着间隙,我和孙昌余书记聊开了。原来淮河村之前是一个贫困村,村辖区虽然不小,但属高寒山区,属浅层次的石漠化村落,在脱贫之前没有任何的种植特色,那些年镇村领导望着这片荒山一筹莫展。

  十多年前,扶贫政策在淮河村落地,镇村领导似乎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在县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村道路的路面硬化,形成了完整的交通网络;在县水利局等部门的关怀下,完成了自来水工程建设,解决了几代村里人的饮水问题;电力部门将供电网络进行改造,结束了以往供电不足的历史;投资40余万元建立了60千伏的村级光伏发电站,保障了村里经济的来源……

  村领导经过调研,发现响水种植黄桃历史悠久,还有动人的神话传说。据说,响水县盛产的黄桃,就是出自孙悟空大闹蟠桃会,带去的桃核长出桃树,代代相传至今。黄桃,又称黄肉桃,属于桃类的一种,由于果肉果皮均为黄色,又传说出自于天庭,故贵为“金桃”和“仙果”。

  淮河村位于黄河故道,临近东海。黄河夺淮带来大量泥沙,土壤是以黄泥土质和粉黄泥土质为主的沙壤土,透气性好,非常适宜桃根生长的需要,土质偏碱性,易使黄桃产生生理性干旱,有利于果实养份的积累,具有生产优质优品黄桃的独特条件。经分析,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且富含锌、硼、硒等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果实的糖分转化与积累。

  淮河村这边非常适合种植黄桃,于是镇村领导决定大力发展黄桃产业。结合当地实际,淮河村以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为重要抓手,打造生态旅游景区,建成以河湖景观群、春夏秋冬四季园等为主要代表的景观节点。响水县淮河村先后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庭院绿化巾帼示范村”、“四优”党支部等荣誉称号,黄桃采摘如今已成为响水县甚至盐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

  经过几年发展,淮河村以黄河故道建设为契机,在故道沿线新流转土地3000亩,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在原有300亩果园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农户家前屋后的闲置土地栽植果树,发展特色庭院经济,进一步优化故道沿线环境,改善家乡面貌,填满群众的钱袋子。眼下正值黄桃采摘的时节,淮河村田间地头到处是果农采黄桃的身影。

  淮河村的村民老施原本是一个极度贫困户,家庭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十多年前,村两委帮他筹集了一部分资金,成了淮河村种植黄桃的农户。当年,老施家就种了12亩,黄桃经济效益特别好,销售逐年上升。老施潜心经营,还利用城郊的地理优势,开办农家乐,开拓垂钓、赏鱼等乡村旅游项目,前年收入4万多元,去年收入8万多元,今年估计能收入10万元左右,成功摘掉了贫困帽子。

  “我们村有人把黄桃‘采摘权’都给了游客,只要掏 10 元进园票,就可以大快朵颐。”老施笑着说,这种方式游客欢喜农户也省事,他打算以后每年都这么做。

  淮河村的黄桃种植的品种主要有金冠黄桃、锦春黄桃、沙荒蜜、黄金密3号等,黄桃果实硕大,色泽艳丽,肉质鲜美,口感香甜,深受顾客们的喜爱。这些黄桃品种果实大小、颜色、口感等方面各具特色,让消费者在品尝黄桃的同时,也能体验到不同的口感和风味。

  黄桃种植,让淮河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景区。每年春季,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春暖花开,淮河村的桃花也争相绽放,正是赏花的好时节。一团团、一簇簇雪白的花朵紧紧相拥着,像爆米花一样缀满了枝条,婀娜多姿,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授粉的蜜蜂有的在枝头舞动,有的停留在花朵上,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醉人景象。漫山遍野的黄桃花竞相开放,将整个山村妆点得粉嫩水灵。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朵朵黄桃花与屋舍、农田交相辉映,白的花、绿的草、亭亭的樱枝、蓝蓝的天空,纯净的湖面,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卷。

  每年的七八月份,正是响水淮河村的采摘季节,成熟的黄桃在枝叶间尽显魅力,红得让人心醉。大人们在园里拍照、聊天,孩子们一边采摘,一边玩闹。这个时候的黄桃已经完全成熟,果实饱满、甜度高,游客可以在黄桃园里自由采摘黄桃,也可以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采摘,体验农家乐趣。

  黄桃采摘基地里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在采摘黄桃,分拣包装,不时有游客上门采摘购买,十四、五个黄桃装一箱,足有十多斤,每斤收费5元。老施3年前新栽下桃树60多亩,今年是挂果第二年,喜获丰收,忙不过来,他雇了30多人帮忙。老施说:“园中最大的桃子重达一斤半,平均每个黄桃都在半斤以上,今年已经没有了疫情影响,采摘游客更多。而且当地政府线上线下帮助销售,收入直超去年两倍多……”

  由于淮河村的黄桃施的都是农家肥,绝对绿色无公害,游客可以放心品尝。有的在拍照打卡的间隙,以及迫不及待地放一颗到嘴里。除了生吃黄桃,响水淮河村还有黄桃加工厂,将黄桃加工制成黄桃干、黄桃酒、黄桃酱等多种产品,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体验选择。

  淮河村除了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提供避暑圣地外,近些年因植被覆盖率高,野生动植物资源越来越丰富。淮河村的乡村就像一块海绵,吸汲着的不仅有四季分明的记忆潮水,更有不断涌流的繁衍生息的故事,并且随之瓜瓞绵延。游客可以参观当地的乡村风光、民俗文化,还可以到附近的密林深处探险,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屋檐的拱角、窗前的池塘、牛蹄前的羊角、蛙鸣的稻田……那是外地游客苦苦寻找的原乡的“况味”。

  我感叹,这些年响水县抢抓省市黄河故道片区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和8个特色产业园建设,重点打造七套桃花园、运河苹果园等特色产业园,形成特色品牌,串珠成链,大力构建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响水县淮河村因黄桃而得名,如今有优质黄桃园几千亩。一筐筐新鲜的黄桃被装车拉走,为果农留下一张张鲜红的“票子”,黄桃在市场一路走俏,给果农带来收获的喜悦。

  “靠着黄桃,很多村民家的生活蒸蒸日上。现在就想着村上家家户户都能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过上好日子。”淮河村党支部书记孙昌余告诉我,很多农民在外打工没有前途,于是返乡创业建立了黄桃种植基地,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收入,而且吸纳了50多位村民进园务工,仅采摘就能让村民增收20万元左右。

  听着淮河村发展变化故事,我展望着未来发展前景,在黄河故道的这个晚上,注定一夜无眠。我切实地感受到淮河村发展成功的真谛,是淮河村的飞跃发展,也是响水县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仿佛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在淮河村的上空自由翱翔,感受这里飞速发展的快意。我仿佛听到习总书记说的“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金句,陶醉其中,不能自拔……

  窗外,灰暗色的天空渐渐泛白,人声鼎沸,并传来汽车引擎发动的声音。蓦然间,车声跑步声大作,这一夜我陶醉于淮河村的故事,几乎一夜未睡,可我却要走了。孙昌余书记拉着我的手,爽朗地说:“欢迎常来啊,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淮河村虽然发展有点成绩了,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宣传引导,吸引更多的外地人过来啊……”

  我笑了笑,说:“农业稳则天下稳,农业乐则天下乐,我能为响水县乡村振兴典范村出份力宣传,为你们黄桃产品、旅游发展事业尽一份心,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乡村振业,产业振兴,百姓增收富裕,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不一会儿,清晨的太阳从淮河村那边的千亩黄桃种植基地上升起来,东方泛起了鱼肚白。这颜色须臾万变,悠然间转变成灿烂的金黄色。这不就如同眼前的淮河村吗,它从一穷二白的贫困乡村,发展成为响水县黄桃特色产业乡村,还带动了文旅发展,那样瞬息万变,奇迹般嬗变。

  临走前,我们经过黄河故道的一处高地驻足,再次俯瞰淮河村千亩黄桃种植基地,这里鲜香四溢、浓郁千里,一簇簇颗粒饱满、色泽艳丽的黄桃挂满枝头,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火红。淮河村里的果农总是笑得合不拢嘴,他们看着劳动的硕果挂满枝头,就像一个个致富的“金果果”,心里特别的开心。

  美丽淮河村,人间幸福地。这座充满神奇的乡村大地,让我再也舍不得离开了!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张三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写景散文

    查看更多写景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