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秋雨,如诗如画,将大地点缀得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古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作文写诗赞颂秋风秋雨之美。
秋风秋雨,是抒发情感、寄托思绪的常见题材。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秋风秋雨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折射,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情感。一场秋雨,万种情思,浸润在雨水中,陶醉在岁月里,拨动人的心弦。清秋有梦,雨落成诗。一些赞颂秋风秋雨诗文,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秋雨的美和秋风的柔,归结到情感之中。
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诗中描绘了巴山夜雨的场景,用“秋雨”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无法与亲人团聚的苦闷。诗中的秋雨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情感的载体,让人感受诗人的相思之情。
现代作家余秋雨,以自己的名字写“秋雨”,文曰:秋姗姗而来,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濳入,它是那高远澄静的天空,纤尘不染的池水,它是那缠绵悱恻的雨丝,皎洁无比的满月。玫瑰和月季仍然吐着芬芳,在秋风中延续着青春的美丽。时不时落些秋雨,细细的,绵绵的,那缥缈的游丝,蒙着游子的心。枫树也擎起了火炬,层林尽染,漫山红遍,那火热的色彩点燃了生命,也点燃了秋天。在秋风里,丰收是金色的,喜悦也是金色的。秋天,对于充满热情的人来说,是个美丽可爱的时节。
这些诗文写得多么好啊,风雅之至。但这只是从秋风秋雨的表面所见,翻过来看里面,就有“秋风秋雨愁煞人”这样的句子,不也是写“秋风秋雨”么?与前面的诗文相比,情趣廻然不同,在秋风秋雨中,一个“愁”字了得。这一个句子,是秋瑾女士在被杀害前写的。
秋瑾(1875-1907),浙江山阴(今绍兴市)人,1905年8月,秋瑾加入同盟会,经常登坛演讲,宣传革命,又学习射击和制造炸药,准备日后进行武装斗争,成为激进的革命活动家。1907年7月13日,秋瑾被清兵抓捕。讯供时,秋瑾写下了绝笔“秋风秋雨愁煞人”。两天后,从容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年仅33岁。
秋瑾为革命信仰,挽救祖国之陆沉,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以笔枪齐下,用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秋瑾的一生,铁血与文采伴随,著述颇多,留存诗词200余篇。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以诗情剑锋、肝胆义侠者,寥若辰星。
秋瑾,百年流芳,永载史册。
当我们欣赏那些秋风秋雨美好诗文时,请不要忘记那些为信仰、为祖国献身的烈士,于今依然。
2024.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