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时间与背景——再论毛主席词(沁园春.雪)及艺术——赖建青
十多年前,笔者曾写过一篇题为《何与天公试比高一一试论毛主席词《沁园春.雪》的文章,认为课本和教材上把起伏的群山解释为山舞银蛇,将高原旁风雪中的丘陵解释为奔驰的蜡象是不正确的。
因为无论是群山还是丘陵,这两个都是静物,怎么能舞动?又如何能去与天公试比高呢?
这只能是不着边际的臆想。
笔者认为,山地中几股十几股甚至数十股尘卷风卷着雪花冲天而上,犹如一条条飞舞的银蛇越飞越高,“欲与天公试比高”;天空中刮起的车轮风或是滚筒风卷着雪花在高原上不停地翻滚向前,犹如一只只奔驰的蜡象……这才是作者对自然现象的艺术比喻,课文和教材上的解释是不正确的。
文章发出后,这个观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和认可,还包括学者及博士教授们……
然而,人们对这首词最后两句的认识也有误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普遍认为这是作者的自我标榜,是不谦虚的自大。
其实,要正确理解文学诗词必须先了解创作的时间和背景,这一点却往往被人们忽视,从而产生误解。
如杨朔的《荔枝蜜》,其创作于五十年代末,即国家经济最困难的三年困难时期:当时全国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他却住在疗养所去品赏蜂蜜的香甜。
这篇文章曾经作为中学语文的教材,让广大学生们去学习。
当人们了解到其创作时间后,即对他漠视民间疾苦的创作感到愤慨,这篇文章才从教材中退出。
而毛主席这首词《沁园春.雪》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呢?
据相关资料记载:
1936年2月5日,为了指挥红军抗日先锋队强渡黄河,取道山西,开赴抗日前线,毛泽东带领东征红军总部一百多人,行程30多公里,于下午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毛泽东住在白育才家的五孔窑洞里。那几天一直下雪。6日毛泽东等踏着积雪,来到毗邻黄河的高家洼察看地形。站在白雪覆盖的黄土高原,极目远望,白茫茫一片。毛泽东的诗兴油然而生,于是便诞生了这首千古名篇词一一《沁园春•雪》。
古语曰:此一时,彼一时。
其意思是时间会推移,情况会变化,即不能用当时的情况去解释后来变化的情况。
这首词毛主席是于1936年2月6日在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即兴创作的。此时红军的三大主力部队尚未会师,后面有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围追堵截,形势十分紧迫,情况非常危险。但毛主席从容镇定,即兴赋诗,现示出藐视强敌藐视艰险的大无畏精神,显示出博大的胸怀和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
这首词创作完后,一直没有公开发表,直到近十年后即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在重庆《新民报.晚刊》刊出,立刻引起了整座山城的轰动,随即全国的报刊都转载了这首《沁园春.雪》,一时间竟造成了“洛阳纸贵”的现象……
这时候全国还没有统一,国共两党正在和谈,更何况毛主席怎么可能在更困难更艰险的十年前就把自己比作“风流人物”呢?
如果毛主席这首《沁园春.雪》的词是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所创作,可能会有自傲之嫌。
而这首词创作于形势十分紧迫,情况非常危险的三十年代抗战时期,在此成败未卜胜负难料之时,考虑的应该是全国抗战军民的“大我”;近十年后首次发表于抗战刚刚胜利,也是国家尚未统一,前途难于预测的四十年代,同样不应该狭隘地认为作者是在自我吹嘘。
从诗词创作来看,毛主席善于将“小我”融入“大我”,再通过“大我”来展示“自我”,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如《沁园春.长沙》的收尾句: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这是描述与同学们一起搏击湘江的激情,将“小我”融入了“大我”,才能烘托起“浪遏飞舟”的夸张。
还有其《卜算子.咏梅》词的收尾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她”与山花烂漫的“丛中”是“小我”和“大我”的关系,相互映衬,就形成了巧妙的艺术对比与融合。
以及《沁园春.雪》的: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这个“今朝”很多人认为是“小我”,是作者的自傲;而笔者认为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我”。
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层次看相同的事物,所看到的是迥然不同的景象。《艺术的角度与境界》拙文列举了一些历史上的事例:
同样是在黄鹤楼,崔颢和李白发出的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忧叹;而毛主席则抒发出“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豪情。
同样是在岳阳楼,杜甫写下的是“亲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哀伤;而范仲淹却抒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
……
这才具有艺术的属性,才能称之为艺术。
看一篇文学作品,创作的时间和背景至关重要。
因为随着时间不断地推移,情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若是只看作品的内容,而不关注其创作的时间与背景,就不可能真正读懂作品,不能理解到作者创作的初心和本意。
艺术之所以能成为艺术,是因为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可无论艺术之树再高大伟岸,也离不开生植它的生活的土壤。
有了生活,就产生了艺术;有了艺术,生活才更有情趣。
艺术与生活相互依存,相互映衬,才更加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