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傅晓棣:探亲

作者:林小宁   发表于:
浏览:299次    字数:2878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0篇,  月稿:0

  有志青年参军入伍,远离父母家人,数年后才能回乡探望亲人;军人结婚后,夫妻两地分居,原则上每年丈夫可以回家探亲一次,妻子也可以来部队探亲一次;军人当兵达到一定年限、职级或年龄,爱人和子女可以随军居住部队,随军后军人也可几年一次回乡探望父母;军人家中父母有突发情况,如果不影响战备和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也可以请假回家探望和处理;平时也经常有军人的父母家人来部队探望。所以,探亲是军人、军人家庭成员相互间期盼的事,幸福快乐的事,但也是一个费心费力的事,尤其在几十年前,探亲又是一件十分艰辛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我在部队服役数十载,算一算自已回乡探亲或家人来队探亲也有好几十趟,探亲旅途的情景和感受真是一言难尽。

  1969年,我由安徽肥东参军入伍来到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南关蒙古族乡地域,远离家乡1400多公里,那时打不了电话,与家里的联系只能靠写信,信件往返周转很慢,加上部队外出执行任务是常事,各营连单位的具体地址也是保密的,只有团部所在地的“XXXX信箱”,要靠连队通讯员隔段时间步行十几里或几十里去取回,所以官兵们与家里基本上失去了联系,即使收到了回信,看到的也已经是以前的“旧闻”了。我家里有70岁的老母亲,而且部队离家乡很远,又处于严寒贫困地区,刚入伍时非常想家,慢慢地适应了部队生活,将精力全放在部队训练和工作上,心情才渐渐安定了下来,但也时时渴望能早些回乡探亲,就这样一晃4年过去,直到1974年春节,我终于可以回安徽家乡探亲了。

  那时,我们团由丰宁县南关地域移驻北京市怀柔县北部深山区的七道河地域不久,驻地虽然距离北京火车站只有100多公里,但那时山区道路没有修通,没有长途公共汽车通行。部队移防后没有营房,官兵都分散居住在村民家中。为抓紧建设营房,部队在北京远郊密云县小唐庄火车站开辟了一个营房建筑材料转运站,将从各地采购的建材物资先储存在那里,然后请师后勤部派大卡车帮助运回驻地。部队运输车队选择了一条由驻地到密云县小唐庄的简易山路,提心吊胆地运输建材和煤炭、粮油等生活物资。我探亲时便坐部队往北京密云运建材的卡车,当天就到达了北京火车站,但根本买不到当天有座位的火车票,为了尽快归乡,时间紧迫就买站台票进站,上车后说明情况再补票。

  那时从北京到安徽合肥没有直达车,只有路过安徽的津浦铁路的直达快车,在途中蚌埠站要换乘淮南铁路线的火车。我上车后就一直扶着座椅边站在车厢中间,当时戴着领章帽徽,披着崭新的皮大衣,尽管车厢人多,空气浑浊,也闷热烦躁,但为了军人良好形象,我也没有坐在过道上,浑身难受地从北京一直站了十几个小时,到了徐州有人下车我才有了座位。因为列车沿津浦铁路线一路开向南京浦口,到了蚌埠我便下车等了好几个小时,才换乘了淮南铁路线的每个小站都停的慢车。到合肥后又等待2个多小时,换乘春节期间加开的往芜湖裕溪口方向的铁皮闷罐车。到离我家最近的桥头集火车站下车后,在夜色中背着大包小包步行10多里,奔向阔别4年的老家,拜到在74岁的老母亲面前。30多小时探亲路的艰苦跋涉和煎熬,是对亲情和毅力的考验。

  10多天后该归队了,因没有时间等着买座位票,只好买无座位的车票。在合肥上车后和由北京来时一样,还是在车厢中间站到了德州,到北京后又乘拉建筑材料的卡车返回了部队。从1974年到1979年爱人没有随军前,我每年回乡探亲的旅途都是这样度过的,坐公交难,买火车票难,一路站着难,多次换乘列车难,这是常态。

  我自己一个人回乡探亲难,爱人和家人来部队探亲旅途就更难。1978年夏,爱人带着7个月的大女儿和我78岁的老母亲来部队探亲,因家乡太热,女儿浑身生痱子痒得很,车厢人多,孩子又紧张,一路啼哭不止,高龄的母亲第一次出远门也有许多不适,途中虽有好心人给让了座位,但座位不在一起,吃饭、喝水、上洗手间都难,我爱人既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孩子,一路上累得够呛。到北京后又赶到部队物资转运站,坐在拉煤车厢的煤堆上到了部队,一路颠簸,一身漆黑,一路艰难。

  1980年,我在河北省丰宁县县城的师部工作,当时爱人带着大女儿已经随军来到部队居住,但家乡还有我80岁的老母亲、70多岁且身体有病的岳父母、在家乡陪伴老人的我的小女儿,所以每年过春节时,我们都要返回家乡探望老人们和小女儿。那时丰宁到北京的公路已经衔接和修好,但还没有开通长途公共汽车,为方便官兵出行,师部每天都安排往返驻地丰宁到北京的班车。北京到我家乡合肥也有了直达列车,但车次少,尤其是春节期间一票难求,因为有小孩子,我们只好提前请北京的熟人代买有座位的车票,或我们在北京住一两天自己排队买票。由于每年春节都是春运高峰,乘车人员多,非常拥挤,旅途仍是十分艰难。

  一次我们没有买到直达合肥的车,坐津浦铁路线的火车半夜时到了蚌埠,在寒冷的站台上等了好几个小时才改乘了去合肥的慢车,到合肥后改乘春节期间加开的铁皮闷罐车,到达60里外的桥头集火车站下车,尔后我们又步行10多里才回到了老家。还有一次我们从北京购买了直达合肥的列车,但上车时人太多,大家蜂蛹而上,拥挤不堪,小女儿被挤在人群中,背在身上的挎包被大家拉拽着,挎包带子套着小女儿的脖子被拖着向前,差点发生意外。车厢里挤满了人,座位上、过道里、两节车厢衔接处、卫生间门口和洗漱间都坐满了人,真是无处插足,寸步难行。两个女儿只好像其他人一样,爬到座位下面睡着。车上的旅客吃饭、喝水、上卫生间都无法解决,有的人急得直哭。到了合肥时已是深夜,无车回乡了,我们4个人只好在车站等到天明,才换上慢车到我们家最近的火车站,然后步行回到老家。

  前前后后几十次我回乡探亲、爱人来部队、我们带孩子回乡看望老人,家中老人和亲友来部队,每一次都是艰辛的历程,时刻都盼望公路、铁路交通能尽快改善,人们出行能方便些。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各行各业蓬勃发展,公路、铁路、航空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部队驻地丰宁到北京的公路先是全线通车,接着又建设了高速公路,2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北京。北京到我们家乡合肥有好几条高速公路经过,北京直通合肥的列车和路过合肥的列车有许多趟,既有直达列车、快速列车,更有高速列车,而且可以在网上提前订票。

  2009年至今,因老家有事,我先后4次返回肥东家乡,从北京晚上9时乘快速列车卧铺休息,第二天早上7时就到达了合肥;从北京乘坐白天的高速列车,几个小时就到了合肥。家乡现在村村通柏油路,在合肥下车后,有小班车直达我们村庄。在合肥的亲戚或退役在合肥的老战友,基本上家家也都有小卧车,只要提前打招呼,他们就会准时在车站等候,美食接风后,直接将我们送回到老家村庄。现在的探亲旅途真是太方便太快捷了。

  想想以往的探亲路,虽然一趟又一趟艰辛跋涉,但我并不后悔,因为那是奔着亲人去的,带着对父母、兄弟姐妹、爱人和子女浓浓的爱、深深的情,是无限的牵桂和安慰,无怨无悔,这一趟又一趟的行程永远铭刻在我和家人的心中,成为永恒的甜密的回忆!踏上今天便捷的探亲路,更加体会到祖国的巨大变化和快速发展,无比感恩党的英明领导,感恩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感恩伟大的新时代!坚信各行各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伟大的祖国会越来越强大,伟大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探亲 傅晓棣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生感悟

查看更多人生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