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戴禄申:我的阅读与写作

作者:戴禄申   发表于:
浏览:27次    字数:2490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5篇,  月稿:0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又曰:悬梁刺股、程门立雪,韦编三绝、焚膏继晷,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古人勤勉苦读、索求知识的“绝径”。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的韩愈在《进学解》里也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都说明,要想获取知识,涵养德性,免于随俗,个人独立思考和不断学习提高的重要和可贵。

  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说:“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这也同样说明勤学的重要。

  如此种种,足见在获取知识和走向成功的路上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不倦地学习和提高。这让学习变得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习惯一一学习的习惯,求知的习惯。

  我曾在工厂每天工作16小时的空档,依然走进图书馆和新华书店,翻阅挑选我喜欢的书籍阅读,完了总要买几本带回家。买回来的书当然是希望阅读下去,但因为工作的“原因”,每次买回来也还是“凉”在一边,根本没时间去翻阅;后来,每每去新华书店,依然会买几本回来,但依然很少有时间“光顾"它们。尽管如此,每天见着这些立在书柜上的书似乎就已经是在“阅读”了,似乎见着这些人的名字如鲁迅、茅盾、契诃夫、巴尔扎克就感觉很舒服,总想保持一种至少精神上的“阅读”一一对书本狂热的索求和执着的意念。这让我书架上的书愈加多起来……

  网络的发达便利了我的阅读,不会因为没有新的读本便无法阅读下去,依然可以借着网络平台及各大公众号深入阅读。这让我非常满足!将一天各时段的“碎片”时间用来阅读和思考,让我受益匪浅。但书本依然是我阅读的首选,依然一有空闲便去新华书店,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夜深人静时,我会久久沉醉在美妙的文字世界里……

  “书,获之为胜,弃之为殇”,此为勤学者之共识,也因了这一“情缘”终身受益。但生活的现实又不得不时而“放下”她。放下她的曼妙,她的唯美;放下她的广博,她的深邃。放下她在心里极致的“诱惑”!此时,你的心理是不平衡的,非常地不平衡。你会找一个平衡点,让学习和思考持续下去的“平衡点”。这是非常艰难和必须解决的一件事。会让人寝食难安,浑身不自在。

  我的阅读与写作便是在这种情形下持续着。持续着嘈杂和喧闹中的阅读和写作,持续着长途奔袭中的结构调整和语言词汇的运用,以及典故的嵌入。人说一心不能二用,可我又能怎样?这样的学习和写作当然是不得已而为之。在安谧的环境中,在静寂的夜,我会很快进入“状态”,进入一个自我意识非常明确的写作状态;而这,非常“碎片化”,也非常不连贯和严谨。这需要过后的梳理和整合,几经周折,文章方能“脱手”。

  我曾在行驶的汽车上“发现”一段优美的文字恰到好处的妙用而把车停下记录下来,也曾在喧嚣的夜市行走时耳听他(她)方的交流而改变语言方式在文章某方面的运用。喜欢用餐时一边嚼着美味,一边目不暇接地读一篇好的文章。习惯了与大伙一起随意聊天时心里却想着自己拟定的文章结构的细节及遣词造句的“突然发现"。在烈日下,在狂风暴雨的行走中,在暖阳的柔光里,都有我行文构思与文本思索的“足迹”。

  我喜欢晨起的早读,习惯了早读后的远眺。望向远方,望向不远处大海的空濛与神秘。当疲倦的双眼移向另一视角,那天边被撕扯的云彩终于也幻化成一个美丽的梦。“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在《终南山》里铺述的云气变幻,让人如置身境内,极富含蕴。那景那境,那境那景,如变幻的天边云彩,让人如痴如醉,如梦如幻。我常想,文学与生活如此贴近。甚至,某种意义上生活就是文学的“现实版”,而文学便是升华了的“生活”。生活因文字的叙述而更加真实唯美,而文学因生活的客观而更加可信灵动。当晨曦缓缓升起,大地的变幻是如此地微妙;而海呢,海的变化是如此之大。刚刚还云雾缭绕美如仙境,此刻已是朗日晴空,一眼便可望向海的另一边。我常为这不断变化着的自然之景及人文概叹,总觉得与做到对自然和人文很真实很形象很艺术化的描述相距甚远,没能在已认知的范围下进一步去深化去拓展及形象化。于是,更觉得学习的重要,求知的重要。大海远博狂放,也让人目睹了诡异的一面,《海燕》的描述是如此的精妙:“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席着乌云。在大海与乌云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冬季是凄冷凛冽的,亦是温暖的另一面。暖阳铺向平静的大地时,冬季的“暖”是无与伦比的。此时的你沏一杯香茗,手捧读本在院落的暖阳下静静赏玩,那是何等地愜意。当峭索的寒风吹向大地,鲁迅在回归故里时是这样描述的:“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读来顿觉凄冷,“寒”彻骨髓,令人不觉感叹其笔触所及的独到。此刻,你目光所及的天空、广袤无垠的原野,寒来暑往的四季、跌宕起伏的人生,都会成为你想去描摹的兴奋点,想去述说的心里“寄托”,直至付诸于创作的实际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我所认为的,不只是“学而思”“思而学”,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提笔实践与不断学习借鉴,是走向“彼岸”的“金钥匙”。

  我常在读一篇佳作的时候发问:假如是我,在此主题下会怎样构思?怎样谋篇?语言方式和词汇的运用又会怎样?常常因此而愁眉不展,也会因偶然的“发现”而欣喜欲狂。我会因某篇描写的形象贴切啧啧称奇,也会因其叙述的细致具体拍手称快。常会因其语言文字的精妙暗中叫好,也会因其幽默风趣的表述笑出声来。感叹其文字的简洁、语言的流畅,构思的奇特、润笔的细腻;赞赏其选材的独到、视野的开阔,把控的到位、运用的自如。欣赏这样一篇美文有如享受一顿美味的饕餮大餐。也会将其美妙的文字运用到自己的文章里,或语境或词汇,或描写的运用或抒情的插入。总会在这运用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拓展和自我完善。在和煦的阳光下,在淅沥的雨声中,在明媚的春光里,在炎炎夏季,总有一个身影为之踟蹰向前……

  知识的海洋无限广博、深远;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处处洋溢着闪光点,处处展现着内在的光芒。当一颗发现的眼睛走近她,并为之努力着,呈现给世人的定会是众口称赞的华章!

  当夕阳西下,依然晃动着一个前行的背影,消失在远方……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写作 阅读 戴禄申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得体会

查看更多心得体会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