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凤凰古城,我们来到长沙,终究见到了橘子洲头。
站在湘江年夜桥上,纵目远眺,一幅诗意盎然的水墨画映入视线:一条条渔船,一艘艘货轮,穿越于湘江之上。
据引见,早在唐代期间,这里就盛产南橘,并远销江汉等地。诗人杜甫曾为此写下“桃源人家易轨制,橘洲田土仍腴膏”的诗句,橘子洲因而而得名。毛主席青年时期也在这里写下了词《沁园春.长沙》,从而让这个江心小岛名扬全国。
橘子洲浸润着湖湘文化,储藏着厚重的汗青内在。史载,橘子洲天生于晋惠帝永兴二年(公元305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汗青,系由湘江急流盘旋,砂石聚积而成。原为橘,织,誓,泉四个小岛,至清朝变成上,中,下三洲,“望之若带,实不相连”,至今才演化成潇湘8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橘子洲。
雨中安步橘子洲头,一阵阵轻风吹过,潮湿的空气里洋溢着淡淡的花喷鼻,使人神清气爽。年夜道两旁参天古树挺拔挺立,精美的楼台亭榭掩映此中,不雅赏植物更是千姿百态,朝气盎然。
沿着山路来到一块年夜石前,引来世人围不雅,石头上雕刻着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长沙》,苍劲有力的红色年夜字熠熠生辉:“自力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漫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在……”面前好像百舸千帆在湘江之上竞自在的壮阔气象。
昂首望去,毛主席青年雕像在不远处巍然耸立。浩繁的游人拿着手机,在雕像前力争上游的摄影打卡,挤进人群里,站在雕像前,表情非常冲动。
据引见,这个雕塑高32米,寄意着毛主席32岁写下了《沁园春.长沙》。基座至肩部高15米,长83米,宽41米,外表材料为黄岗石。仰视雕像发现,不管站在雕像的哪一个位置,都感觉雕像面带浅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直视着前方,表现出毛主席年青时斗志昂扬的气质。
踏着汗青的脚印,追随己逝去的岁月。培养英雄的时局,改变时局的英雄。在那段中华平易近族灾害极重繁重的汗青中,他们像群星熠熠生辉。站在橘子洲头,瞭望岳簏山,俯看湘江水,心潮磅礴,冲动不已。
安步湘江橘子洲,橘树飘喷鼻风景幽。
青山叠翠伴湘水,路桥交织绕琼楼。
笑迎宾客烟花绽,情洒潇湘浪遏舟。
巨人雕像洲头立,百丈诗碑诗韵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