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泠泠,黄叶萧萧,遥在塞外的车姐在微信里发来信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蕴含着浓厚的诗意生活气息。两个老友,一壶老酒,围炉夜话,为琐碎纷扰的生活平添了一份雅致的趣味与浪漫的情调。一腔素心,浅喜深欢。
拥炉而坐,守着熊熊燃烧的火炉,守着的亦是温暖的情感。然而,曾给我们带来洋洋暖意的炭炉子,却随着科技发展的快车,成为“文物古董”。“万家烟火”缭绕的日子早已消失,亲人朋友围着炭炉子谈天说地也已是历史。
小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厨房,安装着或大或小的锅灶,在锅膛里添烧麦秸稻草和柴火,一日三餐,忙上忙下,灰头土脸。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农村条件改善,开始用炭炉子了,烧的是蜂窝煤,中间分布着整齐的煤孔,原料广泛,成本低廉,比大锅灶省事简便,一个人可以笃定的悠闲做饭。外婆家条件好些,在村里较早用上炭炉子的。依稀记得外婆家用的炭炉子外面包裹一层铁皮,青绿色烤瓷漆面,简约美观,炉膛里可以摞三块蜂窝煤。两边的提耳,是拎炭炉子用的,底部有“开关”的调节控制进氧量的炉门,打开火旺,关上也能保持蜂窝煤不灭。通常情况下,炭炉子上总是放着一只水吊子,始终有热度,发出滋滋的声响。要喝滚烫的开水,打开炉门,通风加大火力即可,水一沸腾,水吊子就会发出尖锐的哨音。家里来不及烧开水了,我是常提着暖瓶去外婆家冲开水饮用。
后来,我们家也买了炭炉子,但“生炉子”是个麻烦事,是有窍门的,技巧掌握不好,炉子不仅生不着,还会弄得乌烟瘴气,让人垂头丧气。生炉子的时候,父亲总是将炭炉子拎到院里生火,以便出烟。在炉膛内填入废旧的纸张点燃,加些易燃的柴禾,柴禾着成一团火了,垫着蜂窝煤放上引燃。在不疾不徐,力道均匀的用芭蕉扇不停的对着煤炉最底下移动的小门扇风,好让蜂窝煤燃烧的快些。晨曦中的炭炉子上烟雾滚滚,随风缭绕,充满了十足的“人间烟火”味儿。烟无声静,把炭炉子的小门对着风口,让它自己燃烧,蜂窝煤的煤眼里窜上了蓝幽幽的火苗,才拎到厨房。
稍不留神,忘记了换蜂窝煤,炉子里的火就灭了。夜晚时间长,需要换一快新的蜂窝煤封火,经夜不熄。也有马失前蹄,运气不佳的时候,次日清晨,打开炉盖,炉火冰凉,心情顿生沮丧。懒得生火,外婆家在村里八组,离我家近在咫尺。我用火钳子夹一块黑乎乎的蜂窝煤到外婆家引火,要不换个烧透了心的回来,引燃自己家的炭炉子。外婆絮叨:夹一块走就行了,还拿一块来干嘛?此声已遥,但犹在耳,炭炉子暖身,外婆话暖心。红腾腾的蜂窝煤里,也燃烧着外婆的温情和慈爱,冲淡了儿时生活中的几许窘迫、几许辛酸。
冷风嗖嗖,落叶无疆,里下河的冬天格外的潮湿阴冷,侵入肌骨,呼口气都是白的。炭炉子其他季节做饭,冬季兼具了取暖功能。经久难忘的,莫过于放学回家,将冻得红肿的小手在炭炉子上翻来覆去的搓搓烘烤一会,温暖从手上传递身上,由身上传递到心里,表情由寒冷僵硬,一点点的缓色温和。不忘用筷子串一只馒头,放置在炭炉子上烤,等到表皮焦黄,揭下来吃掉,再接着把白白的瓤子翻转着烤,香味诱人,盈满一屋。
用炭炉子其实也是有危险的,妹妹去小姑妈家洗澡,小姑妈特意在澡盆旁放了炭炉子取暖,却不想煤气中毒,命悬一线。小姑妈发现及时,才幸免于难。我军校毕业的时候,还是一年一次的冬季征兵。连续三年,我都在新训中队当排长,训新兵。临时集训单位条件相对艰苦,还是烧煤取暖。许是心里有阴影吧,每晚熄灯后,我习惯都要坚持检查炭炉子的封火,确保没有安全隐患了,才踏实入眠而睡。
时光里的炭炉子,那是一个年代里的记忆,一段岁月里的情结,氤氲着生活中温暖的味道,覆盖着生命里难忘的印记,炭炉子里静静跃动着的幽蓝火苗,暖暖地燃烧着儿时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