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

黎贵||我们的问题少了吗?(2024高考作文)

作者:毛新萍   发表于:
浏览:2次    字数:1134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2篇,  月稿:5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这是今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材料,要求考生发挥联想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掩卷沉思,良久,不禁反问,我们的问题真的少了吗?在这里,我斗胆撰文以作抛砖引玉,冀诸家争鸣。

  首先,要探究“问题”的真义。百科释义就“问题”的解释有两种:一是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题目;二是事态的严重性足以引人研究讨论,或尚待解决者。对照高考作文材料中的“问题”,可归入为第一种。“有问题,找度娘”,是人的普遍认识。确实,许多问题,我们大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这条“捷径”很快得到答案,但没有经过自己深层次思考的答案到底对我们有多少帮助,效果如何,相信见仁见智。就我认为,没有经过自己努力、演练得到的答案,印象是不会深刻的,求助于互联网、人工智能,无疑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于个人成长帮助不大。

  其次,要增强甄别“问题”的本领。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人人都是记录者和完善者。每一个问题,往往都有五花百门的答案,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个时候,就要考验我们甄别“问题”的本领了。前人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想以之来检验“问题”的含金量,也是合适的。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的也是同样道理。如果凡事都过度依赖互联网,不懂就百度,赵括“生搬硬套”的笑话或许就会在我们身边上演。作为写作者,如果自己的作品都是通过人工智能合用的,那么作品的情感性、独特性、创新性就成了一句空话。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矣!我们要透过“问题”看本质,汲取教训,总结规律,形成属于自己的“答案”。

  再次,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是死的,“方法”是活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年代同样如此。学贵有疑,疑则进也。在工作、生活中,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是动不动就问“度娘”。其实,许多问题就在我们反复追问、演练中迎刃而解豁然开朗的,许多经验答案也是因此水到渠成的。同样,如果国足像互联网沙盘推演中顺利,就不至于时时出局、处处垫底了。如果加沙哈马斯像以色列推演中不堪一击,那么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将遥遥无期了。窃以为,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年代,我们的问题不是少了,而是我们变得懒了,变得缺少独立思考了,缺乏追根究底的韧性了。说问题少了,其实是无知浅薄、回避问题的表现。

  茫茫宇宙,浩瀚星辰。世界有太多太多的未知等待着我们去破译,去解答,现在,我们需要做的,不是纠结“问题是不是少了?”而是要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练就一双“慧眼”、一双“巧手”和一个“铁胆”,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能这样,则是此作文的最好回应,你以为然否?

  2024.6.7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黎贵 高考作文 高考 作文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毛新萍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高中作文

    查看更多高中作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