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杨宇:回天乏力张世杰——宋朝风云录之三十九

作者:多多   发表于:
浏览:105次    字数:3438  电脑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23篇,  月稿:0

  “长风驾高浪,偃蹇龙虎姿。萧条犹在否,寒日出雾迟。”

  “南国卷云水,黄金倾有无。蛟龙亦狼狈,反复乃须臾。”

  文天祥曾经为张世杰写了几十首的五言绝句,这是其中的四十一和四十二,可见文天祥对张世杰的惺惺相惜之情。因此,虽然崖门海战成了南宋一朝悲壮的谢幕,我还是觉得应当写一写这位与文天祥、陆秀夫并称为宋末三杰的张世杰。

  张世杰,生年不祥。卒于1279年,涿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随吕文德征战四方,历任诸军都统制、知高邮军等职。不久后因形势危急,张世杰升任保康军承宣使,带兵抵抗元军入侵,期间互有胜负。随后又先后担任制置副使、保康军节度使、检校少保等重要职务。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元军逼近临安。张世杰奉益王、卫王南逃,组织小朝廷抵抗元军南下。后任签书枢密院事。成为小朝廷中的核心人物。南下途中,元军多次派人招降,张世杰坚决拒绝。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正月,元军攻打雷州,数次皆未获胜。张世杰因功升任少傅、枢密副使。同年四月,宋端宗驾崩,张世杰主持立卫王为帝。并将朝廷转移到崖山。不久,也就是1279年春,在崖门海战中,陆秀夫背卫王赵昺投海自杀,南宋灭亡,张世杰也在同年死于平章山下。

  忠心不二的英雄豪杰张世杰,就这样在海风中高唱正气歌,“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张世杰与元朝大将张弘范、张柔都是一个家族的亲戚。如此沾亲带故,按理说,张世杰也应该为元朝效力尽忠才对,可是张世杰却选择了背叛蒙古,为宋朝效忠,并带兵打仗。

  这事开始的原因,曲折有隐情,也可以说是出自一件十分尴尬的乌龙事件。

  在张柔为蒙古管理杞县的时候,管辖着周围30多座城。当时,张柔是蒙古东路军的副指挥使。这一年,宋朝和蒙古的战争十分胶着,两方都是有胜有败,战局并不是十分明朗。成吉思汗去世之后,后来的执政者们如贵由等,都对汉人将军的军权和势力不信任。很多汉人官员也因为蒙古贵族们的排挤而受到不同的质疑,不仅当政者不重视汉人臣子,连同事间也相互排挤,汉人在蒙古的生存环境可以说是十分的艰难。

  这时候,有一个女真人叫做夹谷显祖,突然向上头诬告,指证张柔有背叛蒙古的打算,还添油加醋臆造了许多细枝末节,说得头头是道。这就引发了蒙古当朝者的愤怒,张柔若不能及时洗清冤屈,株连九族也是很有可能的。成吉思汗去世之后,此时掌管朝政的是窝阔台的老婆乃马真后,乃马真后下令,将张柔抓捕后拷问训话。乃马真后一直坚信张柔肯定已经与南宋通气,但张柔受刑之后仍然拒绝承认,这就无疑是火上浇油了。

  身为张柔的同族,张世杰听到张柔被抓走的消息,为了自保,逃到了宋朝。然而,在张世杰逃走之后,事情却发生了转机:张柔在被严刑拷打后还是没有承认自己私通宋朝,乃马真后看他如此坚持,就相信了他的一片忠心。张柔受命官复原职,依旧回到前线,率领军队继续攻打宋朝。

  张世杰奔逃到宋州,隶籍淮兵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阮思聪见到他认为他是奇才,告诉了吕文德。吕文德征召他为小校。张世杰多次立功升到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攻打安东州时战斗猛烈,他调官职十阶。不久,他随从贾似道进入黄州,战于騣草坪,夺回敌人所俘获的东西,加官环卫官,历任知高邮军、安东州。

  公元1268年,元军修筑鹿门堡,吕文德向朝廷请求增兵,调张世杰与夏贵前往。等到吕文焕带着襄阳投降元军后,朝廷命令张世杰率领五千人驻守鄂州。张世杰用铁索封锁两城,夹以火炮、弓弩,其显要之地都散布木桩,设置攻打器具。元军攻破新城,长驱而下,张世杰奋力战斗,使元军不能前进,元军派人招降他,张世杰不顺从。元丞相伯颜阳明着攻打严山隘,暗中从唐港以水军冲锋陷阵进入汉水,东攻鄂州,鄂州因此陷落。张世杰率领所部军队入卫临安,又经过饶州,才入朝廷。当时局势危急。朝廷召诸将救援,大多数没有到达,只有张世杰来到。宋度宗叹息惊异。张世杰从和州防御使不到几个月多次加官到保康军承宣使,总都督府兵。派遣将领四处出击,取得浙西各郡,收复平江、安吉、广德、溧阳诸城,军势颇为振奋。七月,张世杰与刘师勇等将领大规模出师焦山,命令用十条船结为并船,下碇停泊在江中,没有命令不得启碇,表示以必死的决心。元主帅阿术载着张满弓弩的士兵用火箭攻打并船,张世杰军队乱了阵脚,没人敢启碇,投江而死的有一万多人。张世杰大败,奔逃圌山。向朝廷上奏疏请求救援,没有得到答复。不久,张世杰提升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十月,升任沿江招讨使,改任制置副使、兼知江阴军。不久元军到独松关,朝廷召文天祥入卫,以张世杰为保康军节度使,知平江。不久也被征召入卫朝廷,加官检校少保。

  公元1276年正月,元军迫近临安,张世杰请转移皇帝、皇后、太后三宫进入海上,而与文天祥合兵背城一战,丞相陈宜中正派人向元军请和,张世杰不同意,报告太皇太后阻止。没有多久,和议也终止。元兵到达皋亭山,张世杰于是领兵进入定海。石国英派都统卞彪劝说张世杰投降,张世杰以为卞彪是来随从自己一起南下,用椎杀牛让他享用,酒吃到一半,卞彪从容说话,张世杰大怒,割断他的舌头,在巾子山把他裂尸。

  公元1276年四月,张世杰随二王进入福州。五月,与陈宜中尊奉赵昰为君主,张世杰被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王世强引导元军攻打南宋,张世杰于是侍奉益王进入海上,而自己率领陈吊眼、许夫人等畲族军队攻蒲寿庚,没有攻克。十月,元军主帅唆都率领军队来支援泉州,宋军于是撤兵退去。不久唆都派人招降益王,又派经历孙安甫劝说张世杰,张世杰把孙安甫拘留在军中不让他回去。元军招讨刘深攻打浅湾,张世杰战败,把益王移居井澳,刘深又来攻打井澳,张世杰击退了刘深,因而迁到硇州。

  公元1278年正月,元军派大将王用攻打雷州,王用战败。四月,南宋益王死,卫王赵昺被立为皇帝,拜张世杰为少傅、枢密副使。五月,元派琼州安抚张应科攻雷州,三战都不顺利。六月,再次决战于雷州城下,张应科战死。张世杰认为硇州已不能久居,将赵昺转移到新会的崖山。八月,张世杰被封为越国公。朝廷散发琼州的粮食供给军队。十月,南宋派凌震、王道路夫袭击广州,凌震战败。

  公元1279年),元军主帅张弘范等人的军队到达崖山,有人对张世杰说:“北兵用水军堵住海口,我军就不能进退了,为什么不先占据海口。侥幸取胜,这是国家的福份;不能取胜,仍然可以向西撤退。”张世杰担心军队长时间在海上有离散之心,就说:“连年航行在海上,什么时候是个了呢?现在应该与敌人决一胜负。”全部烧毁了皇帝临时驻地的集市,将一千多艘大船连结起来做成水寨,以为死守之计,人人都感到形势危险。

  不久,张弘范的兵开到,占据海口,打柴、汲水的道路全被堵死,宋军啃干粮啃了10多天,口渴了,向下捧海水来喝,海水味咸,喝了就呕吐泄肚,宋军极度困乏。

  张世杰率领苏刘义、方兴每天大战。张弘范得到张世杰一个姓韩的外甥,给他官做,三次派他前去招降张世杰,张世杰历数古代的君臣说:“我知道投降了,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富贵,但是我为皇帝死的志向是不能动摇的。”二月二十日,张弘范等人攻打崖山,张世杰战败,退保卫王所乘坐的船。元军接近宋军的中军,张世杰才割断拴船的绳子,带着11艘大船冲出港口,其余的人收军回到崖山。元军的刘自立击败了他们,降服了他们的将领方遇龙、叶秀荣、章文秀等四十多人。

  张世杰还想侍奉杨太后寻求赵氏的后代而立位,再图后举;但杨太后在听闻宋帝赵昺的死讯在后亦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飓风忽大作,将士劝张世杰登岸,张世杰说了句:“不必了。”然后登上柁楼,露香祝道:“我为赵氏,能做的事都做尽了,一君亡,又立一君,现在又亡。我还没有死的原因是希望敌兵退,再另立赵氏以存祀啊。现在到了这个地步,岂非天意啊!”

  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中溺卒于平章山下,即今阳江市西南的海陵岛对开海面。

  张世杰死后,战乱中他的妻子和幼子曾辗转至天台避难,因此他的后代在天台定居下来。天台百姓在他殉国后为他建起祠堂,供奉牌位,从此这里便成了张家的宗祠。

  2013年1月18日,苏州沧浪亭“五百贤人祠”为张世杰立像题词::“宋保康节度使张公世杰。天不祚宋,海风覆舟。厓山大忠,庙食千秋。”

  元朝马需庵有《江城子?6?1寄张世杰》一词:

  “年华都逐水流东。

  再相逢。

  一衰翁。

  不道而今,豪气减元龙。

  白发青衫人老矣,才又向,舞雩风。

  片帆烟雨淡溟蒙。

  渺孤鸿。

  太匆匆。

  谁似髯参,依旧醉颜红。

  明日九重仙诏下,还又见,紫泥封。”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我的爱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