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城北门(资料图片)永乐大典影印本
稍微了解广安历史建置沿革的人们都知道,宋初置广安军,元朝为广安府。然而,十有八九的人或许不清楚,忽必烈即位后继续进行与南宋的战争,自中统四年(1263)元军攻占广安军大良城,到最终平定四川,统一中国的近20年战事时间里,始终有一个与宋广安军(后改名宁西军)对立争夺的元朝廷广安路存在。元至元十三年(1276) 二月,南宋宋恭帝率百官临安降元。同年六月,元军彻底攻陷大良城,元朝广安路管府实际全面统治广安七年。元至元二十年(1283),元朝廷将广安路改为广安府。
一
中国省一级行政建置始于元朝,元中期才固定为十个省。元朝的行政建置较复杂,但基本以行省、路、府或州、县四级区划系统为主,且有一定数量的府为省直隶府,与路并列。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大蒙古国汗位,同年设置秦蜀行省,辖区约有今陕西、四川、甘肃、宁夏及青海东部、内蒙古河套等地区。中统三年易名陕西四川行省。至元八年(1271)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陕西四川行省首次分为两个省,四川境内独立行省始于此。
然而,至元二十三年(1286)以前,四川行省与陕西行省一直处于分离合并或被安西王相府替代的变化中。这段时间里,元朝又以四川行枢密院改设东、西川都元帅府,或改名东、西川统军司,或改设东、西川枢密院,以及改立成都、广元、重庆、顺庆四道宣慰司,兼领军民之政,与行省同时存在。这种建置上的复杂情况,又与元朝对四川宋军将近半世纪的持续军事攻略局势联系在一起。在至元十六年(1279)四川战事结束前,元朝对四川的实际控制始终不完整,多是以控制成都和顺庆为重点。又因驻戎四川的元军,在军需粮草和兵员补充等长期依赖陕西,随之而来的就是四川行省与陕西行省时而合二为一,时而一分为二。四川战事结束,至元十八年(1281)又分出甘肃、陕西、四川三行省,二十一年(1284)陕西四川再次合为行省。至元二十三年(1286),元朝在四川的统治体系基本明确,军民屯田逐步发展,上述依存联系多半不复存在,四川行省独立建置,才算稳定下来。
二
路,为元朝行省下的一级行政区,路设总管府即路府,总管一路之政。蒙古人为达鲁花赤,汉人为路总管,是为长官。清《广安州新志·古迹志》载:“元大良府故址,亦大良平。元史:宪宗八年宋蒲元圭以城归元,授为大良府渠州路军民总帅治此,旋为宋有。中统四年,又得以改为广安路等路元帅府,又曰总管府。皆宋元战争所立。”中统元年,忽必烈即汗位于开平,其弟阿里不哥在漠北和林称汗,与兄争位。掌管陕西政务大臣刘太平和屯驻六盘山的蒙古军主将浑都海等拥护阿里不哥。忽必烈令巩昌军帅汪良臣、李忽兰吉出兵讨伐浑都海,遣四川宣抚使廉希宪捕刘太平等下狱,将控制川陕的蒙古军队争取到手,率先建立秦蜀行省。四川宋军抓住忽必烈率兵讨伐阿里不哥,四川蒙军山城兵力空虚之机,于中统二年(1261)七月集重兵一举收复附元的大良城,大良府元帅蒲元圭败走。
中统三年(1262),忽必烈重开对四川的军事进攻,设置东、西川都元帅府。东川都元帅府,又称为阆、蓬、广安、顺庆、夔府等路都元帅府,兼领阆州、蓬州、广安、顺庆、夔府五个行政区路的军民之政。“阆、蓬、广安、顺庆、夔府等路都元帅钦察戎青居山”,南宋降将杨大渊“拜东川都元帅,俾与征南元帅钦察同署事”,屯戎青居山的巩昌路便宜都总帅汪良臣“授阆、蓬、广安、顺庆等路征南都元帅”,佐钦察为川东四府最高统兵官。杨大渊向忽必烈建言:取吴先取蜀、取蜀先据夔。为改变战局、撕破南宋山城防御体系,可以山城对山城,南攻钓鱼城,东图夔府,最终据夔取宋。忽必烈采纳此策,命东川都元帅府参议张庭瑞率兵五千在广安城东十里虎啸山筑城,困逼大良城。筑城中宋军数万兵马围攻月逾不克,反被元军夜袭追杀破围。张庭瑞荣升,调凤翔军、汪惟正青居军、刁国器平阳军戍守虎啸城。中统四年(1263)九月,忽必烈令汪良臣将青居巩昌军南移九十里,夹嘉陵江东西筑定远、武胜二城,扼其钓鱼城与渠江往来。当年冬,元军伏击全歼经虎啸城附近的护粮宋军,假扮宋军送粮一举夺取大良城,元广安路元帅府与路管府设在该城内。
杨文安任开、达、忠、万、梁山等处招讨使时,军于巴渠,先后筑蟠龙城、方斗城,据夔达要路。广安路帅府“驻兵虎啸、大良二城,时出入梁、忠、万、开、达,民不得耕,兵不能解甲而卧。每响渠,竭数郡兵护送,死战两城之下始克入”,而青居、运山城重点坚守,以策应进攻渠江流域和夔州府路元军,防备宋军反扑。渠江沿线山城相继落入元军之手,由梁山、忠、万、开、达通往夔府道路被元军打通,四川成为“孤岛”。此时,顺庆、阆州、蓬州、广安所据山城成为元军控制和进攻东川的重要基地与指挥部,时称“东川四大帅府”,亦称“蜀四帅府”。
元至元三年(1266),四川宋军实施“开州争夺战计划”,趁大良城重兵外出作战,以50名死士为先锋,夜袭大良城西门,宋军一举成功夺回大良城,乘胜夺取虎啸城,广安路元帅府、路管府退守东安城。南宋朝廷诏改广安军为宁西军,军治大良城。
由于元朝廷将主攻方向改向襄阳,四川战区处于相峙状态。为加强对大良城宋军袭扰作战,阆、蓬、广安、顺庆、夔府等路都元帅府参议李忽兰吉“赐虎符,授昭勇将军,夔东路招讨使,以军三千,立章广平山寨”。广安路元帅府戍守东安、章广二城兵力达五、六千人,为配合襄樊战略进攻,“出兵以绝大良平山两道”。七年里,宋军押送粮草军械被阻截,元军“每战辄胜”,袭扰东川取得成效。
元至元六(1269)年,为顺应元朝普遍设立统军司体制,东、西川元帅府改设为东、西川统军司。至元十年(1273)四月,元朝廷罢东、西川统军司以东、西川行枢密院代之,已回任巩昌二十四处便宜总帅的汪良臣授为西川行枢密院事、枢密副使,“东川阆、蓬、广安、顺庆、夔府、利州等路统军使合刺行东川枢密院,东川副统军王仲仁同签行枢密院,仍令汪良臣就率所部军以往”。随着元军越过长江,直逼南宋临安,东、西川枢密院所辖元军大规模对四川宋军山城围歼。汪良臣所部先后攻下嘉定、紫云、叙州、泸州诸城,进困重庆。已升为金吾卫上将军、夔东路安抚使军民元帅的杨文安所部,先后攻下开、达、万、施各州和夔府、咸淳府及大宁监、梁山军。至元十三年(1276)二月南宋宋恭帝率百官临安降元,六月,弹尽粮绝援断的大良城在李兰忽吉所部围攻下归元,南宋宁西军政区自此消失。当年秋冬,广安路元帅府及路管府治迁回浓洄镇,仅留部分元军戍守大良、章广诸城,督民屯田。至元十五年(1278)广安大旱,大良屯田民众饥荒,经广安路管府呈报元朝廷,获“以钞千锭赈之”。
当年九月,元朝廷“省东、西川枢密院”,罢广安路元帅府改设广安蒙军万户府,与广安路管府同城。至元十六年(1279)正月,“以成都路为四川西道、广元路为四川北道、重庆路为四川南道、顺庆路为四川东道,并立宣慰司”。汪良臣授中书右丞、行四川中书省事,杨文安授川南道宣慰使,李忽兰吉授川北道宣慰使。
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乱后,四川不少州县出现地荒民散、户口凋零的情况。元至元十九年(1282)四川人口统计,仅12万户,约60万人,每年税收约占全国总钱税收入的1%,而“所设官府二百五十余,令四川行省减之”。至元二十年(1283),四川行省全省仅保留广元、成都、顺庆、重庆、夔府5个路,其余路府“罢之”,而牵涉废或降或损等变动的州县达106个之多。这次变动中,广安路所辖新民、和溪二县并入岳池县,广安路降为顺庆路下的府。
以上有关“广安路”的确切信息来自《元史》之《世祖纪》《列传》中记载。而《元史》之《地理志》中关于广安的记载则变为:“宋置广安军,又改宁西军,元至元十五年废宁西军。二十年升为广安府。”元前期同属东川都元帅府、东川统军司、东川枢密院的阆、蓬、广安、顺庆、夔府及利州各路,唯独漏掉广安设置路级行政区的历史沿革记载。正因如此,明清地方撰修四川通志、广安州志时皆按此抄写广安建置沿革。
三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明太祖朱元璋即位的洪武元年(1368)便匆匆下诏编修《元史》,次年二月以左丞相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讳为总裁,即总编,征来山林隐逸之士汪克宽、胡翰、赵埙等十六人参加纂修。以大将徐达从元大都缴获封存的府库图籍元十三朝实录和元修典章制度史《经世大典》为基础,第一次修书历时188天,成书159卷。因缺乏顺帝时期资料,遂派人全国各地调集资料,于洪武三年(1370)二月初重开史局,经过143天,七月初一书成,增编53卷。前后二书按在纪、志、表、列传厘分后,共成210卷300多万字。两次纂修历时331天,仅凭毛笔一笔一划书写,创中国历代修史之奇迹。由于成书仓促,书中抄录舛误甚多且缺失审核勘误,历来有“元史难治”之叹。
《元史·本纪》记录十三帝的史料依据来源于元翰林国史院史官的朝廷完整“实录”。《元史》中各志、表、功臣名人列传、外夷传等从《经世大典》中摘录汇编而成。元《经世大典》是元文宗时期由朝廷奎章阁学士院编纂的一部达880卷的大型政书,大致可分为元代中央政府部门档案公文、元人或官修著作、大臣献书、口头文献及前朝文献等四大类。《经世大典》所记元朝典制,史料来源广泛,又是当朝人修当朝史,典章制度多为亲历亲见,真实可靠性不容置疑。只要查阅《经世大典》,是否存在四川行省广安路自然一清二楚。遗憾的是,明万历年以后,《经世大典》在国家藏书中已遗失不见。
好在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年间编纂了一部《永乐大典》,其中收入了《经世大典》大部分原文。《永乐大典》是明内阁首辅翰林院大学士解缙和高僧姚广孝奉明成祖之命,领朝野上下2169位名臣学者编写,参与的朝臣文士、宿学老儒达2.16万人,集齐了上至先秦,下讫明永乐年间全国所有图书,且对所有文献书籍保持原始内容分类编录在大典之中。全书缮写成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共约3.7亿字,全国仅此原书一部,称为正本。
明世宗嘉靖皇帝尤为喜爱《永乐大典》,案头常备数册,以供随时翻阅。嘉靖四十一年(1562)下诏重录原书《永乐大典》,不加任何改变。经“糊名考试”,选拔109位善书人,历时6年书成。原书归还南京贮文渊阁,嘉靖抄本书称为副本,另贮皇史宬。然而,嘉靖去世后不久,《永乐大典》正本却离奇失踪,历史学界推测原书正本已随嘉靖皇帝殡葬。嘉靖入葬的永陵经遥感探测已证实内部全部积水,《永乐大典》正本大概已经无法让后人看到了。
乾隆三十八年(1772)修《四库全书》,发现《永乐大典》副本遗失缺失2422卷,约千余册。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翰林院遭劫掠,丢失大量《永乐大典》。光绪元年(1875),清查《永乐大典》不足5000册,光绪二十年(1894)清查时仅剩800册,皆因职员监守自盗。光绪二十六年(1900)翰林院被义和团焚烧,八国联军趁火打劫,《永乐大典》存册寥寥无几。光绪二十七年(1901)六月,英使馆交回《永乐大典》330册,又遭监守者瓜分。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移交京师图书馆时,仅剩64册。目前,已知有400册零本被8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机构收藏。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国家调拨和各界名家捐赠,国家图书馆收藏《永乐大典》达221册,其中有原苏联的大学、图书馆赠还64册,原东德的大学、图书馆赠还3册。上海图书馆和四川大学图书馆各存1册,台湾故宫博物馆存有62册,其余被美、英、德、日及韩国、越南的二十几个机构收藏。其中,仅美国国会图书馆就存40册。
通过不懈努力,各处现存《永乐大典》的拍摄胶卷基本收集齐全,2002年由北京图书出版社正式推出原大仿真影印《永乐大典》。录入《永乐大典》的《经世大典·站赤》原文也保存在珍存的零本大典中,它详载了元朝站赤(驿站)的建置、规模、组织结构、各项制度和规定,站员的负担和待遇,以及全国1500余处驿站名和兴废情况。全国数十位历史地理学专家教授和学者发表元朝站赤专著论文,数位专家教授和学者对四川驿站反复考证,指出四川行省在至元二十年调整机构前确有路级行政区达14个之多,其中就包括广安路存在的事实。
四川省人民出版社于2010年3月出版《四川通志》,笔者有幸于2018年冬获取该版2014年第二次印刷套书。该书卷五·元明第四章“元明时期四川的政治军事制度”之第一节“政区建置”中明确指出:“参照《经世大典·站赤》可以考出,在至元二十年(1283)之前,四川路府机构的名称就有:成都路、广元路、保宁府、蓬州路、顺庆路、广安路、合州路、潼川路、重庆路、涪州路、开达夔州等路、绍庆府等,共12路府。再加上至元十八年(1281)设置的叙州路,十九年(1282)设置的马湖路,全省路府一级机构的设置,总数不下14个。而当时四川民户仅12万户,所设官府达250余所,所以元廷又令四川行省裁减机构。至元二十年(1283)四川省作了大幅度调整,全省仅保留广元、成都、顺庆、重庆、夔府5个路,其余路府悉罢之。至元二十二年(1285)御史台臣又以四川‘山谷险要,蛮夷杂处’为由,奏准设置嘉定路、叙州宣尉司。这样,在元代,四川行省基本保持在广元、成都、顺庆、重庆、夔府、嘉定、叙州7处设路。至于《元史·地理志》所列的九路、三府、三属府的建置,则是到元末才最后形成的。”由此肯定了元朝广安路的存在以及元至元十三年广安路管府对广安实施全面统治,至元二十年才由路调降为府的客观事实,也纠正了《元史·地理志》对广安历史建置沿革的记述。(李刚) 编辑:郭梦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