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散文

那年那月 那些人那些事 | 宋伟丽

作者:吴明   发表于:
浏览:432次    字数:1679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42篇,  月稿:0

  回顾走过的那些年月,平凡而普通的日子,我在平淡的人生历程里静静地沉思,将那年、那月、那些人、那些事泡成一杯茶,或淡或浓,每一次品尝都能闻到幽幽的芳香。

  刚参加工作的那年,我刚满21岁。我被分配到最偏远的农村网点—二宫信用社,当时每天得骑1个小时自行车才能赶到网点,我就这样心浮气躁地追随着岁月的步履,却在光阴的故事里逐渐积攒了成长。

  记得走进二宫信用社的那天是1993年的11月,破旧的办公室里除了办公桌椅都是以“一”计数的,一个木质账柜,一个土炉子,高档和值钱的就数那个大保险柜了。狭小的厨房里一个灶台,一个水壶,一个炒菜锅,一个暖瓶,一个鼓风机。而当时的网点存款总额只有几佰万元,贷款也只有几十万元。

  当时的信用社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天然优势,信贷员背着背包到农户家里,到田间地头,现场办理业务,用“三水”精神走出一条支持农民发展生产的农村金融之路。当时没有像样的办公设备,就靠着肩上“背包”里装的纸、笔、算盘和少量的现金,手工记账、精打细算,现场吸储放贷,为农民搭建资金融通的桥梁。

  1996年扩建修缮后的二宫信用社

  当时对新员工没有培训和实习,工作即上岗。主任就是师傅,他总是把“三水”精神和“三铁”要求挂在嘴边,教育我一定要传承好。

  主任写一手的好字,所以对我数字书写要求特别严格。我学对公会计时,他从如何记账、怎样做会计分录教起,对记账和做报表时数字都要求倾斜45度,表格间除数字“6”占满格,4、7、9占下格的上三分之一,其余的几位数字要留表格三分之一的空隙。在主任的教导下,我很快成长起来,一年时间里就升为了网点的坐班主任。

  在规章制度不健全的年代,只有《农村信用社会计和出纳基本制度》,那时我们把它当作圣旨一样对待,不敢有丝毫的马虎。记得有一个冬天的晚上,已经是11点多了,接款车都没有来接钱箱,由于那个年代没有电话,我就和另外一个女同事死死的守着钱箱寸步不离,望着窗外越来越黑的天紧张万分,但彼此信念却是坚定的,那就是不管发生任何事,我们都要拼命守护好钱箱。

  在那个有着浓厚淳朴民风的年月,无监控二十四小时的监视,现金柜台也是无玻璃的,存单还是手写的,也没有密码。柜员与农户之间的信赖是超乎你想象的。记得有一次一位农户取款500元,出纳员却付了1,500元,还没有到下班轧账的时间,这位农户主动把多付的钱送还了回来,说:“我回家一数钱多取了1,000元,饭都没顾上吃赶紧给送回来,不然一盘点少了钱,你们不得急坏喽!”当时望着农户憨厚纯真的脸,泪水模糊我的视线。

  曾经的柜台 曾经的办公桌椅 曾经的业务处理方式

  每年的年终决算是我们最隆重、最神圣的日子,因为一年的辛苦在那天就会有了结果。一般在12月20日要先预决算一次,12月31日真正的决算才开始,老主任就会买回好多好吃的,并亲自下厨做一年里最丰盛的一餐,并做好一切后勤保障工作。而我则安排储蓄会计和出纳手抄存、贷款余额表。抄完以后还要与总分核对,必须做到账实、账款、账据、账表、账账、内外账务六相符。我自己则根据总账拿铅笔先试做业务状况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十几张决算报表,全都对平了之后再安排阿拉伯数字写得好的人用钢笔或圆珠笔抄到新表上,报表底下垫上大复写纸,因为所有报表必须一式三份。当时的报表比两个A3纸还要大,稍不留神就会错行,为了既准确又美观且能拿上联社的报表评比奖,我们所有人是拼尽了力气。当时算盘是唯一的计算工具,决算整天都会听到辟里啪啦的算盘珠的声响。

  后来,摩托车取代了自行车,办公楼取代了旧平房,键盘取代了算盘。如今,农村信用社变成了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网点大堂变成了智慧厅堂,电脑终端变成了移动PAD,农信人把金融服务都“装”进了移动设备……然而,无论办公场所如何更换,服务设备如何迭代,农信人“一头露水,一身汗水,一脚泥水”的“三水精神”,“铁款、铁账、铁算盘”的“三铁”要求,始终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那年,那月,那些人,那些事,几树花开,几缕芬芳,几汀风雨,几道彩虹,汇聚成了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流淌在我生命深处。虽已渐行渐远,但却化作了缕缕光阴,挥之不去。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宋伟丽 那年那月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叙事散文

查看更多叙事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