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理想,这可是一个老掉牙的话题。一般来说,理想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激励着人们去奋斗、去拼搏。有理想的人才最有追求,人生才变得有意义。
但是,这种追求也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而且也可以分为远近、大小、虚实等不同类型,就当下来说,理想可以具体化为一种对内在价值和利益的兴趣和追求。可见,追求什么,怎么追求,成为实现理想的重要内容。
现如今,又有人提出了“大时代”和“小时代”之分,以此作为理想追求的具体体现。所谓“大时代”,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拼死相争,你死我活的相争时期。这种年代,常见于历史,如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
今天,我们已然进入了“小时代”,就是白手起家,追求理想,注重物质利益。像郭敬明,来自小城市的文学青年,靠头脑获得巨大成功,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偶像。
郭敬明的成功,代表了中国当代大多数人的梦想。而其标志,就是财富和资源。他的成功可以复制,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在这个“小时代”,一切物欲的诱惑令人陶醉,用流光溢彩的奢侈品,挑逗甚至挑衅读者的目光,一个人在人生中面对的几大关键课题:友情、亲情、爱情、事业、金钱、生育、死亡,在“小时代”系列中都有充分的呈现。
“五四”运动是一场青春运动,年轻人以自己的青春来改变时代。1980年代延续这一传统。1990年代以后,这种理想逐渐淡化。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写出了一代人的精神创伤,以及自我修复的过程。理想的核心是什么?如何实现人生理想?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人生的奋斗才会保持动力。
过去的人往往把自己的人生与某种社会理想联系起来,但这些东西在今天显得有些过时,似乎过于理想化。由此迎来的是一个虚无主义占比不小的时代。
如今,意义的证明,已从目的转向过程。萨缪的西西弗神话就说明了这一点。于是,史铁生说:意义的确认,应该由目标转向过程,生命价值在于能够镇静地或激动地欣赏这个过程的美丽与悲伤,从中获得骄傲,从苦难中获得幸福,从虚无中走向意义的创造。
最有意义的,不是最后你获得了什么,而是这个为理想奋斗的过程。至于最后你是否实现理想,已不重要。这看上去荒谬,但有实际的哲学意义。西西弗的人生荒谬不荒谬,但他意识到这一点,而去战胜荒谬,从而成为打不败的英雄。
中国人也有这种精神,如孔子。他的一生,就是不断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人生。坚韧地实践着他的理想,激励他与后来无数士大夫的正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理想主义态度。
鲁迅的《过客》,明知前面是坟地,依然前往,这正是后革命时代的理想主义,它在中国人身上、人类伟人身上一脉相承。它使得虚无的命运获得宿命的超越,成为反抗虚无的英雄。
反过来再看当下的有些“网红”,他们的理想追求最终落实在物质上,大房豪车,大把金钱,仿佛这就是人生的目标。这是一种新的理想标准,一个具体的功利的目标。人的一生,就是为实现这些目标而采取的努力的过程,即所谓“工具理性人生”。
问题在于,今天的社会千变万化,你的人生无法过于理想化,人生的设计要跟着社会的变化不断调整,而不是让社会来适应你。所以,人生不是靠工具理性来设计,不会是一个具体的目标。理想、抱负从来都不能太具体。
这就需要人不能太功利,智力高低不太重要,要有兴趣,有情怀,要勤奋。不必太聪明。因为太聪明的人总在变,对细节过于计较,患得患失,往往干不成大事。人的成功,比拼的不是聪明,常常比的是看谁有傻子精神。所谓傻子,是指对某个方面的兴趣,以游戏的心态去钻研,不在乎是否成功,只是执着于喜欢。
游戏心态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境界,它超越焦虑,以喜悦心态欣赏自己的努力,所以有一股傻劲儿。只有这样,才能专一,致名利于意识之外。
没兴趣就没天才,天才产生于兴趣,而不是想清楚这事儿有用没用,不必太势利。
年轻时,最重要的是使自己成为博雅之士,一个有智慧的人。智慧像盐,撒在汤里看不见,但能品味出来。缺乏智慧,就像无盐的汤,淡而无味。人能否成功,关键看智慧。
现在,西方强调学习现代知识和管理方法,但这不全是大智慧,还存在于文史哲当中。认识不到人文知识的重要,说明认识的层次还不够高。
公共生活熏陶出来的卓越,才是最难得的东西。社团、讲座、座谈、竞选、沙龙活动,同行和不同行之间的交流……都是在公共生活中经受熏陶的宝贵经历。一个人的能力,往往在公共空间中获得滋养。所以,有意识地投入火热的生活,从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十分必要。
“天才总是成群结队而来”。只有互相鼓励,才能出人才。一个人的水准,以他所设定的对手来衡量。每个人都要自己站出来,以青春的精神、主动的精神来改善环境,建立公共生活。
成功人士不在专业在素质。素质不是刻意培养出来的,是熏出来的。素质、品质、品德,首先表现在鉴别能力上。一个优秀的人才的潜力,来自于很高的品德。
韩寒和郭敬明代表了当代的两个青年偶像。前者青春,叛逆,个性;后者早熟,适从,世故。想成郭敬明的人太多,想成韩寒的人太少。除此之外,人们可参考的成功经验还有不少,只是韩、郭二人比较典型,差异性也更明显。这个时代需要的更多的是韩寒还是郭敬明,估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思考。
2019年9月8日初稿
2024年8月13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