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是一个盛产状元的地方。自科举制度开始到清末废除时,共产生文武状元700多名,而苏州一地,就考出过45位文状元和5位武状元。国学大师钱仲联曾评论说“夫一郡之地,自唐迄清一千三百余年间,状元乃有五十人之众,就清代而论,占全国状元总数四分之一弱,举国无有也。”三次探亲,无论独自徒步苏州城,还是与家人漫步苏州城,大街小巷古色古香,楼亭台榭错落有致,古寺名园比比皆是。最令我入迷的还是几条状元街道,以至于跟随家人游玩吴中博物馆,悬挂历代名人雅士的图片中,有几位状元引起我关注,他们也是苏州钮家巷的状元博物馆里一份长长的状元名录中夺魁的状元之一,到底他们具有什么神韵之处呢?!
一 “千里迢迢来做官,舟载破石为哪般,两袖清风归乡梓,廉石总把正气传!”
关于“千里迢迢来做官,为的只是吃和穿”, 曾经还引来一场争论。1700年前,有个叫陆绩的状元官员,千里迢迢做官,回乡之际只带回一块镌刻着“千里迢迢来做官,舟载破石为哪般,两袖清风归乡梓,廉石总把正气传!”的“廉石”,一石尽揽千年风华。
廉石高261厘米,宽193厘米,厚51厘米,正面刻有“廉石”两个大字,矗立在苏州文庙明伦堂前侧。如今,苏州市纪监委的官方网站就是“廉石网”,《苏州日报》开设“廉石”专版,苏州广电总台新闻频道有一档“廉石”电视栏目,“廉石”现在还是苏州市申报的全国首个廉政文化商标。
不夸张地说,廉石已经成为廉洁文化的象征了,是苏州市委市政府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品牌。而陆绩(188—219),字公纪,东汉末年吴郡吴县人。父陆康曾任庐江太守,陆绩自幼聪明过人,知礼节、懂孝悌、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成年后,陆绩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后被孙权派任为郁林郡(今广西贵港)太守。陆绩从公元209年任职郁林太守,到217年“罢归”,连头挂尾共任职9年,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即便单以俸禄来计算,陆绩的生活也不至于太过寒酸。但是事实上,陆绩回乡的时候除了简单的行囊和一些书籍之外,都是担心乘船走海路回乡船体太轻,经不起海浪颠簸,两袖清风的陆绩,只能就近找了一块大石头做压舱物。这块石头,千里迢迢从任所一直带回到了苏州,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廉石”。博物馆内,我看着这个状元图,感悟出陆绩时时志向国家一统,心念黎民苍生,其人格、品行、操守,令千秋万代后人景仰。它启示我们要明白,行要正,坐要直,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人生就不会辜负。
二“为公能廉,为民能恤,治一方而严,爱一民而慈,一心清白自守,一生精忠自持。”
就在中外游客众人围观状元名片之时姑苏西美巷31号况公祠的主人苏州状元况钟引入我的眼帘,应该说他生不逢时。因为“为公能廉,为民能恤,治一方而严,爱一民而慈,一心清白自守,一生精忠自持。”由于明代皇帝朱棣本人不喜欢刀笔吏,所以他写的诗词,都说明刀笔吏的上升空间越来越狭窄,大部分人知道自己晋升无望,一辈子就是个小吏了,自然就开始破罐子破摔。当时社会上大部分人提起刀笔吏,第一时间想起来的肯定是欺上瞒下、心术不正的小人形象。
然而,改变刀笔吏不好形象的都是与包拯、海瑞齐名的“青天状元况钟。”永乐十二年,况钟已经担任了九年的书吏安排到家乡“苏州难治”的地方治理徇私舞弊、鱼肉百姓,利用手中那丁点儿大的权力敲诈勒索,甚至还有地方书吏敢勾结起来挟持官员、从中谋利的一群腐败官员。宣德五年(1430),况钟走马上任苏州知府之初,便写了一则座右铭:“卑而不可不牧者,民也;迩而不可不察者,吏也;严而不可不用者,刑也;微而不可不崇者,德也。不植其德,难施乎刑;不施乎刑,难以正吏;不正乎吏,民曷由安之?”朋比为奸,盘根错节,况钟自始至终一身刚正,治理有谋,一次次得到百姓的拍手叫好,况钟上任之后,每天坐镇一个县,专门处理这些陈年旧案,还不到一年时间,他总共审理了一千五百二十多个案件。最终在苏州形成了“庶使奸贪无侥幸之门,正人有激扬之志”的良好风气。苏州地方志中有记载:“况公之时十余年间,未尝罹内官之患。”由于况钟处理案件公正不阿,效率又高,苏州府的百姓们纷纷称赞他是包龙图复生,还给了他“况青天”的称号。《明史》记载,况钟在苏州任上“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民奉之若神”,他“钟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守望苏者莫能及”,称赞况钟是“有明一代,一人而已”。 况钟那勤政廉政独特的韵味,仿佛让人穿越回了古老的时光。宛如回到况钟治理苏州的政绩境地:“淳风归浑朴,疲俗赖矜全。民阜多新屋,年丰少秽田。湖山清入画,桑柘绿如烟。”
三“江南的状元山东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小时候的记忆里,无论光化老县城,还是老河口码头城市,都有一帮演习唱戏的队伍,其中演出文武状元剧目很多很多。而今,无论吴中博物馆内状元墙,还是徒步平江路西侧,由南至北分布着九条巷子:建新巷、 钮家巷、肖家巷、大儒巷、南显子巷—南石子街、悬桥巷、 菉葭巷、曹胡徐巷、东花桥巷,一个又一个文武状元也就如约而至了。
“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一曲《声声慢》唱出苏州作为“状元之乡”5位武状元中住在平江九巷之一的肖家巷里一位猛将的斑斓时光,这位猛将叫周虎,名字里带一个虎字,打起仗来也是虎虎生威。南宋初期,周虎在江淮一带率军抗金屡屡以少胜多,确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虎将!如今虞山的“剑道”之上,苍松翠柏之间的古亭,正是在纪念这位文武双全的抗金名将。而他如今旧居成为“探花书房” 书店地址:南石子街8号,笔韵伴琴瑟,绣丝映飞檐。
像苏州童谣里唱的“一人弄,二门口,三茅观巷,司(四)前街,吴(五)趋坊,菉(六)葭巷,戚(七)姬庙弄,北(八)街浪,久胜巷,十全街”,除了十全“街”,其他都是小巷,伴随着橹声欸乃,一路走来,洪钧故居,地址:悬桥巷29号。状元洪钧在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光绪十三年年起,洪钧历任俄国、德国、奥地利、荷兰四国外交大臣,成为中国历代状元中唯一的一位外交官。《孽海花》的原型正是洪钧和他的爱妾赛金花。洪钧与赛金花,才子配佳人的故事为后人津津乐道。
平江路上的苏绣、宋锦、缂丝、苏帮菜、制扇技艺、评弹等众多非遗项目,诉说着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故事外,小街古巷的深处,还藏着最地道的潘世恩故居(苏州状元文化博物馆) 地址:钮家巷3号。清朝年间,苏州民间有着“苏州两个潘,占城一大半”的说法,作为名门望族的“贵潘”家族考运亨通,共考出一个状元、八个进士、十六个举人。鼎鼎有名的状元潘世恩之孙潘祖荫也相当争气,咸丰二年考中探花,后来官至工部尚书,名气甚至超过了他的爷爷,其故居称为“探花府”。类似其他状元还很多。
苏州状元以文著称,但在历史中,亦不乏勇武之士。苏州以武略鼎甲者,占了历代武状元总数的百分之十,他们分别是宋代的朱起宗、林㟽、周虎、刘必成,明代的陈大猷。苏州世家把习儒、应试入仕作为培养子弟的一贯传统。在这样的家族中,子弟们相互激励,一同面壁苦读,因而“父子状元”(唐代的归仁泽与归黯父子)、“兄弟状元”(唐代的归仁绍与归仁泽,归佾与归系兄弟)、“祖孙状元”(清代的彭定求与彭启丰,陆肯堂和陆润庠)、“叔侄状元”(清末的翁同龢与翁曾源,吴廷琛与吴钟骏)、“翁婿状元”(陆润庠、洪钧)等族内连番鼎甲,更是苏州科举史上的美谈。
在苏州不仅有许多摘取科考桂冠的状元,还有一大批名震神州的无冕状元,如唐代书法家沈传师、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元代画派“元四家”之一的画家黄公望;明代画派“明四家”的唐寅、仇英、文征明、沈周;吴中四才子祝允明、徐祯卿;明末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清代剧作家沈起凤、清代诗人、《古诗源》的编选者沈德潜等……他们各领风骚,彪炳史册。
不过,在众多状元中,存在一个与酒有关的状元。在苏州,人们把绍兴黄酒叫“状元红”,这和状元陆润庠有关。陆润庠家住苏州阊门内荷叶街,附近有家酒店。陆润庠时常到这家店喝酒。陆润庠中状元衣锦还乡时说:“能中状元,全凭这酒!”从此,苏州的读书人,喝酒都要喝状元红,
“莫问海潮重到未,状元吾郡自来多。”游玩结束,我们又漫步在纵横交错的平江九巷,悠悠古巷,是一段段积淀千年的历史记忆。“状元桥畔有湖亭,八月潮来夜半听。浪涌溪头来瀚海,名传宇内耀文星。龙腾自是符天纪,鳌占应须识地灵。百谷朝宗旋转至,滔滔雄荐绕王庭。”西邻观前街,东接平江路,景区与商圈和谐相融,苏式生活的市井烟火、历经百年沧桑的古宅、见证时代变迁的古井古树,处处体现出“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
倘若来苏州,一定要看一看状元街道,因为这里载着太多的古今传统文化的回忆。若与百姓生活碰在一起,叫卖声、闲聊声、评弹弦索声和昆曲拍曲声在其中萦绕,又热闹非凡,而且还清幽雅致。返回迄今,我耳畔依旧响起:“娄门直接娄江水,潮到夷亭出状元。”“状元桥畔有湖亭,八月潮来夜半听。浪涌溪头来瀚海,名传宇内耀文星。龙腾自是符天纪,鳌占应须识地灵。百谷朝宗旋转至,滔滔雄荐绕王庭。”不得不佩服:我们苏州本就是天下的状元窝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