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一天,我去一个乡镇办点事,恰逢当地的赶场天,街道很宽敞,但已没有往昔赶场的热闹,没有往日的拥挤人群,只有稀疏的一些人。我有些纳闷,咋没人赶场呢,这就是赶场天的乡场吗?
我到了镇上的政务中心,填表格、交资料,三两下就把事办好了。出于好奇,我随口问了一下工作人员现在镇上赶场天为啥都不闹热了?“现在来赶场的人都朝农贸市场跑,买卖都在那里做,街上的人就不多了撒!”一位头顶有几缕白发的中年大姐对我说。
我也没啥急事,就专门朝那镇上的农贸市场走去,想瞧瞧乡场的热闹盛景,还有没有过去赶场的感觉。
穿进一条小街,小街有四五米宽,两侧分别是一米左右的人行道,人行道外侧立着三、五层的楼房,底层为一溜门面,很有乡镇特色!这小街有几家茶馆生意不错,都有好几桌客人。还有几家经营殡葬用品的纸火铺,有一两处“锑锅换底”啥的,这些铺子就冷清多了。另外少数门面居然关着。
穿过小街,拐弯在宽敞街上又走了一段,就进入农贸市场。市场很大,举目一望,面积不下一两个的足球场那么大!仅出入口就有四个,还可以从临街门市前后门进出市场。市场内商品那叫一个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固定门市有卖副食的如糖果、糕点、生鲜,有卖农用物资如种子、薄膜、化肥,有卖杂货如坛罐、桌凳、竹器等;摊位区有衣物摊、鞋帽摊、水果摊、蔬菜摊、猪肉摊等;其它地方有鱼贩卖鲜鱼的,有打整鸡鸭售卖的,有农民卖蔬菜瓜果的,有土医生卖草药膏贴等。市场后侧出口外面有剃头、算命的。农贸市场物资异常丰富的盛况下,市场上的人气却不是很旺,买东西的顾客并不多,就稀稀落落的一些人,有的零星摊点甚至开始收拾走人了!我心中犯了嘀咕,怎么农贸市场里还是没啥买东西的人呢?
从农贸市场转出来我看了看手机,时间才10:40,说迟不迟、说早也不算早。如果回泸州吃中午饭又有点偏迟,我决定就在这乡场上解决晌午。
吃午饭前,我折回原先那条由三、五层的楼房夹持的小街,到小街上的一间茶馆里泡了碗茶。茶馆里打牌的、吹牛的、开怀大笑的,这些与茶老板招呼客人的声音汇聚起来,好一个人声鼎沸、生意兴隆场面!和百米开外的冷清市场恍如两个时空。我坐下来也和同桌一众老人吹了起来,摆当地趣闻,问他们高寿,夸他们身体健朗,又打听他们子女情况......这样我们就忘年交般熟络起来。东拉西扯后我才说出内心疑惑,现在赶乡场的人为啥少了许多?
“嗯!现在赶场时间短,一般到10点过就陆续散场回家,或者到这茶馆里来了。”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精干老人边说边吐出一口淡蓝色的叶子烟气体,我顿时明白了刚才我十点过到市场是赶了个“晚集”。
“再说现在乡村公路修通了,农村家家户户又有了摩托车、电瓶车,甚至不少人家买了小车,平时缺点啥的马上就驾车来场上或去福集、泸州买了。不一定非来赶这个‘场’嘛!”另一位圆脸老人笑着说道,胖胖的身体表现出他生活优裕。
“刚才不是和小兄弟提到了吗?还有就是我们子女那辈年轻人大多数在外打工,不少人已经在城里买房安家了。这就又少了不少赶场的人啊!”又一老者补充道。乡下老人真是随和谦逊,竟把我这个小他老人家不下二十岁的后生称小兄弟!
我静静地听着,望着门外几个路过小街背着背篼回家的妇女不禁释然:乡场是冷清了不少,但乡邻的生活却在不断提高,日子越过越红火......
过年回老家,团聚的日子里亲戚间相互问候、祝福,亲情在少有的聚会中变得越发浓郁。
碰到在老家相邻的乡场上经营副食生意的堂姐,我又想起那次“赶乡场”的经历。于是关切的问她:“幺姐,听说现在乡下赶场的人稀少了,你和姐夫生意没啥影响吧?”
“哎哟!兄弟,不要摆这个了!现在乡场的生意是真的难啊!大不如前了!许多乡坝人进城了,(场上)人都没几个!”堂姐夸张地唉声叹气。
“那不影响你和姐夫的生活吗?还有其他在镇上讨生活的人怎么办呢?”我焦急地问。
“怎办?反正饿不了!你那俩外侄女都大学毕业已在成都上班,不要我和你姐夫操心。我们买了社保,我现在退休了领点工资,隔几年你姐夫也能领到退休工资了。生意嘛,混得起走就行了!”听到堂姐已把自家事安排得妥妥帖帖,我放下心来。
“至于其他人,”堂姐继续说,“大家是各显神通!比如我家隔壁的刘四,早把主要生意挪到泸州的西南商贸城那边了;另一条街上我们同姓的税三姐,她的男人还和你的姐夫打‘姨太’亲戚呢!干脆把开在街上的‘苍蝇馆子’关了,两口子跑到永川的职业学校去承包食堂了;还有你姐夫的老表张强,原来在镇上开铺子卖仔猪,现在通讯发达,靠手机联系好乡下买主,用农用车直接把猪崽送到买主家中,不消赶场天就这么把钱赚到手了!另外现在在外边挣了钱回乡场的‘耍人’不少,有点头脑会交际的就在场上开起茶馆,赶场天基本家家满座......”堂姐展示出多年做生意的滔滔不绝的口才。
“哈哈!”听到说茶馆的事,我联想到上次在乡场上坐茶馆的情形,不由得笑出声来!
“你笑啥子?”
“没啥。我正替你们高兴呢!你们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自然而然地掩下笑容。
......
回到泸州家里,我不禁感慨起来:是啊!社会不断进步,环境不停变化!在城市化大趋势下,乡下人涌入城市,在城市中工作、生活、甚至定居下来,乡村、乡场随之没落是迟早的事。但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中,乡亲们能想出办法,能吃苦耐劳,大家无论走到哪里都照样会品尝到生活的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