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皖南秋行(二)

作者:方烟雨   发表于:
浏览:104次    字数:2555  手机原创
级别: 驻站作家   总稿:189篇,  月稿:0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十月开篇,行走皖南,疏朗、美好。

  明《广舆记》:“池州古迹曰‘杏花村’,在府城山门外。”杜牧《清明》诗:“牧童遥指杏花村”,即指此地。

  我们乘坐观光车游览杏花村。村子没有一户人家。秋风掠过大片大片的田地,庄稼在风中伏低,又直起。风从田野往那边的芦苇飘去,一波又一波,不知疲倦地追着、跑着……

  秋阳普照,豆子摇铃,芦苇白了头,朝天椒由暗变红,南瓜满地都是。墙头的丝瓜懒羊羊地打着盹儿,柿子高挂枝头,红彤彤的,真诱人。尽管可以随便摘,游客垂涎三尺,却手下留情,留给那些鸟儿们做过冬。杏花村沉浸在一片安宁、祥和中。

  午饭后,直奔醉山野。早就对那儿的瀑布充满了向往。一路攀爬,一路惆怅。峡谷失去了往日的欢腾,清清的细流吻着谷底光滑的石块。干涸的峡谷,似老人的额头,失去了皮肤的弹性,裸露出沟壑的纹理,没了灵气。淡淡的失落掠过心头。冬天,风雪卷着落叶,盘旋空谷、落地腐烂,不正像孤寂老人身居清冷的空巢吗?遇此处境,就深深体会它,书写它吧。

  冲着黄崖大瀑布来到醉山野,没见瀑布踪影,虽心有不甘,也只能用“心”造“境”。这样想着,一些山水诗带着远古的回响,从心里流出来:“托身青云上,栖岩挹飞泉”“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憩石挹飞泉,攀林擎落英。”谢灵运太喜欢瀑布飞泉了。他的诗与情激起了我的好奇和冲动,美好的画面在心中放映。听鸟鸣,赏植物,追着蜻蜓观察,看它身体发生的微妙变化。它摇摇晃晃飞来飞去,落在涧边的石头上,那么透明,那么轻盈,似只剩下灵魂。一抬起头,只听导游说着醉山野耸人听闻的事。“山里有洞,住着野猪,夜晚野猪出没,还伤了人,有这事?”我疑问重重。小游客们早吓得张着嘴巴,睁大了眼睛。

  太阳之下,地上的人与事,善与恶,无不感受着阳光的温暖。走在山水间的人,俯视人生的视角总会也多一些,我不再患得患失,勇敢地向玻璃栈道走去,不枉此行。

  走下玻璃栈桥,随导游走进慈云古洞。地下河从洞内蜿蜒而出,石钟乳在灯光的辉映下奇幻迷离,美不胜收。容洞无处不滴水,阵阵清凉在身心流动。水滴回音,空寂的溶洞更幽,更深,更静了,静得令人一阵阵心慌,不敢独自久留。

  “这么大的溶洞是怎么形成的呢?”游客惊叹道。“地壳运动,海水退去,岩溶地貌形成山峰,石峰长期受雨水冲刷,顶部变成刀山剑石状了。底座,地下水的长期溶蚀,河水冲击,渐渐形成了溶洞。”导游介绍着。

  “看,这自下而上生长的石笋,就是溶于水中的石灰岩溶液,溶液从洞顶往下滴,蒸发后,余下的碳酸氢钙沉淀就形成了石笋。石钟乳的形成与石笋一样,只是自上而下生长罢了。石钟乳每100年,长1厘米。它的形成需要上万年,甚至几十万年。”

  石钟乳形态各具,加上颜色各异,令人流连忘返。

  标牌“冰清玉洁”的石笋,楚楚动人。她纯白无瑕,长年累月与凛冽的气息为伴,泪光点点,仍静默坚守。经历沧桑的她,依然美轮美化,谓溶洞第一宝。路过她的游客,总是深意绵绵地触摸她的冰肌,企图唤醒她不染尘的梦。

  “那是‘妙笔生花’!大家从侧面看,是不是像断了一小截的笔触?相传李白少年做过一个梦,梦见自己使用的笔尖,开出鲜艳的花朵,一张张白纸自动飞到他跟前。他用妙笔疯狂作诗,直到笔触断掉一截。右边看,这块钙化的梯田,或许在提醒李太白,要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呢!”听了这番解说,游客们都笑了。

  走着、看着、感叹着,我们在“茅庐”旁拍照起来。茅庐惟妙惟肖,顶上一片雪白,茅檐低矮,敞着门。一个少年弯着腰钻进庐内,里面空空如也,倒显得宽敞。置个棋盘,围上五六个人观棋不成问题。只是没有门,感觉不太雅静。

  溶洞内除了主干道和灯光是人工打造的,其余的都是纯天然的。

  走进溶洞,低处不小心会碰着了头,窄处需侧身而行。洞内险象环生,别生情趣。蟾蜍望月、雪拥玉门、莲池放灯、倒挂石林、七音响石、三色麒麟等石钟乳数不胜数,清秀俊美。游客无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溶洞的出口是慈云寺,据说香火很灵。

  晚饭后,入住民俗。三楼帘外,一弯秋月斜挂西山,山下清泉细细流,泛着幽兰银波,洒下一路嬉笑。山,显得更静了。

  黎明,一枕鸡鸣晓梦。幽静的山村睁开了眼。女子在溪边裸露的石块上捣衣,掬一捧水洗脸。澄蓝的天下,雾锁山头山锁雾。白色的马头墙下,柿子红了,野草依旧葱葱。一簇簇鸡冠花,三叶梅,还有爬满院墙的青藤,都沉默着。我感到自己像是静物油画中的果实,晶莹剔透,亮亮的,妥妥的。太阳升起来了,鸟鸣裹着秋露,皖南的清晨,如诗如画。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安宁,更让人感到快乐呢?

  吃过早饭,大巴车来了,我们沿着环山路,驶向观音堂牯牛降。那儿是牯牛尾巴。因山上有观音庙而得名。山上古树华盖,蕴藏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秋天,牯牛山是个聚宝盆,“野”趣横生。“凹叶厚朴”的叶包像个花骨朵,叶片形似无花果的叶子,树皮居然可以制成味美的煎饼。槠树有很多种,麻槠、苦槠、米槠等,只有甜槠最惹人喜爱,它的果实可以制成粉条、豆腐等。这些都是当地的特色菜,吃起来像凉粉。秋干燥热,吃槠栗豆腐或粉条,通气解暑,清热去滞。

  “五眼果”树扎根石头上,谓之石抱树,也叫南酸枣。秋天,南酸枣铺了一地,捡起一枚,小小的果子椭圆形,果肉软软的。轻轻一捏,手黏糊糊的。闻了闻,有一股酸甜味儿。伸出舌头舔了舔,酸中带涩。未经加工的“五果眼”不能直接吃。捏去果核上如泥的肉,我惊喜地发现,果核顶端居然有五个小孔。果核美其名曰“平安转运珠”。五孔象征五谷丰登,五福临门。皖南乡民们将“五眼果”加工成美味的经典手礼,果核制成纯天然手串。戴上“五眼果”手串,寓意健康、平安、智慧。山的丰富和文化,也许是文人墨客喜欢她的缘故之一吧。

  观音堂牯牛降,李白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我揉了眼睛,一次次侧耳倾听,未见鹭影,未闻猿声。“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倒是不夸张,观音堂牯牛降可谓天然森林浴场。秋天的阳光,醇厚柔润,牯牛湖面,竹木别墅顶上闪闪发光。云絮在山林湖水上空缓缓飘移,空谷回音。心想:要是站在瀑布观景台上,能目睹瀑布飞泉,此处岂不成了人间仙境?人也沾了仙气?

  回来的路上,心想:最让人惦念的,总是未能见到的。人生最好的状态应该是不期而遇吧。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日记 秋行 皖南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方烟雨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1-10-14 18:41
    林翠华
    皖南是个好地方,很有玩头,很有写头。到山水野外,最好的体验是在民居留宿,看日落黄昏,听鸡鸣犬吠,炊烟袅袅升起,万籁渐趋静寂。看早晨第一缕阳光,听碓声传向夐远,轻提裤脚踏破露珠……陈老师有如此体验,有福!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