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文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警察素能提升研讨班心得体会

作者:二无居士   发表于:
浏览:9次    字数:5021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9726篇,  月稿:6319

  提升素质能力,强化责任担当

  奋力在维护监狱安全稳定上展现新作为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警察素能提升研讨班心得体会

  

  在“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的杭州,在“北有未名湖,南有华家池”的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我有幸参加了云南省杨林监狱和云南省第一女子监狱联合举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警察素能提升研讨班”,非常感谢监狱党委给我此次“回炉重造”的机会,让我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充满青春活力的学校,重温美好的大学时光。

  此次培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一个词就是“难得”,研讨班60名学员工作都很忙,又恰值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之际,能够忙里抽学,可谓“时间难得”;老师和学员们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岗位,能够聚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可谓“缘分难得”;监狱党委和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我们安排如此高质量、高规格的课程和师资,可谓“机会难得”。在此,要向监狱党委和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同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通过此次培训,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浙江大学之“大”

  (一)校园师资之大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浙江大学之“大”首先体现在校园和师资之“大”,学校现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占地面积7931901平方米,其中,华家池校区占地1257亩,紫金港校区占地3000多亩。校园面积之大,校区之多,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个门类,设有7个学部、39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7家直属附属医院。图书馆总藏书量798.2万册。截至2022年底,学校有全日制学生65821人、国际学生5123人、教职工9746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全职院士24人、中国工程院全职院士21人、文科资深教授1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3人。2022年,浙江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1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绝大多数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可喜进步。

  (二)实力业绩之大

  浙江大学紧紧围绕“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核心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涌现出大批著名科学家、文化大师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翘楚,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4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位“八一勋章”获得者、1位全军挂像英模、5位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6位“最美奋斗者”和220余位两院院士等杰出典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积极贡献。

  浙江大学注重精研学术和科技创新,主动服务重大战略需求,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了一批开放性、国际化的高端学术平台,汇聚了各学科的学者大师和高水平研究团队,产出了以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华礼藏》、敦煌学等文化传承创新成果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浙江大学将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战略导向,致力于思想引领和知识创新,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国家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三)精神使命之大

   弘扬大学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一系列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求是精神就是浙江大学的精神血脉,建校伊始的求是书院为浙江大学确定了“求是”的初心;竺可桢时期和西迁年代的浙江大学正式将“求是”精神确立为校训;四校合并后的浙江大学在新时期提出“求是创新”的口号;新时代的浙江大学不断传承着“求是创新”的传统。创新与求是一脉相承,创新是建立在求是精神基础上对时代问题的追问与解答,内含着对求是精神的赓续发展。求是精神在浙江大学的发展历程表明:大学文化离不开大学精神的引领,高校育人应注重将大学精神熔铸为大德情怀。

  1930年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哲学教授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提出大学应走出“象牙之塔”,打开校门、走向社会、服务大众、推进社会文明。大学使命即大学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大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外在形式,是依据“大学理念”所进行的“教育实践”,大学的根本使命在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

  浙江大学的使命就是建设一流学科,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培养一流人才,树立卓越教育品牌;创造一流成果,打造顶尖创新高地;作出一流贡献,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优化一流布局,构建开放办学系统;完善一流治理,激发师生创造活力。这样的使命是符合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核心要义的,无疑是科学的、强大的、完美的。

  二、素能提升之“能”

  (一)淬炼政治之能

  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途遥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在新时代,党依然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正确把握政治方向作为提高政治能力的第一要务,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政治上的洞察力、判断力,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此次培训首场教学内容便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还学习了《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并到嘉兴南湖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地教学,授课教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政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善于从政治上分析和解决问题,搞清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问题,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脑子清醒、立场坚定,坚决纠正偏离和违背党的政治方向的行为,决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时时放心不下的监狱工作,党员干部要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二)锻造工作之能

  此次培训班开设了《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中国安全形势分析》《〈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解读》《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教育改造工作创新发展》等课程,这些课程紧贴实际、内容丰富,授课教师讲课水平很高,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为我们更好开展工作注入了强心剂。

  通过培训,我真正领悟到了必须修炼好干事的专心、提升工作本领。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干好事、干成事的必要条件。离开了干事的专心,其他“心”也会因为失去“养分”而变成“空壳子”,为党分忧、为人民服务也必然成为停留在嘴上的一句空话。反之,只要发扬务实精神,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前提下专心干事,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的胸怀,不懈怠、不折腾,就一定能够以自身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进一步维护好党的权威、巩固好党的执政根基。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更应该秉持“赶考”之心,勇担工作之责,锻造工作之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为实现监狱“五好”目标贡献绵薄之力。

  (三)永葆学习之能

  学习是为了开阔视野、凝聚力量、提升质效,强化理论学习,不仅要认真学,更要用心学,既要对字面上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也要深刻领悟其内涵,切实通过深学细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廉洁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站稳政治立场,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上坚定前行。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通过对《音乐艺术与领导人文修养》《干部的心理压力调适与情绪管理》《高绩效沟通技巧与团队执行力打造》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必须永葆“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把知行统一起来,无论身处何地、身居何职,常怀空杯心态,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既要打好理论基础,更要提升站位高度,自觉站在新的历史高度、理论高度、实践高度去思索、解决问题。“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我们要善于学习,透辟地认识事物的道理,善于行动,深入地探究事物的疑难。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着力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三、成效转化之“效”

  (一)多积尺寸之效

  为期五天的培训是短暂的,培训内容是有限的,但培训的效果是明显的,学习重在长期积累,我们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境界,“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多积尺寸之功,重在“多积”,难也在“多积”。

  此次培训,最大的收获就是树立了良好的学风、锻炼了过硬的作风,良好学风和过硬作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阵风”“雷阵雨”就能见到成效的,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摒弃浮躁心态,切实拿出水滴石穿的韧劲,在“常”和“长”上下大力气,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真功夫。只要始终坚持“多积尺寸之功”,并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地践行,就一定能从小事小节中涵养出大境界、大政德。

  (二)愿助指臂之效

  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和“学以致用”的原则,此次培训班设置的课程都是当前最前沿、最热点和监狱警察最需要、最实用的理论和实践。

  通过培训,努力提高学习本领、工作本领和驾驭风险的本领,使自己成为监狱工作的行家里手,成为监狱党委及本单位、本部门“一把手”的得力助手,实际工作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紧密结合监狱工作实际,以更广的视野、更高的定位谋划工作,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现监狱“五好”目标、推动杨林监狱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大型调查研究,深入检视整改问题,切实做到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三)力固长久之效

  好的学习习惯能使人受益终身,党员干部必须高度重视理论学习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能把学习单纯地当作一项任务、一个要求,而是要自觉地把它当作一种终身追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培训,我感受到要使学习取得长久之效,就必须:

  一是坚持博学和“专学”相结合,所谓博学就是要对当今世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当前形势、经营管理、法律知识等有一定了解。所谓“专学”,就是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紧跟专业领域知识更新的步伐,求新求深,使自己成为本专业、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就会失去方向;没有实践的检验,理论就有可能是谬论。作为党员干部,务必使学习与工作形成良性回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使学习成果尽快地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三是坚持自学与“他学”相结合。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是有限的,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疑惑,认识理解不准确的情况。如果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可能导致工作失误,于己于工作乃至事业都不利。所以,在自学的同时还得虚心向他人学,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对党的政策、方针、路线理解不透彻时,就要做到“不耻下问”。

  经过此次培训,面前犹如打开了一扇窗子,透过这扇窗子,确实有天地辽阔、耳目一新的感觉。体会到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和人类思想的提高,认识到知识的更新对一个人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时间是靠挤出来的,只要合理安排好工作,每一天抽出时间深入学习是完全能够做到的,若平时不注意知识的积累,就会“书到用时方恨少”。由此,使自我再一次领悟到“活到老,学到老”的深刻内涵。

  在此,我谨用《浙大华家池校区培训有慨》两首七言绝句作为本文的结拍:

  一

  杨柳风轻碧浪梳,晴和天气妙如如。

  素能五日提升后,情寄华家池水无?

  二

  三山一岛六亭佳,漫步长廊气自华。

  觅得创新求是处,小西湖里学无涯。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英语作文

    查看更多英语作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