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自古以农立国,创造了五千多年的农耕文明,最明显的是:“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春华秋实,国泰民安”。这些诗句词语的描述,反映了农民辛勤耕耘,夺取丰收的愿望。耕作之目的,是为了丰收。作物丰收了,农民才能吃饱肚子,国家才有实力。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便是这个道理。农民粮食丰收了,自然高兴,便要庆贺一番,要举行庆祝活动,于是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民俗娱乐形式便随之产生。譬如做大戏、做木偶戏、舞狮舞龙、游灯游神、唱山歌跳族舞等等。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我们化州的一种庆丰收节目:跳禾楼。
上世纪八十年末,我曾与文艺家湍流多次下乡采风、调研民间民俗。先后在播扬、平定、合江等地发现一种欢庆丰收的歌舞,称作“跳禾楼”。每年秋收之后,即农民收割完毕后,便在打谷场或其他空地上用木条、竹竿、稻草搭成一个高脚禾楼,仿似如今的小舞台。各村搭楼不同,有四角楼、八角楼,甚至有圆形楼。正面的楼堂上挂着某某神像,还插着各色牙旗。夜幕降临,灯火照耀,村民们吃完丰收酒后便三三两两集中到禾楼前,参加活动。这期间,往往明月朗朗,气候宜人,男男女女气氛活跃。表演开始,笛声响起,一对青年男女打扮成刘三仙和牛哥的化身,登台先向神像行礼,然后对歌。女唱:“何物出世面向天?何物出世嘴尖尖?何物出世弯弯颈?何物出世摆两边?”男唱:“犁壁出世面向天,犁刀出世嘴尖尖,牛轭出世弯弯颈,藤棹出世摆两边。”两人对唱到一定火喉后,鼓乐令刀齐响起,场上的男男女女,自动组合,分开两排,起舞对歌,刘三仙与牛哥作指挥逗引。内容大都是唱农事、农物的,亦有唱情爱的。歌声笛声此起彼伏,乐也融融。我曾问,为什么主要表演者是刘三仙和牛哥呢?村民说,这是从广西传来的,刘三仙即刘三姐的化身。早年刘三姐到粤西六王山一带传歌,与牛哥一起“练百草丹”为农作物除虫,使粮食丰收,还教人唱丰收歌,跳民族舞。例如有一首禾楼歌便是这样唱的:
登上楼台跳禾楼,风调雨顺庆丰收。
喜舞欢歌太平世,众执穗铃咏金秋。
跳禾楼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新。如今,这个庆丰收跳禾楼的形式仍然保留,而且已成为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化州文化部门努力使之传承并创新。国家定每年的秋分日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广大农村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大农民群众欢庆丰收,使农民节日欢天喜地,千姿百态。我们化州的民间民俗歌舞跳禾楼,在这丰收节里,焕发出更精彩的风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